陈继东印度在独立之初,工业十分落后,手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高达7400,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其中重工业比重还不到1000,技术水平也很低。独立以后,印度按照尼赫鲁提出的“社会主义”纲领,确定了经济发展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结构来加速实现印度的工业化。40年来,印度工业发展成果显著,它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一个具有中等发展水平的工业农业国。在印度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发生变化,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逐渐向高级形态演变,殖民地经济结构已经改变。本文拟着重分析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情况及其相关问题。一、印度工业发展概述独立后印度十分重视工业发展,把工业化作为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经过40多年的努力,印度工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首先,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独立后,为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印度先后建立了许多大型工业企业或工业集团,这些大型企业分布在煤炭、石油及天然气、钢铁、汽车制造、重型机械、化肥、医药、电子、飞机、船舶、电力、原子能等主要工业部门,使印度建成了一个包括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在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在发展大型骨干企业的同时,印度还十分重视发展小企业的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0年,印度小型工业企业已达194万家,1989-1990年度,其产值达9168.1亿卢比,约占全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其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其次,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以1980年为基期(即以该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为100印度的工业生产从1950-1951年度的18.3增加到1994-1995年度的251.9,增长12.7倍①。“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平均增长率为7.300}“二五’,计划期间为7.100}“三五’,计划时期增为900}“年度计划”时期降为1.60o}“四五”计划时期为4.500}“五五”计划时期回升为5.900}“六五”计划时期增长为6.400}}“七五”计划时为8.500}。从1950-1951年度至1986-1987年度,印度工业年均增长率为600,从1981-1982年度至1989-1990年度,9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7.5400。由此可以看出两点:其一,印度工业发展速度从总体上说比较平稳,较少大起大落;其二,80年代以来,印度工业发展速度较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明显加快,形成第二个工业加速发展期(第一个工业加速发展期为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第三,工业实力大为增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印度各类工业产品的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例如,煤炭产量从1950-1951年度的0.323亿吨增加为1994-1995年度的2.713亿吨,增加106倍。钢产量从1950-1951年度的147万吨增加为1994-1995年度的1470万吨,增加9倍。铝产量从1950-1951年度的0.4万吨增加为1994-1995年度的47.98万吨,增加118.95倍。机床产值同期从0.03亿卢比增加为102.38亿卢比,增加3411倍。自行车同期从9.9万辆增加为890.1万辆,增加88.9倍。柴油机同期从0.55万台增加为14.56万台,增加25倍。汽车同期从1.65万辆增加为50.55万辆,增加29.6倍。磷肥从0.9万吨增加为245.9万吨,增加272.2倍。水泥从270万吨增加为6240万吨,增加22.1倍。纸浆纸板产量从11.6万吨增加为310万吨,增加25.7倍④。从上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增加情况可以看出,印度工业实力的增长是十分显著的,从而大大增强了印度的综合国力。第四,工业分布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独立之初,印度的工业以消费品工业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孟买、加尔各答等沿海城市,工业企业的地区分布结构极不合理。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战略的结果,引起了印度工业分布结构的明显变化。独立初期仅纺织部门就占了全部工业的6400,到80年代初已下降到10.100,同期轻重工业比重由3.5'1转变为1'1,显著增强了工业的自我装备能力。同时,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不少建立在资源丰富地区,从而发展起一批新兴工业城镇。到70年代末,这种新兴工业城镇已达600多个,有的甚至达到中等城市规模。这样,随着遍布全印各地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增长区的发展,使印度的工业布局发生了一定变化,除沿海城市地区工业继续发展外,内地工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它们在全印工业生产中地位的上升,使印度工业的传统布局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尽管如此,在邦与邦之间仍存在工业发展不平衡问题,这是印度尚待继续努力的目标⑤。第五,工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独立前,印度工业的技术水平是相当落后的,许多现代工业都是空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印度工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水平(尽管比起发达国家来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中为数不多的能自行设计、建造、管理原子能发电站的国家之一。又例如,在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印度也达到相当水平,尤其是印度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较高,使印度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软件出口大国。印度软件出口现正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长,1995-1996年度可望超过10亿美元大关⑥。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印度的工业技术水平。总而言之,40多年的发展使印度成长为一个具有中等发展水平的工业农业国,其工业化成就是显著的。然而,这是纵向比较的结果。如果进行横向比较,即与世界工业发展先进水平相比,印度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印度经济从总体上说还是一种发展中经济。除此之外,印度工业化进程中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效率低下、产品竞争力不强等,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二、印度产业结构的变化作为工业化的结果,印度经济在过去40年中发生了重大的结构变化。让我们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印度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落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表现。在工业内部,表现为轻工业的比重大于重工业,传统工业比重大于新兴工业。它们之间转换的能力也较低。改变落后的工业结构,是工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结构的现代化。二次大战后,全世界掀起科技革命新浪潮,一系列新型技术、工艺、材料和产品不断涌现,给工业生产各个领域带来令人膛目的变化。新兴工业部门加速成长,一些传统部门停滞不前,有的则在日益衰落。种种迹象表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仅使机器设备等劳动工具的更新过程加快,而且在更高层次上,在行业和部门中,也开始出现更新过程。发达国家的这一过程表现最为明显,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序上出现相似的情形。联合国工发组织曾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结构做过一个比较。它先根据各个发达国家的数据,求出一个代表发达国家水平的典型结构,再用这个典型结构与各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分别对比,求出相关系数,以表明各国工业结构水平的高低,这些系数值在0.06-0.95之间。下表为部分国家的相关系数值。表1与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有高相关系数和低相关系数的部分发展中国家资料来源:引自联合国工发组织《1960年以来的世界工业》1979年,第72页从表1中可见,印度等大国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结构已相当接近发达国家。这说明印度在改变落后的工业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工业结构正在走向现代化。其次分析印度产业结构的变化。印度的产业结构变化也是很显著的。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印度官方和非官方统计资料通常把农林牧渔业划归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则包括制造、建筑、矿业、水电气供应等行业,第三次产业包括交通、通讯、贸易、金融、行政管理及国防以及各种服务业⑦。通过分析三次产业在产值和就业方面的结构变化,可以反映整个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情况。从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构成变化来看,这三次产业的产值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已从1950-1951年度的56.480o,15.28%和28.2400,转变为1994-1995年度的31.270o,27.53%和41.200045年间,第一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了25个百分点,由超过一半降为仅占1/3左右;同期第二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了12个百分点,由过去的不足1/6上升为现在的超过1/4;同期第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了约13个百分点,现已起过第一次产业产值的比重而位居第一,占2/SUo从国内净产值的部门构成变化来看,这三次产业的产值在印度国内净产值((NDP)中所占比重,已从1981-1982年度的41.300.23.3%和35.400,转变为1993-1994年度的33.10o,25.1%和41.8009012年间,第一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了8.2个百分点,现约占1/3;同期第二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了2个百分点,约占1/4左右;同期第三次产值所占比重上升了6.4个百分点,现已超过第一次产业产值的比重而位居第一,占2/5。总之,无论从国内总产值还是从国内净产值的部门结构变化分析,都可以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即,印度的产业结构到1994-1995年度时已较前有了较大改变,第一次产业约占1/3,第二次产业约占1/4,第三次产业已位居第一位,约占2/5。这样的产业结构变化,表明印度经济正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印度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即第一次产业比重下降,二次、三次产业比重上升,也大体上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化的普遍规律基本一致。表二从就业的部门构成变化来看,40多年来,印度就业的部门构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于各个时期对劳动力的定义不同,统计口径也有差别,因此各个时期的有关数据之间往往具有某些不可比性。但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大概变化趋势的分析进而从总体上说明就业部门构成的变化情况,还是可行的(参见表2)0从表2所示,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印度独立以来就业的部门构成出现了缓慢变化代第一次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占就业总数的比重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约5个百分点;第二次产业稍有上升,增加不足3个百分点;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也变化不大,增加3.3个百分点。因此,第一次产业仍是最主要的就业部门,第二和第三次产业依然是劳动力就业的非主要部门,经过40余年的经济发展,印度的就业部门构成尚未发生重大改变,这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就业比重还是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耕作者在全部就业中所占比重下降幅度较大,从1951年的50%降至1991年的38.500,下降11.5个百分点,而同期农业工人的比重则有了较大的增长,由19.7%上升为26.400,增加6.7个百分点,这说明印度的农业生产关系已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二,在此期间,制造业的就业比重也有一定上升,从9%上升为10.200,增加1.2个百分点。换言之,第二次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主要是制造业比重上升所致,它反映了各种现代化工厂吸收劳动力数量有一定的增长。其三,在此期间虽然第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但商业贸易、运输、仓储和通讯等与生产活动联系较紧密的部门,其所吸纳的劳动力比重由6.7%上升为10.300,增加3.6个百分点,而其他服务部门的就业比重则下降了0.3个百分点,它反映了与现代市场相关部门的劳动力数量有一定增加。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印度自1951年以来,其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国民收入方面,而在就业方面,劳动力并未明显地从第一次产业转到第二和第三产业。换言之,当印度第一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时,它仍然吸收了同样多的劳动力,这些滞留在第一次产业中的多余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力,进一步降低了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并加剧了农村的贫困化问题。与此相应,当第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显著上升而位居第一时,它却未能更多地吸纳劳动力。如果说第二次产业由于过分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而导致该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未能随着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而增加,那么,第三次产业未能更多地吸纳劳动力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是印度产业结构变化的与众不同之处,或者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