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学佛手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家居士学佛手册作者:释惠空法师目录前言出版前言《在家居士学佛手册》序惠空法师原著增编第一篇拜佛应知的礼仪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敬印《在家居士学佛手册》功德芳名前言一切佛经和佛学书籍,者能使人廓清迷惑;洞明宇宙人生的真理,趋吉避凶,自求多福;豁凡情而发圣解,超生死而生净土;乃至究竟解脱。圆成佛道。深有益于身心修养和家庭幸福。所以恭敬尊重,净手洁案地诚敬阅读,能得很大的利益。如或轻慢秽亵,损坏毁弃,则有很大的罪过。至希见者闻者,精研力行,保藏流传,翻印广布,功德无量。一切轻慢毁弃,致获无量罪若也!出版前言为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在家佛教徒的素质,特别是普及初入佛门信众的佛学知识,我们以释惠空法师著作的《居士学佛手册)为主,增编了《广东佛教》自1988年总第2期至1997年总53期中多篇精要文章,作为《广佛丛书》“修学园地”之一献给读者,原手册内容较全且图文并茂,是初入佛门必备的善本;增编相应内容,多为老一辈在家居士一生修学经验谈,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于同修互相参照学习,以加深教义的理解,坚定修行的信心,明确方向,脚踏实地,如法如仪,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佛弟子,正信正行,度己度人,爱教护法,是可取的。故成书付梓之际,略记因缘。但限于水平,不妥之处,希诸大德,不吝指正。以便再版修正,是所至盼至祷!编者一九九七年丁丑元宵再版附言:广州市陶轮学社住持常宏老比丘尼师,热心弘法利生,广结善缘,继1998年倡印《觉海慈航·佛陀教化的三层观察》初版、《在家居士学佛手册》三版和热情助印《净修捷要》等法宝分赠信众学修,对提高信众的学佛信心,起到很好的作用。今年4月18日老人家寿诞,又把林思敏等信众为她祝寿的礼金,全部转印第四版手册,回向大众,增福增慧,弟子们无不同声称赞!又应读者的要求,增编了净空法师主讲《三皈传授》,使初入佛门的三宝弟子,打好学佛基础,以提高学佛正信水平。为此,特作版面调整。鉴于本书出版二年来多次再版,普遍受到读者的欢迎,并且请阅者日众,法缘殊胜。这次再版增订中感谢廖藻连、张永芳、王国明、张晓强诸居士悉心协校,为更便于随身携带,真正成为学佛之友。精装印刷,欢迎请阅、助印,广为流通,功德无量。一九九九年岁次己卯端午编者白《在家居士学佛手册》序郑颂英信佛——学佛——成佛,从六道昏蒙、生死流转,到了生死——朗然大觉,解决和完成了“一大事因缘”,其间全仗正信、正行来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成佛。在我国一亿以上的佛教徒中,出家二众不到百万人,可见在家居士占绝大多数。佛教大藏以及出版书刊浩如烟海,加之邪说纷纭,都使得佛教同仁难以获得正信、正见与正行!所以编印一本能使在家居士正确明了佛法要领和修学途径的书,很有必要,这就是《广佛丛书》中出版《在家居士学佛手册》之苦心也。《广东佛教》、《广佛丛书》已是六道昏蒙中的法灯法炬!今复以惠空法师著的《居士学佛手册》和《广东佛教》多篇在家居士学佛精要文章,汇编成这本《在家居士学佛手册》,使广大佛友们在教海汪洋异说纷纭中,南针在手,得到径直修行的光明大道,真是功德无量大好事!有缘得者,当珍敬欣幸,重要的还在于坚定正信、正见,勤策正行!佛教是能够真修实证的,也重在于真修实证,而得到真实受用。知而不行,空谈无益!例如四禅八定等的世间禅定,修行达到时,都有一定的境界与受用。依信、解、行、证学佛的过程,从学佛到了生死——成佛,圆复本净妙明的真如法性,这一无可比拟的最高利益,就全赖精进力行来达到“宝所”!愿此手册,广印流通,化度万众,施资助印者之法施功德更无量焉!惠空法师原著心道2010-05-0818:53序言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因佛法之深广无量、法门无量,而众生机感因缘殊异,故自佛世即有诸比丘行持之别:有头陀、有兰若、有精舍、有修不净、有数习、有诵经、有无法记持经句、有闻法一句而即悟道者;佛灭后又有部派之分、两大车轨之别,而爰及东土,又有八宗之兴。此皆说明众生根性、机感、好乐之别,当随其根性、好乐、愿习,以循循而诱导之。僧众其是,而居家之佛弟子岂不然哉!近世百年因科技文明、社会都市化、交通便利、资讯、印刷、教育普及,昔日庙会农村信仰的佛教型态渐渐褪色,代之而起的是居士对于佛法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深明佛法的福慧修学。僧者,从世俗人而来,所以有正信正见的居士群族,将必然有优秀的僧团。若于佛法须宏扬之立足点上,实必须重视对于世俗信众及未学佛广大群众的接引工作。爰是之故近世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之倡、及慈航菩萨佛教三个救命圈:文化、教育、慈善之旨,已深入我佛弟子之心中。可见多年来佛教已逐渐从迷信而正信,从正信而正闻,更且正朝正念正行正命之吉祥大道而往,实乃可喜可贺!佛教能有今日成就,皆归功于教团长老领导及全体众佛弟子之点点滴滴经营努力。对于初学佛之大众,已有许多对教理释疑、概论、因果等方面的小册子,而对于如何逐步逐步的将身心实践在具体的行事中,而知其尺寸及道理之书则尚少。或恐有不知如何行事于实际的学佛中,因而不能在生活中,履行福慧之庄严者,则是现今此篇之旨所在,望或能于初机学佛者有所补益。匆促之际多有阙漏,望祈大方不吝指正。惠空于慈光禅学院入寺仪清净伽蓝(寺院)是三宝的所在,是大众僧修道的清净处,也是吾等佛弟子修积福慧之所赖。所以,佛弟子应于闲暇得空时,常亲近寺院。然为维护三宝的清净庄严,佛弟子入僧伽蓝时,须知一定之行仪:入寺应从山门之边门、侧门进出,以示恭敬之心。入寺后即行至大殿(如前有天王殿即至天王殿),脱帽、慢步,从侧门入大殿礼佛三拜,或以香供养(大殿正中数位为住持及职事大位,不可于此礼佛。)礼佛毕,可自行瞻仰佛菩萨圣像、寺院建设,或向寺僧请问佛法,或自行阅读,但应避免嬉闹、喧哗。遇人则应合掌称“阿弥陀佛”问好。如系请教佛理,可行至堂室,问讯请问可否。如遇僧延请入客堂,可入共坐,否则不应冒然闯入。若欲留寺中用斋,或留宿一日乃至多日,可向客堂知客僧请问可否。若允,则随其至客房安置,称为安单。凡留宿寺中者,须问明寺中作息时间,以随众作息:如早上起床(起板)、晚上就寝(安板)之时间;早、晚课诵之时间及内容,用斋时间及方式等等,及其他所须注意事项,以免误触寺规,而损己福报。而留宿寺中,不可食荤腥酒肉,夫妻亦不可于清净伽蓝处行淫欲。参加课诵时,最好自备海青,受戒弟子亦应携带缦衣以庄严道场。离寺前凡所用具皆须洗净,置回原处。须知寺中一草一木皆三宝物,非常住师父应允,切勿误用盗取。佛弟子须知,能于寺中住一宿,即种下清净善因,应感恩大众僧供养我清净心。故若非以熏习佛法之心而宿寺,可谓大损己之福报。而宿寺期间,随分洒扫、主动请问帮忙,或离去之时,随分供养寺院,均可免侵损常住,并能积己之福报。离寺前,诸事办毕,应至佛前三礼拜告假,及向常住师父告假后,方始离去。佛门称谓佛弟子请问僧尼名号,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请问法师尊上下”。为表尊敬僧宝,不得单称僧尼名字。对戒腊年长比丘当尊称为“长老”、“某某上人”、“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或“法师”、“师父”。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师父”。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其名号下加称一“师”字,如“某某师”即可。面晤时,更不得直呼僧尼名字,但可称长老或法师或和尚。自己则通称弟子。往来书信亦然。居士相称,可称“居士”、“大德”、“学长”;对年长居士可称“菩萨”;夫妻之间可以“同修”相称;对外则可自称“佛弟子”、“三宝弟子”。礼敬仪礼,表心之外相,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心之礼敬,必假外之礼法而显。吾等佛弟子为表达内心对三宝恭敬、皈依之诚,乃至借以摄受身心令不放逸,须了知礼敬法而修习之。仪法随礼敬之对象、彼我关系、时节因缘等,而有轻重之法:一、合掌:此是最简单的礼敬。凡佛弟子遇人,无论寺院、家中、识与不识,与人相遇即合掌以示问好。合掌时,两手当胸,掌心相并,十指密合向上,莫向前或向下,宜如宝塔般直立。合掌毕,即可放下,若示恭敬亦可一直合掌相问答。二、长跪合掌:此为礼拜后,因恭敬故双膝跪地不起,身腰挺直,双手合掌同前。此为极恭敬之礼敬。三、胡跪合掌:此为佛经上所载,佛弟子向佛陀请法时之正式礼法。右膝着地,左腿自然屈立,双手合掌于胸前。四、问讯:问讯有鞠躬问讯及结印问讯两种。1鞠躬问讯:合掌于胸,身向前倾90度而后回复直立。2结印问讯:合掌于胸,身向前倾90度时,手由合掌放至腹前结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拇指微相触,余四指相叠),起身时,两手食指、拇指相抵触,举至齐眉,而后合掌当胸。此两种问讯法,皆较合掌更为恭敬,常用于课堂或大众共集于不宜礼拜之场所时使用。五、头面接足礼:此是至恭敬之礼仪,即是以我至尊之头面,去接佛最卑之双足,中国称为“五体投地”。五体即头、两膝、两肘。礼时两手先当胸合掌,身向前俯地时,右手先伸触地,左手仍当胸,此时两膝跪地,左手触地,右手往前与左手齐,翻足掌,臀部下坐两手前伸,身俯低,头面触地,两手掌心向下握拳、翻掌。起身时,依相反动作而起:掌心向上握拳、翻掌,双手缩回、身抬起,翻足掌、左手合掌当胸,以右手撑地而起,双手合掌直立。供佛与祭祖经云: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又云:见闻瞻礼一念间成就人天无量事。故居家佛弟子为能常常礼拜佛菩萨、供养佛菩萨,应在家中供奉佛菩萨圣像。而中国自古以孝立国,孔子立慎终追远致民德归厚,古人亲丧尚且要辞官守孝,今人岂可不奉祀香火祭拜?故亦须供奉先祖亡亲之灵位。供佛与祭祖之供台大小视居家空间而定,宜有专属供台;若空间太小,并置共用或将供台置于壁上均可。供台位置宜在厅堂之上方。若佛像与祖先牌位并置时,须清净、整洁,且佛像当中立,菩萨两侧,祖先及亡亲牌位可侧于菩萨旁,以亲位卑,若置中恐损亡亲之福,或恐亡灵不敢来栖。质料不拘,可用纸、木雕、泥、瓷塑像、铜铸,一切皆可,大小以配合供台为主。至于所供之佛菩萨圣像,可与所修之相应法配合。供台上置两香炉,一奉佛、一奉祖先,立、环、卧炉皆可。但佛之炉应高大,祖先之炉须低小,以示恭敬三宝。平日各上一炷,一或三杯清水。周日节庆时,可视条件因缘供奉鲜花、水果及各种供品。供佛菩萨之供品中午后可撤而分食;供祖先之祭品,则宜待夜后,方撤,或隔数日撤亦可。佛弟子既供佛像,每日至少须供香、供水,并不忘礼拜及唱念三皈依。供台上应保持清净庄严,除经典、香烛及各种供养具外,不宜置他物,且应常擦抹、清洁之。上香供养仪供养是布施之别称。布施是直接与物赠人,而供养,则谓以至诚恭敬之心,奉物与有恩有德之人。佛法中,布施是行菩萨法之首,故供养亦是佛法中常行之法。佛弟子对三宝所行之供养,以十种物为代表: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中又以香最具代表性。香能普薰十方。而中国人对香之所以特别偏爱,是因鬼道众生仅能食香。故中国人祭祖、拜祭鬼神,皆用香;而花、果等物,鬼神亦仅摄其香而食,故香实为鬼神所食之主体,亦成诸供物中之主要者。佛事中以种种香方便易行,故法会、祭祖,常以香供养之。香的种类有立香、环香、卧香、末香、香枝等,可择用之。上香枝时,以双手食、拇指各捻两端,余三指直竖,举至眉心,而后以单手插入炉中即可。若大众集会,于唱香赞时上香棒,可随法师后供上。若自已独上香,或于家中,则上香后,三礼拜即可。若入寺中,可于诸佛殿之香炉各上一炷,或三炷立香;上香先后以释迦(大雄宝殿)、药师、弥陀、弥勒、观音、地藏,韦驮等为次第,即先佛,次菩萨、罗汉,后护法祖师。然而如果地形、殿堂参次,亦可由前向后依次上香。居家中,可每日清晨于佛前及祖先灵位前上三炷香;晚间亦以三炷香,三礼拜,一杯清水即可。上香时,虽香为少物,但应以至诚之供养心行之,则为报尊贵三宝及亡亲之恩已。三皈众生轮回六道,苦不可言,须有大势力的人来救护拯救;譬如稚子依父,急病依医,而有情众生长久沦溺冥冥业海,何人拯救?唯有诸佛菩萨是赖。所以学佛之始,必须皈依三宝。皈依即归投、依靠;三宝谓佛、法、僧。佛表觉义,能觉察烦恼并觉悟真理,进而成就出最圆满的人格,解脱烦恼生死系缚;法表真理,依此真理而行,能引导众生趣向解脱;僧为实践佛、法教诫的行者,以住持佛法、利益众生为本务家业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