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复习提纲)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耕作方式的演进和生产工具的革新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3、唐朝:曲辕犁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2、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四、古代水利建设概况1、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2、秦:灵渠五、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2、精耕细作。3、铁犁牛耕。4、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第二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中国古代手工业产生的与发展(1)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二、田庄手工业1、田庄:自然经济的基本单位三“工官”制度1、概念: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2、特点:①行业垄断性②服务对象:官府专用、皇帝私用③不计成本和奢侈性④技术高超⑤封闭性四、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最初:麻和葛)2、商代:“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3、汉代:丝绸之路行销到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4、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规模(规模大,分工细)5、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6、明代: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机工)五、冶铸业1、冶铜业:青铜铸造2、冶铁业:①现在已知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②汉代: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命性变化(水排的发明)。六、陶瓷业1、唐代:①越窑的青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②邢窑的白瓷(有“南青北白”之说)4、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全国有几大名窑①江西:景德镇窑5、清代: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第三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商业繁荣“市”的发展商业都会先秦商业城市开始兴起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乡村商业活跃,但没有专门市场。商运活跃,已开通海、陆丝绸之路有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形成六朝草市形成,且由“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唐代商旅往来频繁(政治上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草市普遍,夜市繁荣。但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长安、洛阳、广陵(即后来扬州,当时号称“雄富冠天下”)宋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陆上丝路不通,造船业发达)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街形成,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有夜市、晓市和定时一聚的庙会汴京(开封)明清会馆、商帮的出现(晋商、徽商势力最强)商业区繁华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第四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2、原因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②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3、后果(1)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2)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①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二、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后果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1、时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代中后期,2、概况: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雇佣关系3、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①国内市场狭小,无自由劳动力。②缺乏资本积累,重重关卡,征收重税。③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④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提纲)第一节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因)(2)表现:①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流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③城市手工业受沉重打击④洋行大量增加⑤买办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主要原因)(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外商企业的刺激c、洋务运动的诱导)2、概况年代19世纪60、70年代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产生途径两条途径投资人官僚、地主、商人、华侨(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德英)、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高潮)1、原因:(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2)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2、概况创办人地址企业张謇江苏南通大生纱厂第二节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短暂春天1、原因(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3)外部条件: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4)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特点-----“春天”短暂,昙花一现;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1)体系: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2)力量: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主要是重工业方面)(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中,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4)分布:范围扩大,主要沿海沿江(5)时间:短暂。第三节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在夹缝中求生存1、外国资本主义:2、中国封建势力:二、在斗争中求发展1、反对帝国主义(1)拒绝买卖日货(2)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3)捐款捐物,支持抗战2、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因此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三、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推动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进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②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2、阻碍因素: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主要因素)②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③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④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⑤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1949-1956)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造”,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1)内容:三大改造①农业: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手工业小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2)意义: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一)正确决策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毛泽东)2、中共八大(1956)3、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二)失误1、“大跃进”(1958)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④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四、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⑤保持社会安定团结;⑥及时抓住发展机遇。第二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召开的背景:历史的徘徊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①“两个凡是”:——华国锋②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肯定了真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基本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前提)(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关键)(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3、历史意义:(1)伟大转折: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2)光辉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三农问题)(1)内容: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③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2、城市的改革(1)时间:1984年,(2)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①1980: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②1984:开放沿海城市(14个)③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④1990: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第三节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历史性的跨越1、过程(1)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①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⑤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⑥发展才是硬道理(2)中共十四大(1992)3、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2、中共十五大(1997年)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