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民俗文化展馆讲解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四年级参观深圳市博物馆活动讲解要点金丽付杰2南山中英文学校三、四年级参观深圳市博物馆历史民俗馆(新馆)活动讲解要点主讲教师:付杰、金丽【参观场馆】1、重点参观——深圳民俗展厅2、浏览参观——古代深圳展厅【参观目的】1、通过实物欣赏了解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的文化现象。2、通过实物参观,直观感受民俗文化中所渗透的人文特色,体会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领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3、通过“区域民俗”“广府民俗”“客家民俗”“海洋文化习俗”四大主题欣赏,感受我们身边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4、通过直观的欣赏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形式:(雕刻、编织、染织、彩灯、戏剧人物、服饰、年画)等艺术特色。5、通过欣赏使学生体会到民间文化与美术、音乐、语文、历史等学科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心底播下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种子,能在学习生活中做到传承与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讲解要点】1、深圳民俗展厅:主题:“区域民俗”“广府民俗”“客家民俗”“海洋文化习俗”要点:人文、美术(雕刻、编织、染织、彩灯、戏剧人物、服饰、年画)、音乐因素。2、古代深圳展厅:主题:“先民足迹”“城市开端”“海洋经济”“海防重镇”“古代移民”要点:雕塑形式、陶器的形状、花纹、用途及美感。★参观一:深圳民俗展厅(约40分钟)【参观主题】一、区域民俗二、广府民俗三、客家民俗四、海洋文化习俗序:深圳本土以广府和客家两大民系为主,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又因地处珠江入海口,自古以来由于海洋经济、海上丝路贸易的发展,演绎出了绚丽多姿的海洋文化习俗。深圳人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生活智慧,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深圳民俗文化展》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区域民俗、广府民俗、客家民俗和海洋文化习俗,全方位为同学们展示一个鲜活的乡土深圳。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领略这古老而生动、质朴而热闹的深圳民俗风情吧!一、“区域民俗”:深圳西部的广府人和东部的客家人,是历史上形成的汉民族的两大民系。他们共同生活在深圳这块土地上,除了保留各自的传统习俗外,在生产和生活中还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第一部分,我们重现了农耕文化与墟市文化的场景,以展现广府人和客家人共同的区域民俗。1、鞭打土牛催春耕(春牛堂前):历史背景:明清时期,深圳称为新安县。原新安县城南头城西南面的后海南山村,有一座创建于明代的“春牛堂”,明清时期新安官民就在此举行开耕礼。我国是农业古国,每年农历立春,由县太爷主持开耕礼——“土牛鞭春”,又叫迎春、打春,标志着新的一年春耕开始。“土牛鞭春”起源于周、秦时期,盛行于广大农耕地区,是重要的农事民俗活动。故事传说:县太爷鞭打的春牛用泥土塑造,牛肚子里放五谷,牛身用彩纸装饰。土牛旁边有一个木头刻的3放牛娃,称为“芒神”,又叫春子、太岁。立春早晨,开耕仪式由县官主持,在土牛、芒神前摆设香案,供奉三牲、水果和酒水,行一跪三叩礼拜祭。祭祀后,县官右手扶犁,左手扬鞭,作犁田和鞭打土牛状,以示开耕大吉。开耕礼结束后农民将土牛打碎,争抢土牛的泥末和牛肚子里的五谷,带回家撒在猪圈、牛栏、鸡舍及田地上,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美术语言:蜡像是一门被称为“立体摄影”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蜡像艺术比一般雕塑更接近人物原形,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制蜡像要经过雕刻模型、倒膜、脱模三个步骤。2、馆藏金木雕展厅:制作工序:整料、起草图、上草图、凿粗坯、细雕刻、填料、上漆、上金胶漆、贴金等九个流程,雕刻技法:沉雕、浮雕、圆雕、通雕、透雕等技法并施艺术特色:粗犷简练,生动传神。用途分类:建筑构件:木格扇门、龛楣、梁垫、拱托、窗花、花板等家具陈设:屏风、睡床套件礼祭器具:神椟、馔盒、贡台、条案装饰图样:多为花鸟瑞兽、山水木石、人物故事、祥瑞纹饰和图案化文字。表现手法:谐音:蝙蝠——福鱼——余寓意:牡丹——繁荣象征:松柏——青春常在桃——长寿3、集市贸易有墟期(墟市街头):历史背景:深圳历史上有“四大名墟”,它们分别是位于今天东门的深圳墟、沙井新桥的清平墟、沙头角老街和观澜墟。观澜老墟至今仍保存了许多清代中期到民国时期的建筑,有商铺、酒楼、民居,还有十多座形式各异的碉楼,是目前深圳保存最完整的古墟市。我们在看到的是观澜老墟的部分街景。在这里同学们将看到服饰店、织布作坊、中药店、编织作坊、酿酒作坊、豆腐作坊和打铁作坊。艺术特色:墟市——真实再现观澜墟的街景,从建筑材料、样式、布局感受民居特色。编织——北方以柳、草编为主,南方以竹、藤编为主,通常就地取材,经过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就可编织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具有柔韧、细腻、精美的特点。服饰——了解服饰的原材料加工过程、染织、装饰纹样、装饰品等特点。二、广府民俗:广府人在深圳俗称“本地人”。自秦汉以来,尤其是两宋时期,中原人迁入番禺即广州府各地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广府民系。广府人说粤语,又称白话。据考证,粤方言早在汉代已基本形成。北宋末期以后,广府民系陆续徙居今深港地区广九铁路以西的滨海肥沃平原地带。如今深圳的本地人主要分布在宝安区和特区内。800多年来他们开拓生息,演绎出以农耕文化为主体兼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广府民俗文化。1、初入学堂拜孔子(顾三书室):历史背景:深圳的广府人世居本地,自宋以来,就立有书院、家塾、教坊,教育本族、本村子弟。至清乾隆时期,每村都有一至若干座私塾,其中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后裔聚居地之一的福永凤凰村,便拥有家塾书室多达二十座,学子近百人,足见当时农村文化教育的繁荣景象。凤凰村现存的六十座明清古建筑中,就保留了书室家塾五座。“顾三书室”就是其中之一,它始建于清代,面积达700平方米,雕梁画栋,气势恢弘,至二十世纪60年代仍作为学校使用。文化背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过去的读书人在人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要分别举行“四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所谓“开笔”,就是开始学写字、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敬拜孔子像)、授(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老师向学童赠纪念品,赠祝福语)等内容。儿童入私塾读书都要举行“开笔”仪式,俗称“破蒙”、“启蒙”。开学那天先要拜神、吃汤丸。到学堂后在孔子神位前摆好香案祭品,学童三叩首跪拜,然后拜老师。老师授予《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等启蒙课本。老师选《三字经》中的一段,教学童念三遍。之后老师握着学4童的手,描摹红贴上“上大人,化三千”等字。仪式结束后学童就座读书。有钱人家也可以请有名望的塾师到家中开笔。2、金狮献瑞闹新春(福永舞狮):历史背景:福永是深圳的文化名镇,舞狮活动久负盛名,有舞狮之乡的美誉,几乎村村都有狮队,每逢春节、元宵、端午、重阳等节日盛会和迎亲嫁娶、企业开张等重大活动时,都要大张旗鼓地舞狮庆贺。文化背景:福永醒狮属于“南狮”,它额高而窄,眼大能转,口阔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背宽腿健,集观赏性、艺术性和竞技性于一体,具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和气氛渲染力。舞狮要求舞者模拟狮子的生活习性,将它的喜怒、惊疑、敏锐、威猛、柔驯等神态和动作表现得惟妙惟肖,同时还要求舞者有扎实的武术功底,能娴熟配合,表演各种惊险的高难度动作。3、敬祖睦宗大宗祠(曾氏大宗祠):历史背景:现在同学们看到的仿古建筑是位于沙井街道新桥社区的曾氏大宗祠,它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深圳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广府祠堂。建筑结构:广府人多建砖、石、木结构的独立祠堂,肃穆壮观,大门下立抱鼓石,两侧筑塾台,五间三进,由门楼、牌坊、戏台、中堂、后堂组成。宗祠建筑规制严谨,布局疏密有致,结构规整对称,空间层层深入、步步升高,有模式化的大门、广场和池塘。艺术特色:宗祠集石雕、木刻、壁画、灰塑、砖雕、瓷艺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民俗价值。明代朝廷开始允许民间联宗立庙。清代深圳迁海复界后,东部的客家围和西部的广府祠堂建筑蓬勃兴起。客家大多祠、居合一,设祖公堂于围屋中轴线的上堂;使用功能:宗祠是血缘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旨在于维系宗亲,慎终追远、维护礼教。同时,它又是执行宗法族规,聚众议事,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有的还用作族中子弟的私塾,是宗族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宗祠有总祠、支祠和家祠等不同级别。4、下沙“盆菜”系亲情(下沙黄思铭公世祠):现在请同学们坐下来“品尝”一下深圳著名的下沙盆菜。历史背景:环珠江口一带深港地区的本地人,流行元宵吃“大盆菜”的风俗。“大盆菜”通常包括蚝、鸡、鸭、鱼、猪肉、豆腐、萝卜等十几道菜,用煎、炒、煮、焖等多种方法烹制而成,层层叠叠装在大木盆中,一桌一盆,八人一桌,供族人欢聚围坐享用。故事传说:相传南宋末年元军挥戈南下,宋帝一行败退到今香港九龙一带。当地村民急忙凑集各家的冷饭剩菜,倒在大木盆里煮热,让饥寒交迫的宋军饱食一顿。宋少帝吃盆菜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沿海一带的南宋遗民为了纪念宋少帝,慢慢形成了吃盆菜的风俗,并演变成民间凝聚宗族、维系感情的节日盛会。明、清两代称“新安盆菜”。后又称“大盆菜”。文化传承:1994年下沙村恢复了正月十五闹元宵吃“盆菜”的传统,盆菜宴在村里的黄思铭公世祠前举行。2002年的下沙盆菜宴超过3800席,除深港黄氏宗亲外,还宴请了中外嘉宾六万余人,同时还有粤剧、舞麒麟、舞龙、舞狮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规模庞大,场面壮观,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5、鹏城粤剧誉京华(八音楼):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出幻影成像的粤剧折子戏,大家可以猜猜是哪一个剧目。没错,它就是《白蛇传》里的《断桥》,由万丰粤剧团的演员演出。这是一个仿古的戏台,它叫“八音楼”,坐落在深圳沙井的万丰村。戏台两侧的戏服和道具则是向深圳市粤剧团征集的,里面不少是冯刚毅、苏春梅、黄炜坤等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登台所使用过的。粤剧,有“南国红豆”的美誉,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两广、港澳以及东南亚的广府人聚居区。唱粤曲、演粤剧是深圳广府人的传统习俗,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娱乐项目。三、客家民俗(客家围前)现在同学们站在一座客家围外面,它叫“龙田世居”。客家文化是深圳本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请同学们随我一起领略深圳客家人独特的民俗风情。51、龙腾四海庆太平在走进客家围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组艺术雕塑——龙岗舞龙。艺术特色:龙岗的客家人逢年过节或喜庆日有舞龙的传统风俗,所舞之龙分长龙、草龙、火龙等。长龙是用竹蔑做好龙头龙骨,再饰以彩布或彩纸,制成鳞光闪闪、雄健婀娜的巨龙。舞龙之前要先点睛。龙岗舞龙队一般由12人组成,执龙珠的人是全队的灵魂,龙头和龙身随形似影跟着龙珠的指挥而腾挪翻跃。舞龙的套路有多种,主要有“祥龙献瑞”、“游龙戏水”、“蛟龙闹海”等招式。巨龙舞动起来,时而快速穿越,时而悠闲慢游,时而倾身下蹲,时而猛然跳跃,热烈而豪迈。2、森严壁垒客家围现在为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座客家围。历史背景:自清代以来,客家人迁居新安县后,陆续修建大型客家围楼。深圳龙岗地区现存100余座大、中型的客家城堡式围楼。“聚族而居”是客家人的重要居住模式。深圳的客家围是在继承粤东、粤北客家围龙屋和四角楼的基础上,吸收了广府“斗廊式”单元房建筑的优点,形成的一种城堡式围楼建筑,具有规模大、防御性强、居住舒适的特点。它们大多前有月池、禾坪,正面有门楼、倒座和前、后天街,后有望楼,四角有碉楼,主体建筑是堂、横屋,集闽、粤、赣客家围之大成,俨然是壁垒森严的城堡。一座客家围就是一个大家族聚居的小社会,可称为“夯土的史书”。建筑特色:我们看到的这座客家围楼,就是龙岗区坑梓街道黄氏“龙田世居”其中一小部分的缩小复原。它建筑精美,保存完好,主楼面宽65米,进深73米,占地面积4745平方米,由三堂、二横、一外围、四碉楼、一望楼组成。正面有一大门、两侧门和旗杆夹。大门楼内建有牌坊,上有匾额和动植物图案的灰塑。屋内梁柱、屏风和门窗为彩绘木雕。门前有禾坪,三面环水,屋后有茂密的风水林,充分显示了客家围的传统特色。3、儿孙满堂祝寿宴现在我们进入到客家围里面。两侧有书斋和偏厅,大厅中间是一家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