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探讨摘要:文章论述了运用历史视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必要性,探讨了历史视频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强调了历史视频的选择要以“纲要”的主题和线索为中心,将视频放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将视频的放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将视频放映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目的。关键词:历史视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列为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大学课堂已有7个年头了。7年来,“纲要”教学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影响和作用在不断扩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纲要”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师方面,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仍较普遍;在学生方面,不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表现不佳。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它无法展现出“纲要”课应有的魅力和吸引力,导致“纲要”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引入历史视频辅助教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方法还有待继续探索。一、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历史视频的必要性本文中的“历史视频”指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及口述史访谈录视频等可用多媒体放映的影视作品。历史视频是历史的艺术再现,优秀的历史视频不仅尊重历史、客观公正,而且直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纲要”教学中,恰当运用历史视频,既是尊重青年学生的性格特征,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也是深化“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1,将历史视频引入“纲要”课的教学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针对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学改革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为了促进“纲要”课的教学实效,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学改革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要增强纲要课教学的时效性,必须深化纲要课的教学改革”,“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1]教育部教社政2005年5号文件指出:为了实现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和要求,要“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2]由上可知,党和政府极力鼓励改变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根据上述精神,将历史视频引入“纲要”课堂符合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它将引起“纲要”课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手段上的一系列革新。2,丰富的历史视频资源为“纲要”课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纲要”论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170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它可以分三个时期。1840年到1919年,是中国近代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展示了一幅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地反帝反封和艰苦卓杰地寻找国家出路的历史画卷;1919年至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长期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到现在,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它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下,围绕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各类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历史视频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电影,如《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开天辟地》、《建党伟业》、《万水千山》、《西安事变》、《1937南京浩劫》、《重庆谈判》、《建国大业》等;二是再现重要历史人物生平及丰功伟绩的纪录片,如《毛泽东的故事》、《毛泽东传》、《邓小平》、《孙中山》、《周恩来》、《叶剑英》等;三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全貌的政论片,如《百年中国》、《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等;四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如《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恰同学少年》、《历史的选择》、《人间正道是沧桑》等。这些历史视频立足于丰富真实的史实、尊重历史、客观公正,是集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上乘之作,它们是辅助“纲要”教学的得力助手。适当放映一些视频不仅可以提高“纲要”课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弥补“纲要”教材内容的不足,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3,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纲要”课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促进教学的目标下,给学生放映历史视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学习时,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力集中度为81.7%;使用听觉媒体,其注意力集中度只有54.6%。人们获得的知识,通过视觉获得的占83%;听觉占11%。研究还表明,纯听觉学习,三小时后只能记住60%;纯视觉学习,三小时后能记住70%;视听觉并用,三小时后能记住90%。三天之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为15%,40%,75%。[3]可见在教学中引入视频的播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影视在教学中的特点是直观生动、视角新颖、刻画细致、情节感人。由于历史视频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可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视频的放映还有利于提高“纲要”课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列宁曾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最重要”,“电影具有在精神上影响群众的非凡能力”。[4]优秀的历史视频能在大学生心目中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从而自觉地担负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历史使命感,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一部震憾人心的具有正面思想引导作用的历史视频所产生的教育功能是巨大的,它可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二、历史视频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方法探索1.选择历史视频要紧扣“纲要”的主题和线索,突出“纲要”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它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富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5]“纲要”的主题和线索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必然。中央指出,设置“纲要”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由此可见,“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事实为根据的政治教育课,紧紧围绕“纲要”的主题和线索组织教学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根红线,也是选择历史视频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教学中要选择那些情节生动感人、教育意义深刻、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经典影视片。要以有利于促进教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教育、有利于对历史的理解为选择原则,让学生通过历史视频的观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2.历史视频的运用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相结合重视历史视频在“纲要”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是削弱和排斥传统讲授方式的重要性,相反,传统的讲授方法仍是“纲要”课教学的根本方法,仍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因为课堂讲授是几千年来中外学校中普遍采用的的知识传授方法,不仅过去是、现在是而且将来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纲要”教学的难点在于,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中国近现代基本历史知识基础上,懂得教材中揭示的历史规律和历史结论,从而理解和接受中国近现代政治的走向和历史必然。“纲要”中有些重要结论是学生感到疑惑或不易理解的,有些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它决定了“纲要”的教学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对教师的能力、水平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纲要”中的那些重要理论和结论,需要教师做深入浅出的讲解,需要教师补充大量的历史事实,需要教师耐心细致、逻辑严密的分析,学生才能理解和接受。讲授教学的特点是知识理论的系统性、诱导启发的直接性、逻辑分析的严谨性,其优势和独到之处是其它教学方式无法完全替代的。但是讲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它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参与与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厌倦和疲劳。教师的讲授只是理性知识的传播,即使学生当时理解了,往往是过耳即忘,在学生心中难以留不下深刻长久的印象。如果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度,选择合适的视频播放,将教师的讲授与历史视频结合起来,互补短长,相得益彰,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3.历史视频的运用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现代教学不仅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形成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共进局面。在“纲要”教学中将播放历史视频与学生讨论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活跃课题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做好下面一些工作。首先要认真甄别和选择历史视频。其次要设计好讨论的问题。第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围绕某一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分作两组进行对抗辩论。最后,教师要做好总结。比如,我在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决定让学生观看电影《建党伟业》的前部分,在放映视频前向学生布置的讨论题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当时拯救中国的唯一选择?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由于这个影片气势恢弘,明星荟萃,情节跌宕起伏,解说言简意赅,影片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心。看完后,进入讨论环节,由于学生受到这个好片的感染和激发,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气氛十分热烈。我要求他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让思想进入当时的历史环境设身处地地去思考问题,思路要开阔,视角要多元,既不要拘泥于前人的观点,也不要发表无根据的见解。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我不时给他们以引导和启发,因此讨论进行得很顺畅很愉快。这次课我运用了“视频+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史上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性的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历史视频的运用与澄清现实历史问题相结合。由于中国近现代史与当今社会时隔不远,与现实联系紧密,一些人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一些历史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国内外还存在一些故意歪曲历史的现象及与主流思想不一致的观点和思潮,这些观点和思潮的泛滥将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纲要”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和认识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引入那些经典的历史视频进行播放,无疑有助于学生明辨那些历史的是非问题。比如,直到今天,很多日本人对上世纪侵华战争期间在中国犯下的许多滔天罪行,一直还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怀疑和否定那些罪恶。其原因是日本政府中右翼势力及军国主义分子为了欺骗国内人民长期故意隐瞒、歪曲、篡改历史的结果。南京大屠杀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在讲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时,为了揭示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谎言,为了让学生真切认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决定给学生放映《南京大屠杀》,这个视频让学生从真实的历史资料和亲历这场劫难的幸存者的讲述及第三方客观公正的评述中,对日本侵略者的在中国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产生刻骨铭心的印象。又如,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出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有人鉴于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