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7谢芳: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机理的研究报告人:谢芳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报告时间:2014年6月7日8:30-10:00报告地点:生科院圆形报告厅三楼报告会上,谢芳研究员以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为切入点,引出氮素及相关营养元素对生命体的重要性,介绍了自然界中两种最主要的共生互作方式:菌根固氮和根瘤固氮,进而详尽地与大家共同探讨了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机理。她认为共生根瘤的形成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过程,揭示了宿主和根瘤菌之间有早期信号分子的交流。谈到共生固氮,谢博士主要介绍了根瘤菌侵染和根瘤器官的形成,特别强调了根瘤菌侵染和根瘤器官的形成在遗传上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她指出,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都调控根瘤器官的形成和发育,共生互作需要“团队合作”。这是自然界中奇妙的共生互作的模式。谢芳: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英国JohnInnesCentre博士后。主要从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分子机理的研究。通过遗传、生化、细胞生物学等手段来研究共生固氮过程中根瘤菌侵染豆科植物的分子机制;植物激素对共生固氮过程的调控机理;宿主植物对根瘤菌分泌的胞外多糖信号分子的响应以及豆科植物对根瘤数目调控的机理。先后在PNAS的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14.05.31端午节无讲座2014.05.24王二涛、王成树:“植物-菌根共生”、“害虫生物防治”等报告1:“植物-菌根共生”,王二涛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时间5月24日8:30-10:00;报告2:“害虫生物防治”,王成树,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时间5月24日10:00-11:30。王二涛,男,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999-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2008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英国JohnInnesCentre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任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际非豆科植物生物共生固氮研究联盟成员。主要从事植物-微生物共生和相关激素信号转导的研究,在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NatureGenetics、Currentbiology、ThePlantCell、CellResearch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对相关领域有广泛的影响。王成树,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主要利用真菌和昆虫互做体系,在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昆虫病原真菌分子机制。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蝗绿僵菌、蛹虫草及冬虫夏草等基因组,揭示昆虫真菌的进化规律、基因组特征与寄主专化性的形成标志等。以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子白僵菌为对象,克隆、鉴定并分析虫生真菌在昆虫体表入侵及体内定殖阶段涉及附着胞形成、体壁穿透及抵抗昆虫宿主免疫相关的基因种类及功能。研究虫生真菌与昆虫相互作用时的基因表达特征及基因功能,探索潜在的基因-基因作用模式;结合以模式丝状真菌构巢曲霉为对象,从转录组、蛋白组及基因功能研究等水平分析虫生真菌角变化、产孢或虫草子实体产生能力下降或丧失的分子机理。以蛹虫草为对象研究子实体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及活性成份代谢合成途径等。在nature、PNA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部2014.05.17李胜、杨晟:“昆虫生理生化研究进展”、“酶工程”报告1:“昆虫生理生化研究进展”,李胜,中科院植生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青获得者,报告时间5月17日上午8:30-10:00报告2:“酶工程”,杨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报告时间5月17日上午10:00-11:30报告地点:生科院圆形报告厅三楼李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6.8-现在,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在意大利UniversitaofBasilica、美国IllinoisStateUniversity、美国JohnsHopkinsUniversity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昆虫发育遗传学研究,以果蝇和家蚕为模式,整合生理、生化、细胞、分子、遗传和组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在细胞、器官和个体水平上研究昆虫变态发育。杨晟,2000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及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在精细化工品的生物催化合成、工业大宗化学品发酵等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设计和进化高效的生物系统,如蛋白质分泌通路、代谢途径乃至微生物细胞,也有多项研究成果发表文章。2014.05.10李建明、刘宏涛:“油菜素内酯合成与信号转导”等报告1:“油菜素内酯合成与信号转导”,李建明,中科院上海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报告时间5月10日8:30-12:00报告2:“光信号转导”,刘宏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5月10日10:00-11:30报告地点:生科院圆形报告厅三楼李建明教授以“油菜内酯合成与信号转导”为题,以现阶段对花粉管的研究为切入点,延伸到固醇类激素研究工作。在指出油菜内脂对植物生长的必要性后,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油菜内酯在农业方面的相关应用,同时强调了其对植物抗逆反应的影响。随后,刘宏涛教授对光控发育与光信号转导进行了阐释与解读。她通过列举豆芽在黑暗和光照两种情况下不同发育形态的实例来说明光信号的主要作用是调控发育。刘宏涛强调“光”对植物、动物生物钟的调控机制是相似的,进而她指出,相关领域的植物研究为动物研究奠定了基础。李建明:中科院上海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南京大学获生物系学士学位,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研究生,弗吉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201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12年3月-今,中科院上海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研究重点是阐明植物油菜素甾醇激素的整个信号传导过程,以及油菜素甾醇激素与其他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交叉的生化机制,在PlantCell,JBiolChem,PlantPhysiol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刘宏涛,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2009年获得加州大学MBI优秀博士后研究奖及ParvinFoundation优秀博士后奖。2011年7月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担任研究员。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及植物信号转导研究,在植物热激信号转导,植物光信号转导,植物蛋白相互作用及转录因子功能和调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已在Science,CurrentBiology,PlantJournal,PlantPhysiology,PlantCell&Environment,CellResearch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申请专利一项。2014.05.03五一放假无讲座2014.04.26薛红卫、文啟光:“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作用机制”、“植物乙烯信号传递”等报告1:“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作用机制”,薛红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教授,时间8:30-10:00报告2:“植物乙烯信号传递”,文啟光,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教授,时间10:00-11:30薛红卫教授作了题为“生长素和赤霉素机制”的报告,他以激素对生物体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引出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在全面介绍了生长素(IAA)的发现、鉴定、种类分布及作用后,薛教授着重讲解了生长素、赤霉素的信号传导及作用机制,并指出二者调节的一致性。文啟光教授作了题为“植物乙烯信号传递”的报告,文教授首先阐述了乙烯的发展及生物合成,随后由浅入深地对乙烯的生物合成、信号的传递作了讲解,其中涉及到合成关键酶、受体协作等内容。报告会上,两位学者同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薛红卫,1991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96年赴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年被授予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和“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获得2006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奖”,在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和激素作用调控机制研究的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主要从事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及种子发育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上海市的多项研究任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ThePlantCell、ThePlantJ、PlantPhysiology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文啟光,1987毕业于台湾大学,1997年获得美国PurdueUniversity博士学位,1997-2002年在美国UniversityofMaryland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拟南芥乙烯受体的作用机理以及新信号传递元件的克隆,同时研究植物激素GA的信号传递(发表于PlantCell),2002年8月至今获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人才计划资助,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本研究组主要以基于理论与假设所推动的研究,(1)揭示模式植物拟南芥乙烯受体介导乙烯信号的功能重要性以及生物学意义;(2)发现新的信号组分以完善目前建立的乙烯信号转导的遗传模式;(3)探索重构目前的乙烯信号转导模式;(4)在此基础上,探索乙烯如何调控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生的生长发育,以及乙烯在植物中所行使的生理功能;(5)通过蛋白质学分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揭示乙烯影响内膜系统结构的机理;(6)从进化的角度,我们也探索低等植物藓苔(Physcomitrella)和江南卷柏(Selaginella)的相关乙烯信号组分在功能上的保守性,揭示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何时开始利用乙烯作为一个气体激素。2014.04.19未找到2014.04.12徐通达、方玉达:“植物细胞极性的功能及调节机制”、“植物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等报告1:“植物细胞极性的功能及调节机制”,徐通达,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4月12日8:30-10:00报告2:“植物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方玉达,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中,4月12日10:00-11:30时间:生科院三楼圆形报告厅徐通达研究员简单介绍了细胞极性生长的概念,并用通俗易懂的语句介绍了细胞极性生长的实质和过程,以及细胞极性生长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说明该机制,他分别以胚胎、花粉管和叶表皮细胞为例,详细阐述了细胞极性分裂、细胞极性顶端生长和细胞极性形态建成三个方面的内容。随后,方玉达博士以“植物细胞核的亚结构与功能”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核内外物质交换的通道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式,并阐述了其功能如核内外物质运输及细胞骨架的建成等。某些蛋白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方玉达研究员指出,若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从关键蛋白入手,能够解答植物细胞核骨架的组成、结构、动态和功能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疑问。徐通达,青年千人计划成员。2003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05-2010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学校,获博士学位;2011-2013在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学院工作,青年研究员;2014-至今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长素对细胞分裂模式的调节机制;生长素细胞膜与细胞核内信号途径偶联调节的分子机制;植物生长素调节调节的农业应用。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Cell,CellResearch等国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重要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