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能水泥的品质如何,主要取决于水泥的技术性能的好坏。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能有:(1)细度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对水泥的性质有很大影响。颗粒愈细,水泥水化反应愈快而且较完全,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较高,但在空气中的硬化收缩较大,成本也较高。而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水泥颗粒粒径一般在0.007~0.2mm范围内。(2)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对施工有重要意义,水泥加水拌合(调和成标准稠度)到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称为初凝时间。已经初凝的水泥,塑性大为降低。水泥从加水到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已经终凝的水泥才初步具有强度。为了保证在施工中有足够的处理时间,并满足施工中操作的要求,通常要求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过早而终凝时间不宜过迟。国家标准规定初凝时间不合格的水泥是废品水泥,终凝时间不合格的水泥为次品水泥。(3)标号与强度水泥的标号与水泥的强度是密切相关的。但二者的概念并不相同。标号是根据按国家标准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规定龄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确定的,即把水泥和标准砂以l:2.5的比例,加入规定数量的水按规定的方法制成4cm*4cm*16cm。的水泥砂浆试件,按要求进行标准养护(温度为20士2℃水中),到规定龄期后,测其抗压、抗折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水泥的标号越高,其强度也越高。(4)体积安定性体积安定性简称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事实上,水泥遇水后,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体积必然要发生变化,但变化不能太大并应保持均匀。水泥中如果含较多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三氧化硫,就能使水泥结构产生不均匀的体积膨胀,导致膨胀性裂缝,降低质量,甚至崩溃。国家标准规定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是废品水泥,不得使用。(5)水化热水泥与水的作用为放热反应,随着硬化过程的进行,不断放出热量,这种热量称为水化热。水泥水化热的大小、放热的快慢,除了决定于水泥成分外,还与水泥的细度、水泥中掺混合材料及外加剂的品种、数量等有关。细度大的水泥放热量较多,放热速度也较快。水泥的水化热对施工应用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小断面小体积的混凝土构件的低温施工,水化热可加快其硬化速度。但对于水坝、大型基础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则由于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散发,内部温度上升过高、致使混凝土产生内应力而开裂或破坏。故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为降低水泥的放热量,宜采用低热水泥。外掺粉煤灰等掺合料或采用各种特殊的冷却方法,使内部温度不致上升过高。(6)MgO和SO3的含量MgO和SO3的含量过多时都会导致水泥硬化后发生体积膨胀性破坏,导致水泥结构开裂,甚至崩溃。所以国家标准规定MgO和SO3的含量超过标准含量时,水泥为废品水泥,不得出厂。什么是水泥的安定性?什么原因引起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能否使用?混凝土工程中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会有什么危害?水泥的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在硬化后体积变化的稳定性。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其熟料矿物组成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或游离氧化镁,以及水泥粉磨时所掺石膏超量而导致的。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或游离氧化镁都是在高温下生成的,属于过烧石灰,它们的水化速度很慢,往往在水泥凝结硬化后才慢慢开始水化,水化时产生体积膨胀,从而引起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使硬化水泥石开裂。国家标准规定,由游离氧化钙引起的安定性不合格可采用试饼法或雷氏法检验,在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由游离氧化镁引起的安定性不合格必须用压蒸法才能检验出来。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能用于工程中,只能当作废品处理。因为使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当水泥硬化后,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等才开始慢慢水化,这样就会使水泥制品、混凝士构件、建筑物的梁、板、柱等混凝土部分由于后期不均匀膨胀而产生裂缝,严重时引起结构失效而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可根据不同要求配制各种不同性质的混凝土;在凝结前具有良好的塑性,因此可以浇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件或结构物;它与钢筋有牢固的粘结力,能制作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经硬化后有抗压强度高与耐久性良好的特性;其组成材料中砂、石等地方材料占80%以上,符合就地取材和经济的原则。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混凝土也存在着抗拉强度低,受拉时变形能力小,容易开裂,自重大等缺点。一般对混凝土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施工和易性;具有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常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一、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作用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二、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决定的。同时也与施工工艺(搅拌、成型、养护)有关。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其原材料的性质、作用及其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原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水泥1.水泥品种选择配制混凝土一般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可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或其他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何种水泥,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2.水泥标号选择水泥标号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原则上是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低标号水泥。如必须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偏少,影响和易性及密实度,所以应掺入一定数量的混合材料。如必须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过多,不经济,而且要影响混凝土其它技术性质。(二)细骨料粒径在O.16~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砂)。一般采用天然砂,它是岩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由不同矿物散粒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有河砂、海砂及山砂。配制混凝土时所采用的细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方面:1.有害杂质配制混凝土的细骨料要求清洁不含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砂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云母、粘土、淤泥、粉砂等,粘附在砂的表面,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一些有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都对水泥有腐蚀作用。砂中杂质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规定。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在配制混凝土时,应使用含碱量小于O.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等;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在一般情况下,海砂可以配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但由于海砂含盐量较大,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故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O.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有些杂质如泥土、贝壳和杂物可在使用前经过冲洗、过筛处理将其清除。特别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更应严格些。当用较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时,由于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大,水泥用量少,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这时,如果砂中泥土细粉多一些,则只要将搅拌时间稍加延长,就可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2.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山砂的颗粒多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用它拌制的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河砂、海砂,其颗粒多呈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用来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则较低,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3.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在混凝土中砂粒之间的空隙是由水泥浆所填充,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就应尽量减小砂粒之间的空隙。如果是同样粗细的砂,空隙最大[两种粒径的砂搭配起来,空隙就减小了[];三种粒径的砂搭配,空隙就更小了[图4—2(c)]。由此可见,要想减小砂粒间的空隙,就必须有大小不同的颗粒搭配。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就愈多。因此,一般说用粗砂拌制混凝土比用细砂所需的水泥浆为省。因此,在拌制混凝土时,这两个因素(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当砂中含有较多的粗粒径砂,并以适当的中粒径砂及少量细粒径砂填充其空隙,则可达到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均较小,这样的砂比较理想,不仅水泥浆用量较少,而且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强度。可见控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因而它们是评定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仅用粗细程度这一指标是不能作为判据的。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筛分析的方法,是用一套孔径(净尺寸)为5、2•50、1•25、O•63、O.315及O.16mm的标准筛,将500g的干砂试样由粗到细依次过筛,然后称得余留在各个筛上的砂的质量,并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筛上的筛余量占砂样总量的百分率)及累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个筛和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在一起)。累计筛余与分计筛余的关系见表4—1。根据O.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成三个级配区(表4—2),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4—2中的任何一个级配区以内。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5mm和O.63mm筛号外,允许有超出分区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表4—2规定画出砂1、2、3级配区的筛分曲线,如图4—3所示。砂过粗(细度模数大于3.7)配成的混凝土,其拌合物的和易性不易控制,且内摩擦大,不易振捣成型;砂过细(细度模数小于O.7)配成的混凝土,既要增加较多的水泥用量,而且强度显著降低。所以这两种砂未包括在级配区内。从筛分曲线也可看出砂的粗细,筛分曲线超过第1区往右下偏时,表示砂过粗。筛分曲线超过第3区往左上偏时则表示砂过细。如果砂的自然级配不合适,不符合级配区的要求,这时就要采用人工级配的方法来改善。最简单的措施是将粗、细砂按适当比例进行试配,掺合使用。为调整级配,在不得已时,也可将砂加以过筛,筛除过粗或过细的颗粒。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2区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当采用3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4.砂的坚固性砂的坚固性是指砂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按标准(JGJ52—92)规定,砂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3规定。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质量损失率应小于8%。(三)粗骨料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碎石或碎卵石。岩石由于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颗粒,称为卵石。配制混凝土的粗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害杂质粗骨料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粘土、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杂质。它们的危害作用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4—4中规定。当粗骨料中夹杂着活性氧化硅(活性氧化硅的矿物形式有蛋白石、玉髓和鳞石英等,含有活性氧化硅的岩石有流纹岩、安山岩和凝灰岩等)时,如果混凝土中所用的水泥又含有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