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三农问题与深化农村改革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于金富先看几幅图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通往外面之路年度农民收入市民收入差距农民消费市民消费差距19781985199219981343987842162343739202754252.61.92.62.51383477181895405802235661822.92.33.33.3表1城市与农村的经济比较(1978-1998)资料: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P22-23再看几组数据单位:元,倍2008年8月28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时指出,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村居民收入4140元,城市居民收入1378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8月29日《中国青年报》帖子附图:城市化长路漫漫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比1以上。2004年,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指出,目前城乡收入比已经达到5比1甚至6比1,比20年前高出近三倍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造假成风:2002年,有关部门宣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8.6%和90%!真实情况:2005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中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辍学率最高为74.37%,平均辍学率约为43%!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城乡教育差距国家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1978年约13%,1980年约12%;1989—1994年在9%—10%之间;1995—1999年基本在8%之间;2000—2003年约7%。2005年城乡之间网民数量及普及率:城市上网人数占城市人口的16.9%,乡村网民普及率则为2.6%。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医疗差距农村与城市之间是断裂的,而医疗市场却是统一的,即药品和医疗的价格是依据城市的标准形成的,这就必然使农村公共医疗处于不堪重负的状态。2004年城市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者比例为32.3%;小城镇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者比例为59.9%;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者比例为79.4%。2005年,医保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3亿,还有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而80%以上的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在农村因为看不起病而放弃治疗的比例高达25%。对城乡发展失衡的解释:二元结构理论二元结构理论是揭示发展中国家的工农城乡之间对立及其运动过程的一种理论,由荷兰社会学家博克及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等人提出。二元经济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落后的农业和先进的工业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是起点,由于利益的落差,诱导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最后使农村收入与城市收入趋于平均,从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主要贡献:1、该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动规律,是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2、该理论阐明经济发展的三阶段1.第一阶段:传统农业中存在着隐性失业;2.二三阶段: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产品出现剩余,推动农业劳动力向现代工业转移。主要缺陷:没有揭示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1.工农业发展失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一种观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3个阶段1.旧中国——1949农民流血(革命)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毛泽东2.1949-2009年——农民流汗(“剪刀差”)计划经济时,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所流失的价值(向工业提供的积累)达6000亿元。3.2000年后——农民流泪(侵权、征地)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土地价格剪刀差从农民手中获利3万亿元左右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江泽民中国二元结构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释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总根源。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生产方式是社会弊病的根源恩格斯指出:“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一.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从总体上来看,正是以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严重的三农问题。1、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劳动2、落后的农业生产组织——小农经济3、落后的农业生产形式——自给自足4、落后的农业所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己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根本障碍生产技术与组织落后——效率低下;生产形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益差;所有制形式落后——农民利益受损、贫穷。现在,我国耕地19.5亿亩,由2.4亿农户耕种,户均规模只有8亩多地(半公顷),南方大多数农户户均耕地而积还不到全国平均规模的一半。这种单体规模细小、总量巨大的小生产方式所支配的交换方式、生活方式涵盖到全国近70%的人口。这70%人口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现代市场关系具有很大程度的异质性,使全社会的生产再生产难以协调进行。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不是工商业通过剪刀差亏待农业,就是农业靠政府高额保护,损害工商业,使政府在市场上处于两难境况。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下的消费不足生活在这两种生产方式体系中的人口之间难以有合理的交换关系。由于农户规模小、收入低,居住分散,消费能力低:1978年农民消费占社会消费总量的62.1﹐以后比重一直下降﹐到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只占25.6%,就是说占人口总数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消费只占了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城市工业品大量过剩,农村消费不足是两种生产方式矛盾的必然产物。近两年的内需不足不过是在外需紧缩之后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业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矛盾更加尖锐化的表现。国家保护:惠民政策还是保护落后生产方式目前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异已不是比价性收入差异,主要是构成性和结构性收入差异造成的。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占有的生产资料少,是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政府农产品保护价和计划收购,农户的分化就会加速,而政府每年因保护农户而损失的几百亿用于城市建设,吸收农业剩余人口的能力就会加强,城市化和小农生产方式的改造便可正常进行。近些年的农业保护政策实际上保护的不是农业产业,而保护的是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不是保护农民而是保护农户的落后状态。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是我国经济社会诸种矛盾的总根源,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2.4亿小农户组成的小生产方式。我们“十二五”时期以及更长一段历史时间的中心工作就是要转化这个矛盾方面。没有人口城市化和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造,只讲GDP的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是统筹城乡发展、改造小生产方式阶段。它的核心内容是减少农民、加速人口城市化、加速第二产业发展,加速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二、变革农村小农生产方式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综上所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工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只有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变革农村小农生产方式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内容所谓生产方式,就是生产的条件与形式。其中,生产的条件包括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生产的形式包括社会的生产形式(生产者经济联系形式与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与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形式与劳动的特定社会形式)。因此,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就必须从生产的条件与生产的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在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济体制、所有制形式与生产技术等方面实现重要变革。第一、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从农户承包经营走向农场规模经营。从现实状况来看,农户承包经营体制的本质是农业小生产方式的变种,这种新的小生产方式是导致三农问题的制度性原因。从今后发展趋势来看,农场制代表了我国现代农业制度的发展方向。所谓农场制,就是农业企业化,用办工商企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是以企业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作为相配套的制度安排。农场制度的主要优势是:1.农场有利于专业化。一是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二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如种植业中的小麦带、玉米带等。2.农场有利于规模经营和社会化生产。农场可以通过上地在使用权上的流转克服上地规模小的弊病。3.农场有利于劳动力的分流。在农场制下,大量地分流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使其各自沿着专业化方向发展。4.农场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土地在使用权上的流转和资金的流动是现代农业的需要。5.农场有利于在农业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农场的实质就是农业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使农业摆脱一家一户和家庭式的经营管理。农场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尽管农场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现着农场主对农业工人的剥削关系,但同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回避的制度选择。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走农场化的道路,这一点己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农场制是现代农业的综合体,是经济市场化、生产社会化和经营集约化的产物,因而是现代农业的组织形式,是农业现代企业制度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农业在进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和产业化改革之后,农场化也必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一个研究结论:第二,实现农业产业化——从个体小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主,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农工贸、科教经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农业产业化,就是要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也就是延长农业产业练,把第一、第一、第二产业联合起来,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实现农民合作化——从传统集体经济走向农民个人产权联合与劳动联合的新型合作经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就是要真正是农民成为土地所有者。这不是要发展农民个体经济,而是要发展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这种新型合作经济的主要形式是农民股份合作制,其特征是农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技术人员和务工人员可以资金入股,农民既可获得务工收入,又可按股分红。为此,首先应当改革目前行政化的集体所有制,承认与确立农民对土地的个人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其次,引导与鼓励农民实行土地入股,实现产权联合;最后,在农民联合劳动基础上,组建新型合作社,实现重建个人所有制。实现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合作化,是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实现这“三化”根本的出路还在于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与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完善还任重道远。尽管农村最先拉开市场化改革的帷幕,尽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