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原生生物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包括一切单细胞、多细胞群体的单细胞生物。它没有像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一般未出现细胞分化,某些种类也仅仅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别,体细胞在群体内各自独立。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以及其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一)辐射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形式称为辐射对称。(二)两胚层、原始消化腔外胚层体壁中胶层个体基本结构内胚层消化循环腔(三)组织分化特点:①上皮组织占优势;②(上)皮肌(肉)细胞兼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四)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或称扩散型神经系统)1.组成:由分散的神经元组成。2.特点:无神经中枢,传导不定向,传导速度慢。(五)世代交替: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六)肌肉结构意义:属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的两胚层动物,身体有水螅型(适应固着生活)和水母型(适应漂浮生活);有消化循环腔,能进行细胞外和细胞内消化,无肛门;出现原始的组织分化和简单的器官;有网状神经系统;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2种生殖方式;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发育有浮浪幼虫期。腔肠动物是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3.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的进化有何重要意义?(1)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2)为动物体的结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条件;(3)也是动物体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条件之一。4、蛔虫有哪些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外形特征:成体为长圆柱形,两端渐细,体表光滑。结构和机能:体壁、假体腔与运动,体壁是由角质膜、上皮层和肌肉层构成的皮肌囊。体表为角质膜,角质膜保护虫体,对保持由假体腔液产生的流体静力压有重要作用。只有纵肌,无环肌。消化管简单,为一直管纵贯全身。蛔虫通过口食人肠内已消化的或半消化的食物夺取人的营养,没有呼吸器官,与寄生虫一样行艳厌氧呼吸。感觉器官不发达,生殖系统发达,生殖能力强。5、试述寄生虫与寄主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寄生虫的一般原则。一、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1)夺取营养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寄生虫以寄主的血液、组织液或半消化食物等为营养,因此会夺去寄主大量营养,以致对寄主产生严重的影响。(2)化学性作用:分泌物和排泄物,或虫体死亡和解体时放出大量异性蛋白,被寄主吸收后,可使机体产生各种反应,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荨麻疹、哮喘,时还会引起血相的改变;血中嗜酸性颗粒白细胞增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毒性作用。(3)机械性作用:寄生虫附着在组织上或寄生于组织内,常可压迫组织和破坏组织,或阻塞腔道。(4)传播微生物激发病变:吸盘、钩等附着器官的附着,使细菌容易侵入,引起组织或器官溃疡、糜烂、感染,而产生炎症。二、寄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性人体对寄生虫具有防御机能,先天免疫(天然免疫)对于非人体固有的寄生虫表现特别明显。后天免疫(获得性免疫)一般表现为带虫免疫,即当虫体存在时,寄主对该虫保持有一定的免疫作用。虫体减少或消失时,免疫力则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不具免疫力。三、防治原则总的原则是,切断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主要环节。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减少传染源,使用药物治疗病人和带虫者,以及治疗或处理保虫寄主。2.切断传播途径,杀灭和控制中间寄主及病媒,加强粪管、水管以及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3.防止被感染,进行积极的个人防护(如服药预防、涂防护剂等),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等。6、比较腔肠动物中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异同。水螅型:适应固着生活,中胶层薄,呈圆筒状,感官不发达,存在世代交替现象;水母型:适应漂浮生活,中胶层厚,呈伞状,缘膜有丰富的感觉器官。存在世代交替想象7.身体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重要意义?分节的意义:①内部器官重复排列,促进动物的新陈代谢,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②节与节之间形同关节,增强了运动机能。③是动物生理分工的开始。真体腔(次生体腔)出现的意义:①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强了消化机能。②消化管与体壁分开,促进器官的发生。③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辅助物质运输和体节伸缩。8.试述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总的概括:身体两侧对称,具有3个胚层和真体腔;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4个部分,通常有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贝壳;排泄系统后肾型,出现了循环系统、呼吸器官;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具有担轮幼虫期具体:(一)身体柔软不分节头部:生活方式不同其发达程度不同。足部:生活方式不同其形态不同。(二)外套膜外套腔(mantlecavity)外套膜与内脏团、鳃、足之间的空隙。(三)贝壳1.贝壳的形状:帽状、螺旋状、管状、瓣状。2.贝壳的成分:碳酸钙和壳基质。(四)消化系统由口、口腔、胃、肠、肛门构成。消化系统的特点:动物界中最早出现大型消化腺。(五)体腔和循环系统体腔:次生体腔退化,仅残留围心腔、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内腔。初生体腔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形成血窦。体腔的特点:真体腔和假体腔并存。循环系统:有开管式循环和闭管式循环。特点:具有真正的心脏结构。一般为一心室二心耳。(六)呼吸器官动物界中最早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鳃的种类:楯鳃、栉鳃、瓣鳃、丝鳃。“肺”:有些软体动物靠鳃、外套膜或外套膜形成的“肺”呼吸;(七)排泄器官特点:属于后肾。构成:由腺体部(肾体)和管状部(膀胱)构成。围心腔腺也有排泄作用。(八)神经系统:典型的软体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脏神经节,神经节间由2条神经索连接。(九)生殖和发育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但异体受精。腹足类和头足类还有雌雄异形现象。生殖系统包括一对生殖腺、输送管和生殖孔,但在腹足类中有一些种类没有生殖导管,生殖细胞由肾管排到外套腔。生殖方式有卵生(oviparous)、卵胎生(ovoviviparous)等多种形式。9.试述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总的概括:在分节的基础上,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附肢有关节,有的类群具有可以飞翔的翅;体表具几丁质的外骨骼,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身体结构及形态、呼吸器官及排泄器官多样化,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门。具体:1、外骨骼、肌肉;外骨骼(exoskeleton)包被节胶动物身体的角质膜(Cuticle),就是外骨骼。其特征是坚硬厚实而发达。外骨骼分为3层: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外骨骼分片:在骨片间的节间部分不含外表皮或外表皮不发达,因此较柔软,不防碍身体活动.肌肉均为横纹肌,形成独立的肌肉束——附着在外骨骼的内表面、内突上——肌肉束收缩、牵引骨板使身体运动。肌肉束往往成对地互相起拮抗作用(如每只附肢一般有3对附肢肌,可使附肢朝前后、上下、内外各种不同方位活动)。2、异律分节、附肢;体节发生分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其中,身体最前一节称为顶节,最末一节称为尾节,或者肛节。节数因种类而不同,最多可超过200节)。机能和结构相同的体节常组合在一起,形成体部。体节既分化,又组合,从而增强运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附肢与体躯之间也有关节——分节的附肢增加了附肢运动的灵活性。3、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1、混合体腔(mixedcoelom)胚胎发育早期,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出现按节排列的体腔囊——随后,体腔囊形成的真体腔断裂开:中胚层的一部分分化成肌肉、部分内部器官系统;中胚层的另一部分成为背部的循环系统+血管的腔壁。循环系统由具备多对心孔的管状心脏和由心脏前端发出的一条短动脉构成。这条短动脉未端开口,无微血管相连。血液通过这条动脉离开心脏,就流泛在身体各部分的组织间隙中,因此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开管式的。4、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呼吸器官呈现多样性。主要排泄器官为马氏管(malpighantubules)5、消化与取食;消化系统有前肠、中肠、后肠。前肠、后肠:外胚层向内凹陷而成,基本结构与体表相同,几丁质+齿+刚毛,蜕皮。前肠:取食、食物的机械研磨、贮存、初步消化。若消化酶进入前肠,亦可进行化学消化。中肠:分泌消化酶——消化+吸收;一些种类常形成盲囊、腺体等——加强消化、吸收。后肠:重吸收一些离子+水分.以及粪便的暂时贮存场所。口器:不同的取食方式及食物类型,有相应的取食口器,如蝗虫为咀嚼式、蚊类为刺吸式、蝶蛾为虹吸式。取食非常广泛6、神经系统、感官;神经系统与环节动物类似——链状结构,神经节相对集中。显然和体节的组合有关。神经节的愈合提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合信息和指令运动等的机能,更有利于陆栖生活。随着体节愈合,不仅神经节有愈合现象;而且头部3对神经节愈合为脑,更趋集中。节肢动物的感觉器官分布于整个体表,多集中在触角、附肢及关节等处,如各种感觉器(触角毛),化感器等。7、生殖、发育一般都是雌雄异体、异形。生殖腺来自体腔囊,生殖导管来自体腔管,某些附肢改变成外生殖器。卵生(例外:蝎目——卵胎生);昆虫纲:一般为卵生(蚜虫等少数——卵胎生);一些种类能行孤雌生殖。10.什么说昆虫的呼吸系统是动物界高效的呼吸系统?一般动物的呼吸器官,无论是鳃还是肺,都只起到气体交换作用,对动物身体内部提供氧气和排放碳酸气体都要通过血液运输,唯独节肢动物的器官系统却可以直接供养给组织,也可以直接排放碳酸气,因此是动物界最高效的呼吸器官!11.试述昆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1、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2、整个体躯被有一层含几丁质的外骨骼;3、多数体节上生有成对的分节附肢;4、体腔即为血腔,循环器官——背血管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以大动脉开口于头腔内,开管式血液循环;5、中枢神经系统由一系列成对的神经节组成,脑位于头内消化道的背面,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12、简述文昌鱼和两栖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文昌鱼经过受精卵.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和幼体发育为成体.受精卵为均黄卵,卵的分裂为全裂和等裂,以内陷的方式形成原肠.原肠胚出现后.出现中胚层,三胚层进一步分化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接着神经胚发育,神经管形成并分化成脑和脊髓。,文昌鱼体节分化为生骨节\生肌节\生皮节;两栖动物经过受精卵.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和器官建成。两栖动物为辐射性卵裂,体腔是中胚层侧板中间的空腔,神经胚发育时,神经管形成病分化成脑和脊髓。13.附肢与疣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环节动物疣足:是体壁的中空突起,本身及其与躯干部相连处无活动关节,小而运动力不强。节肢动物附肢:实心,内有发达的肌肉,本身及其与身体相连处有活14.假体腔真体腔和混合体腔有何不同?(1)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动的关节,十分灵活而且有力,这种附肢称为节肢。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其特点是: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假体腔的意义表现在:使动物的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体壁有了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加上体腔液的流动压力,使动物的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体腔液体的存在,同时使得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2)真体腔(次生体腔)出现的意义:①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强了消化机能。②消化管与体壁分开,促进器官的发生。③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辅助物质运输和体节伸缩。(3)混合体腔(mixedcoelom)胚胎发育早期,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出现按节排列的体腔囊——随后,体腔囊形成的真体腔断裂开:中胚层的一部分分化成肌肉、部分内部器官系统;中胚层的另一部分成为背部的循环系统+血管的腔壁。15、脊索动物门都具有哪些共同特征,指出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与联系。(1.)脊索:是消化管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起源于胚胎时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脱离原肠成为脊索。结构:泡状细胞组成脊索,外边有该细胞分泌形成的脊索鞘。(内侧为纤维组织鞘,外侧为弹性组织鞘)。低等者:终生存在,高等者:胚胎时期出现,后由脊柱代替(2.)背神经管:位于脊索背面,由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而成。位于脊索背面的一条管状及结构----中枢神经系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