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1.《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辑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3.《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字君实。《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全书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二、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语气词三、词的积累:①重点词语世隶耕(属于)称前时之闻(相当)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彼其受之天也(他)泯然众人矣(完全)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稍稍宾客其父(渐渐)或以钱币乞之(求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旦辞爷娘去(早晨)西市买鞍鞯(马鞍下的垫子)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万里赴戎机(战争)策勋十二转(记功)赏赐百千强(有余)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出郭相扶将(扶持)雄兔脚扑朔(动弹)双兔傍地走(并排跑)卿今当涂掌事(当权、当道)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见往事耳(历史)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即更刮目相待(重新)(擦擦眼)蒙乃始就学(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②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意动词“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B、名词作意动词“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C、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D、动词用作状语“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E、名词作动词“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F、动词用作名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G③一词多义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闻: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谓:权谓吕蒙曰(对------说)谓为信然(说)《隆中对》太守谓谁(是)太守自谓也(命名、称谓)《醉翁亭记》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过:及鲁肃过寻阳(到)人恒过(过错)益: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曾益其所不能(增加)香远益清(更加)更:即更刮目相待(重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是日更定矣(初更,时间单位)④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四、句式积累:1.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省略句:A、省略宾语“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B、省略主语“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C、省略介词“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D、“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E、“愿为市鞍马”中省略宾语“此”,可补充为“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F、卿言多务,孰若孤?(省略“多务”。即“卿言多务,孰若孤(多务)?”)G、与蒙论议,大惊曰(省略主语“鲁肃”。)3.倒装句:A、“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B、“问女何所思”中的“何所思”,是宾语前置,是“所思何”的倒装,正确女所思何”。C、“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句。等于“蒙以军中多务辞”。五、重点句子翻译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5.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8.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9.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10.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1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14.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1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1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古诗文背诵一、课外古诗词默写1、山际见来烟,。,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2、,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3、峨嵋山月半轮秋,。夜发清溪向山峡,。(李白《峨嵋山月歌》)4、谁家玉笛暗飞声,,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故园东望路漫漫,,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6、《滁州西涧》(韦应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送灵澈上人》(刘长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约客》(赵师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论诗》(赵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诗歌默写1、旦辞爷娘去,,不闻爷娘唤女声,。2、,关山度若飞。,寒光照铁衣。3、,赏赐百千强。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5、,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6、描写木兰毅然代父从军的诗句是,,,。7、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的诗句是,,,,,,,。8、描写木兰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9、刻画木兰横戈跃马,驰骋沙场英雄气概的句子是,。10、描写战地生活十分艰辛的句子,。11、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12、概括木兰征战十年,终于凯旋的句子是,。13、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14、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15、描写木兰辞官不就而毅然还乡的诗句是,。16、描写木兰一家迎接木兰胜利归来的句子是,。17、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天真活泼和喜悦心情的句子是,,,,,。18、以双兔为喻,赞颂木兰的机智和乔装之巧妙的句子是,,,。《伤仲永》1、自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2、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不使学。3、仲永“泯然众人矣”原因的句子是,,。《孙权劝学》1、权曰:!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卿今者才略,!3、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写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句子是,。课外古文练习(一)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1)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2)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3)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4)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选自《涑sù水纪闻》)【注】(1)亟:急切的(2)诘:责问(3)徐:缓缓地(4)讼: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5)书:写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①其所奏乃.常事耳()②臣以.尚急于弹雀()③然.自当有史官书之()④上悦.,赐金帛慰劳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翻译】。②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翻译】。3.“群臣”为什么要“称有急事请见”?(2分)【答】。4.根据文意,说说故事中的宋太宗是个怎样的人。(2分)【答】。(二)世俗谓媚人为顶高帽子。尝有门生两人,初放外任,同谒①老师者。老师谓:“今世直道②不行,逢人送顶高帽子,斯可矣。”其一人曰:“老师之言不谬③,今之世不喜高帽如老师者,有几人哉!”老师大喜。既出,顾同谒者曰:“高帽已送去一顶矣。”【注】①谒:yè,拜见。②直道:善良风气③谬:miù,错误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①老师谓.()②尝.有门生两人()③既.出()④顾.同谒者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世俗谓媚人为顶高帽子。【翻译】。②今之世不喜高帽如老师者,有几人哉!【翻译】。3.从“老师大喜”这一细节中,你能读出老师怎样的心理?(2分)【答】。4.根据文意,说说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2分)【答】。(三)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①尝与诸小儿游.()②诸儿竞.走取之()③诸儿竞走.取之()④唯.戎不动()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看道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