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第二次阶段测试题8开版密封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六年级历史学科展示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上)1.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西部的是()A.赵B.魏C.韩D.秦3.在“天府之国”的四川,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已造福于人民2000多年,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也未被毁坏,这项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邗沟4.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5.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A.孔子B.墨子C.庄子D.老子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孙膑7.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9.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A.奴隶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世袭制10.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内容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A.筒车B.铁农具C.都江堰水利工程D.牛耕11.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A.争霸战争频繁B.铁器、牛耕使用C.封建制度确立D.诸子百家争鸣12.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贵族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A.竹简B.青铜器C.纸D.丝帛13.商鞅变法中提出的授予爵位和田宅的依据和标准是()A.皇亲国戚B.门第高低C.地方推荐D.军功大小1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C.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5.“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A.秦孝公的支持B.商鞅的才能和决心C.人民的大力拥护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16.汉武帝时的莘莘学子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17.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中,分管监察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18.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ABCD19.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20.《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21.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了大规模农民战争,葬送了秦王朝,从右图反映出秦哪一方面的暴政()A.滥用民力,徭役沉重B.兵役负担沉重C.赋税沉重,占农民全年收成的三分之二以上D.刑法严酷22.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①大泽乡起义②巨鹿之战③楚汉战争④建立张楚政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学校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密………………………封………………………线……………………………………223.请根据右图中王小丫的提示回答,她所说的历史人物是()A.扁鹊B.屈原C.孔子D.老子2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A.修筑灵渠B.在长安设立太学C.加强中央集权D.统一文字25.“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实行的统治政策()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26.秦朝末年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导致这次农民起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秦朝实行暴政B.各地民族矛盾尖锐C.秦朝土地的高度集中D.徭役赋税的繁重27.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着眼点在于()A.压制知识分子B.有区别地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体制D.加强君主专制28.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B.西周推行分封制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29.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C.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30.下列哪位思想家拥有超前的环保意识()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31.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产生于我国哪个朝代()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32.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A.司母戊鼎B.整套编钟C.青铜神树D.四羊方尊33.为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一次战争是()A.马陵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34、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A.汉朝B.秦朝C.唐朝D.清朝35.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A.孔子B.孙子C.屈原D.韩非子36.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37.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A.防洪排水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3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A.陈B.沛县C.大泽乡D.渔阳39、比较一下,秦朝的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失去民心B.骄傲自大C.不善用人D.刑法严酷40、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管仲B.商鞅C.张骞D.董仲舒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3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1题12分,第42题15分,第43题14分,第34题19分,共60分)41.(12分)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请回答:(1)材料中的“卫鞅”是指的谁?(1分)“孝公”是哪国国君?(1分)(2)材料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1分)属于哪家学派?(1分)(3)简单介绍一下卫鞅在孝公“善”的支持下都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4)文中划横线的含义是什么?(1分)在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什么精神?(1分)42.(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许多海内外华人在雕像前虔诚地祭拜着:一代圣贤……孔子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梁启超《世界伟人》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1分)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2分)后来的孟子从政治上对这一学说进行了怎样的发展?(1分)(2)材料二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2分)概括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2分)(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韩非的治国主张是什么?(4分)后来哪一皇帝把最先这种治国思想推广到全国?(1分)学校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密………………………封………………………线……………………………………443.(14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初年,国家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摘自七年级历史教材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汉文帝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材料四文景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粮食满仓。──摘自七年级历史教材请回答:(1)造成材料一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文帝、景帝都很重视什么?(2分)历史上称文景时期为什么?(2分)(3)文帝和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材料四所描述的繁荣景象?(8分)44.(19分)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有一句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请回答:(1)文中提到的这两个人分别指谁?(2分)(2)“秦皇”为加强统治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3)“汉武”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控制上接受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4)秦皇、汉武对待儒家思想各持什么态度?具体做法是怎样的?(6分)(5)由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此时的思想的统一,体现了什么本质?(2分)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