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1、民族居住格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西部多,东部少)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彼此之间结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⑴政治上:保障平等参与,享有充分权利。⑵文教上:保护民族文化,培养民族人才。2、民族政策⑶习俗上:尊重民族习惯,保护宗教信仰。⑷经济上:安排建设项目,扶持民族经济。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极大地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民族关系。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2、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省级民族自治区设立情况简表自治区名称设立时间领导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乌兰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赛福鼎·艾则孜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韦国清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刘格平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阿沛·阿旺晋美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有1256个民族乡。3、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三、各民族共同繁荣(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在中国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积极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民族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通讯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一、结论:实践证明,中国实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区制度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在21世纪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区域2自治制度,合乎国情,胜乎民心,具有强大的胜利意义。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一、“一国两制”构想1、“一国两制”构想①出发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把有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②“一国两制”内涵: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意义:“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和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也为国际社会经和平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做出了贡献。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和澳门回归:回归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英两国政府经过22轮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两个《联合声明》的发表与生效,标志着中国将对香港、澳门恢复名誉行使主权的问题基本解决。2、能回归的原因:内因:①综合国力的提高。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③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外因:外国帝国主义殖民体制土崩瓦解。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岸人为隔绝的局面。随着形势的发展,台湾方面也开始调整对大陆的某些政策,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解决,一国两制,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两岸关系的缓和,为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领域不断扩大,从文化、教育逐步拓展到经济、贸易、卫生、科技以及新闻、出版、宗教等各个方面。通过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3、解决台湾问题有利因素:①两岸关系缓和,为相互间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关系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③大陆方面希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积极促进和平,为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提供有利保障。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大,大陆拥有极大的感召力,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统一。4、解决台湾问题不利因素:①“台独”势力猖獗。②美国等外国的干涉。5、前景:尽管目前海峡两岸仍处于分裂状态,但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事实表明,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35、台湾问题的本质:台湾问题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一、海、空军的建立1、背景:建国伊始,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时,国内的国民党残余军队还在负隅顽抗;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止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2、海军的建立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数年后,海军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相继成立。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从此,中国海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空军的建立:人民空军是同新中国一起诞生的。1949年8月,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飞行大队。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空军正式诞生。4、海、空军建立的意义海、空军的相继建立,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条件下的战争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组建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1984年10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国庆35周年的阅兵式上首次亮相,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999年10月1日,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战略导弹家庭的部分常规导弹和核导弹再度驶过“神州第一街”,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的战略导弹变小了,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发展水平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3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创业,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基本建成了固守阵地与机动发射相结合,包括近、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战略防御体系,形成了核战争条件下“全天候”的常年作战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和准确打击能力。①发射方式先进。②导弹种类齐全。3、自卫的原则中国发展数量有限的战略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遏制可能出现的核袭击。从拥有核武器的那一天起,中国政府就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三、军队建设的现代化面对世界军事技术的挑战,中央军委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战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之上,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根据这一要求,人民解放军加大对部队体制、编制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力度,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全面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使部队的军政素质和作战能力明显提高。实行军衔制,是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95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1965年被取消。1988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央军委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1997年,中国政府宣布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上世纪80年代)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时间和目的:20世纪50年代初,在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印度、缅甸等国的积极响应。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举行会谈。首次提出处理中印关系的基础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张。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③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二、出席亚非万隆会议:①时间:1955年4月,亚非一些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史称“万隆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亚非国家应“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赞同,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国际性会议。②意义:这次会议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影响。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支持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越来越多。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逐出联合国的一切机构。②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此,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中美建交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从促进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立场出发,对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做出了积极回应。过程:①积极回应。②“乒乓外交”。③官员交往。④握手言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⑥邓小平访美。⑦“八一七”公报。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在世界经济放缓、美国遭受恐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