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三节地图1教学目标: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重难点: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运用地图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的实际距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当我们出差或旅游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要想达到目的地,此时我们最想有的是什么呢?2、那么地图有哪些种类,用途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不再顾虑去陌生的地方。二、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各小组展示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关于“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1)出示台湾地图,计算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计算?(2)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3)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后,想想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有什么表示方式?(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老师可以补充3、练习从地图上辨别方向。(1)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2)启发学生归纳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4、关于“图例”,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图列,有什么作用?(2)请学生尽快记住一些重要图例,相互交流。三、合作学习,巩固知识。1、学生小组讨论活动,讨论书第15页活动题1和2。2、小组代表回答问题,老师和学生共同更正答案。四、反馈练习。1.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A.比例尺B.颜色C.方向D.图例2.在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A.1300千米B.18000千米C.180千米D.1800千米3.读如图判断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4.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A.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北方5.一个任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A.东方B.北方C.西方D.南方6.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C.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方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五、课堂总结:科代表总结本节课情况,评价各个小组,老师补充。六、课后反思:第一单元第三节地图2教学目标:1、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五种地形;知道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2、能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地图,利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地图上获取相关信息。重点难点:通过等高线判读不同的地形;在地图上获取相关的信息。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2、不同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图是平面的,而地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不平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的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小组讨论并展示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等高线示意”、“海拔的计算”两幅图和文字,讨论地图上的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2、教师出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完成书上17页活动一(填表格)3、让学生阅读用分层绘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总结,用分层绘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4、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还需要什么样的地图?完成书上21页活动一5、完成书上21页活动二,阅读韩国首尔地铁线路图,回答相关问题。6、完成书上23页填表,比较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范围的大小和内容的详略。三、反馈练习:1.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A.-132米B.1668米C.132米D.900米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3.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C._____E._____F._____⑵从A到B,山体的走向是____,A、B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⑶从C到B与从D到A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____。⑷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是_____米。五、课堂总结:课代表总结本节课情况,评价各个小组,老师补充。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