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理论研究奖评论文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材料小牛群镇政府宋文明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按服务“三农”的具体要求,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对我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理论保障。一、发展现状小牛群镇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北部,东临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西接河北省围场县,南连喀喇沁旗锦山镇,北交赤峰市松山区。全镇辖34个行政村,12465户,50752人,总面积605平方公里,耕地11.5万亩,人均2.4亩。这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赤(赤峰)围(围场)公路横贯东西,锦(锦山)南(南台子)公路纵贯南北,东距赤峰市区50公里,南距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30公里,西距朝阳地火车站20公里,北距S111线30公里,距北京350公里,承德180公里,是赤峰南部的交通要冲。我镇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县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1、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一乡一品”的工作思路,各村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目前,以形成色素万寿菊、马铃薯、烤烟、食用菌、蔬菜、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以梅花鹿为重点打造特色养殖产业以初具规模。2、龙头企业正在壮大。目前,马铃薯加工企业、金菊色素加工厂和以金、铁、煤为主的矿产开发企业正在进一步发展壮大,已初步发展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3、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以党群共富联合体为保障,以各项专业产业推进服务队为依托。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4、管理机制基本完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县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化办公室,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调研,制定了产业化发展规划,确定了农业产业化的工作目标、产业布局、实施措施。各村成立由产业化推进组织。目前,全镇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和制度平台已经搭建。5、合作经济不断发展。我镇现已创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8个,各类农民经纪人组织10个200余人。活跃于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形成和壮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水平很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民收入增幅较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且不稳定。2006年,我镇人均纯收入2001元,收入增长不明显。2、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同时,村村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村尚没有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3、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一方面工业化程度低,对农业带动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镇内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如马铃薯加工和玉米深加工等项目。大部分属企业规模小、装备差,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壮大。4、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启动速度慢。由于我镇财力薄弱,对产业化的投入明显不足。民间资金没有真正启动,还没有形成一套聚集收拢社会闲散资金的机制。三、建议与对策针对我镇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增强紧迫感,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扫清思想认识障碍。2、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是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二是企业必须确定立足农业谋求发展的经营思路,避免不切实际盲目上项目,铺摊子。使龙头企业向大(带动面大)、高(技术含量高)、长(产业链条长)的层次发展。三是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求发展,运用工业生产的方法管理农业企业,以市场引导生产,以流通带动生产。按照谁有能力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尽快培育一批特色龙头企业。3、抓特色产业培育,扩大生产基地规模。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规模做大,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进军。4、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通过有意识地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将产业发展的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的方向顺利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下大力气抓好农副产品直销市场建设,实现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化中介经纪人队伍,鼓励更多的有经营才能的人参与到产业化营销体系中去,实现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通过组织体系的完善,带动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5、加强扶持引导。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三方面工作。要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引导重点产业发展。防止盲目生产给农户造成的损失。要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将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农业开发、扶贫信贷等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重点产业发展。6、强化保障机制。建立农业经营风险保障机制,保护农民合法经济利益。以农民专业协会为基础,逐步建立政府扶持,协会会员自愿参加的生产风险基金,帮助农民自我保护,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