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责任专家程晓堂前测•你对《课标》的哪些部分最熟悉?•你对《课标》的哪些部分困惑最多?•你是否觉得《课标》规定有些内容不合理?•你觉得《课标》对一线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否通读过《课标》?《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开始实验。经过两年实验后,教育部于2003年在实验区就课程标准的实验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在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经过长达8年的时间,2011年4月修订工作完成。一、引言关于三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的说明•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内容。•2003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只涉及高中阶段内容,代替2001年版本中的高中部分。•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只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容。二、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本专题主要解读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初中部分。为了便于大家更加准确地把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我们首先对《标准》的修订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一)《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巩固和深化十年来课程改革实验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力求使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以更好地反映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需求。•充分反映各地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参与调研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提高《标准》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二)修订的主要方面•经过十年新课程的实验,广大英语教师从课程理念到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高度认同《标准》的基本理念,认为《标准》代表了先进性和时代性,是指导英语教学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由于标准实验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所以修订后的标准保留了实验稿的总体框架、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和绝大多数具体目标。•课程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在学习方式上,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强调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语境,为学生学习、实践和运用英语创造条件。•修订后的《标准》在实施建议中针对课程理念和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更加具体和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对教学建议逐条进行了整合和文字修订,力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后的《标准》进一步反映了国际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外语教育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而一个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修订稿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从八个方面为英语教师提出了既具有指导意义、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改革方向。•从《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线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表现出积大的热情,但对于如何实施任务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外语教学界对于任务型教学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有争议,有人直接借“任务型教学”批评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过于西化,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修订后的《标准》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修订稿增加了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将音标写入课标里:“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五级知识目标)。•修订后的《课标》单独列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词汇表(1600词),而且单独列出了小学阶段的400个左右的核心词汇。三、《标准》具体内容解读•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分级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一)关于课程性质•课程性质部分主要说明英语课程的价值和任务;•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标准》对英语课程的性质的重新界定有利于我们回答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在中国以及世界上很多地区,相当多的外语(特别是英语)学习者在生活或工作中并不使用外语(包括不能使用、不需要使用等情况)。•相当多的人学习外语是为了升学、获得资格证书、某职或晋升。•由此引发一个问题:学习外语而不使用外语算不算浪费?如果学习外语只是为了升学、获得资格证书、某职或晋升,那么我们的政策是否合理?•如我们认可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那么就可以这样回答以上问题:不管是否使用外语,学习外语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外语不仅可以(可能)获得一种交流工具,而且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关于课程基本理念基本理念既是标准制订者在制订标准过程中遵循的理念,也是标准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通常,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对以下问题进行阐述:–语言学习的本质及功能–外语教育的意义及目的–外语教育的过程及方法–学生和教师的作用–教学材料的作用–外语教育评价的原则两个版本《标准》的“基本理念”比较•2001版本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2001年版本“基本理念”分析–2001年版本比较全面;–缺乏外语特色,好像适合所有学科;–没有突出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核心理念。•2011年版本的6条基本理念:–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两个版本的《标准》反映了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基本理念在过去十年的变化。修订版具有以下特点:–更加清楚、更加准确;–更加具有英语学科的特点;–更容易理解,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更加明晰。(三)关于课程设计思路•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根据上述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以初中毕业为终点(即义务教育9年级),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使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其中,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的目标要求。•在九个级别的目标中,一级、三级、四级和六级为过渡级别。分级目标的设置有利于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指导,同时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问题:三级、四级在初中阶段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四)关于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课程目标?(1)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2)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3)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所有学科都有责任和义务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如何理解情感态度目标?(1)有些情感态度,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不仅与英语学习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2)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情感态度,如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可以转化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之中以及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3)有些情感态度,如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在表面上与英语学习没有直接联系,但应该渗透到英语学习之中。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1)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2)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如何理解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1)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都是目标,也都是内容。(2)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的,二者不可分割。如何理解语言技能的横向联系与纵向发展?(1)横向联系指同一级别中各种技能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纵向发展指语言技能从低级别向高级别逐步发展的过程。(2)为了使技能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课标》把一至五级的技能目标逐级描述,每一级目标又按听、说、读、写分别描述。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什么?(1)文化知识指学生了解的中外文化知识。(2)文化理解指学生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或理解能力。(3)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4)跨文化交际能力指根据文化环境,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五)关于分级标准•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改为“分级标准”;•分级标准是总目标和分级目标的进一步细化;•按五个方面描述各级别的标准;•分级标准是递进和涵盖关系,高级别自动涵盖低级别的要求。分级目标框架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分级标准的特点•“能”字为先:始终体现“能用英语做事情”的基本理念;•知识与技能并重,有机结合;•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并重;•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并重;五级语言技能目标(说)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3.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4.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5.能根据话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