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作者:张伟东,王雪峰,ZHANGWei-Dong,WANGXue-Feng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大连,116029刊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英文刊名:CHINESEJOURNALOFECO-AGRICULTURE年,卷(期):2007,15(6)被引用次数:4次参考文献(8条)1.曹仁林.贾晓葵我国集约化农业中氮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土壤肥料2001(03)2.尚杰中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研究[期刊论文]-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02)3.黄进勇生态农业及其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05(05)4.苏越.孙富江论立体农业[期刊论文]-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5.闫春风.吴禹.安颖蔚辽宁立体农业生产模式研究[期刊论文]-杂粮作物2002(04)6.郑英宁.朱玉春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03(02)7.张仁贵.陈易飞.秦捷英苏州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05(03)8.古广胜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期刊论文]-农村经济2002(09)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陈华农业标准化建设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2005农业标准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明显增强,中国农业国际化将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而日益深化。当前,一些主要农产品贸易大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一种带有“绿色”之外的“壁垒”。中国面对“绿色”壁垒的阻击,只有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是“破壁”的根本办法。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生产体系。它强调农业高额生产力的基础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坚持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坚持利用高效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突出高产、优质、高效。它既能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又能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食品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的重要途径。2.学位论文刘薇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2006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一方面,农产品供给已由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农产品中残留的有害物质不断增加,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资源的有效、合理、充分利用,对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针对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发展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旨在分析现阶段区内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实际效果、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对农业标准化的定义进行了历史回顾;总结了前人在农业标准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西方国家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及成功经验;介绍了我国农业标准化从萌芽时期、初期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后到90年代大发展四个阶段的情况;通过对国外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分析,体会对我国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启示。论文介绍了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概况。从实证的角度通过对150个农户和区内部分龙头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在农业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当前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制约因素:农户小规模经营,推广模式效率低等。论文简要介绍了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的选择原则。列举出目前主要的一些推广模式及优缺点。通过实证分析介绍了杨凌示范区现有的推广模式。并对推广模式进行了优化,以此提高推广模式的经济效率。关于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从财政支持、制度和组织保障、市场调节、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杨凌示范区发展农业标准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对提高杨凌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增强杨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深远的影响。3.会议论文黄京华.张国宏.文柳璎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2005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势在必行.实践表明,农业标准化是衡量农产品质量高低,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依靠标准手段,加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调优农业结构,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保持出口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农产品质量上水平、效益上层次的重要出路.本文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4.期刊论文殷月标准化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企业标准化2006,(11)本文探讨如何用农业标准化这一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合理的利用我国资源,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转变.5.学位论文徐锋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2005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灞桥区是西安市郊区,通过对灞桥区二十多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成绩和问题的研究,证明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快速发展。该文首先总结了改革开放后,灞桥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经过四次调整,取得的成就。同时对2000年前的几次调整进行了分析,这几次调整都是在农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整的目的是解决众多人口的基本需求,调整的政策也是围绕总量增加来协调不同品种之间的资源配置,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根本无力顾及,现在面临的是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困难,二、三产业比例过低,城镇化水平滞后,劳动力就业不合理,资源优势未能转化成产业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差,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今后结构调整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始终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头。灞桥区农业今后的发展方面主要根据地域特点,按可持续发展理论,走“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市区域内和谐。该文提出了灞桥区南郊塬区构建以果、林、一村一品手工业为主的消闲观光农业示范园;东部山区构建以乡镇企业和发展杂果相结合产业示范园;北部冲击平原构建以龙头企业带动畜牧、渔业、无公害日光蔬菜示范园;中部构建城郊型农业综合示范园等四种模式。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加强政策支持发挥政府职能,提高对农业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素质。该文最后就如何解决农业经济资金紧,发展难的问题提出了六条解决的办法,可做为各级政府参考。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农业理论思想的建立、基本内涵、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其模式等。第三部分、介绍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包括:灞桥区自然社会经济概括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四个阶段,对灞桥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经济调整的具体措施。说明灞桥区农业经济发展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部分、说明灞桥区构建“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发展原则、指导思想以及发展重点。着重分析了灞桥区南郊塬构建以果林、一村一品手工业为主的消闲观光农业示范园;东部山区构建以乡镇企业和发展杂果相结合产业示范园;北部冲击平原构建以龙头企业带动畜牧、渔业、无公害日光蔬菜示范园;中部构建城郊型农业综合示范园等四种模式。第五部分、针对灞桥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政策措施。这章是该论文的重点。首先,要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都市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其次,是积极实施绿色无公害农业工程,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第三、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第四、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有效地解决农业经济资金紧,发展难的问题6.期刊论文项雅玲.胡明辰.樊丹.XIANGYa-lin.HUMing-chen.FANDan生态农业建设与生态农业标准化-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Z1)生态农业力求农业与生态系统协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标准化既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属性,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7.学位论文胡素梅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研究2003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关税、数量限制等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壁垒.而现在,绿色壁垒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已构成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大份额,所以作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绿色壁垒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该文在总结绿色壁垒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壁垒的定义,并对其产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探讨其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8.期刊论文张家宏.王守红.寇祥明.金银根.毕建花论实现生态农业标准化的四化条件及相互关系-江苏农业科学2009,(4)本研究提出实现生态农业标准化必须具备的四化条件,即生态农业的模式化、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农业模式的关键技术集成化和生态农业模式的标准化.同时阐明四化之间的相互关系.9.学位论文管志钢常州市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分析2007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是促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产品融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更是确保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各级农业标准示范区的建立,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但由于农业标准化实施和推广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需要我们对此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加快实现我国农业标准化,研究影响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提出并且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化。欧盟、美、日、澳、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其农产品生产已经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体系已经形成,农产品基本上都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已经走过了全面起步的阶段,开始步入新的成长阶段。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标准化作用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重视、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标准化在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深化农业现代化,打破绿色壁垒、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正不断显现。常州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机制、建立组织,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培育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特色和名牌农产品,大力推行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为推进全市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农业标准化发展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前景。通过常州市农业标准化现状和发展分析并由此得出的结论将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标准化的理论基础,从基本概念的定义、内容、主要任务等出发,引出农业标准化这一主题;明确了“农业标准化是什么”,探讨了农业标准化的内涵。其次对国内外的农业标准化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经验和启示。然后分析了“常州市农业标准现状”,主要通过对常州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常州市农业标准化的现状。本文以常州市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统计描述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微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