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设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初二姓名第四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三课,其教学内容以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民族问题,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3、港澳台问题是我国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的思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祖国大陆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对台湾的政策,最终确立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对台基本方针,江泽民提出了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的指导思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本单元的地位:1、本单元内容属于中国近代史发展中的专题内容,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问题。2、民族团结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都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统一问题也困难重重,但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港澳回归,既是千秋伟业,也是我国国力增强的表现。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既可以对我国民族问题加深了解,又可以加强对党和政府的英明政策的拥护,深化他们对祖国的热爱。本单元教材的特点:1、本单元内容改变了以往教材在民族问题和统一问题这二个专题上比较简略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党和政府在处理这两个问题上的方针政策及其处理经过。2、强化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目标:“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三、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主要史实。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成立。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四、教学难点: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台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一国两制的构想。祖国大陆对台政策演变的原因。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成立。五、教学策略:1、教师适当补充、对比古今中外对民族问题的各种处理及其不同的结果,加强学生对此知识的掌握。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师讲清楚内容和意义即可。2、港澳台问题产生的原因教材没有过多的介绍,教师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让他们对此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总结。3、教师对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讲清楚即可,在介绍港澳回归时,穿插讲解构想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的原因,可以简单补充一些每一项政策提出的背景,使学生明确:对台政策是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4、教师多使用探究式教学法,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习本课内容。六、课时安排:共3课时:1、第一课:民族团结1课时2、第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课时3、第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课时备课时间—年—月—日原始备课人:教案总序号:12一课题:民族团结二课型:新授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2.能力培养: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本校西藏班网页介绍的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五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2、呈现目标: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备注: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3、自主合作梳理知识: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2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3历史填图册15页第1、2题4学生阅读53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5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6“动脑筋”,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4、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5、目标检测反馈矫正:1根据65页“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连线。(可以通过讨论,先把能够确定的答案连起来,然后在教师介绍下,连接剩下部分。)2完成课本65页“练一练”:应选A(见课本52页。)3完成《历史填图册》15页剩余题目。提醒学生预习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七板书设计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八教后反思:学生还带有一定的假期情节,学习兴趣不高,但通过本课的学习多数学生能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内容和意义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掌握。备课时间—年—月—日原始备课人:教案总序号:13一课题: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二课型:新授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2.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香港、澳门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及澳门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未来。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五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纵向联系法、讨论探究法、情境再现法。六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教师播放多媒体片断:“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教师:这首歌曲与什么事件有关?学生:澳门回归。教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2、呈现目标:1.基础知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2.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香港、澳门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3、自主合作梳理知识:教师出示:香港、澳门区域图提出问题:1)、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香港问题的由来?备注:3)、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谁4)、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5)、“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伟大意义?4、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教师:澳门历来是中国领土。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1553年,葡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并于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葡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其中塞进了葡“永驻管理澳门”的条款。教师: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后的历届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过这些不平等条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教师:“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它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随后有关双方进行了多轮艰辛谈判。教师小结:小平同志的这番话高屋建瓴,掷地有声,句句有千钧之重,充分体现了站立起来的十亿中国人民涤雪国耻收复失地的志气与决心。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1983年,撒切尔夫人致函我国领导人,表示:只要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能够就香港的行政管理安排达成协议……我就准备向议会建议,使整个香港的主权回归中国。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靠政策的正确,二靠祖国实力的强大。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5、目标检测反馈矫正:下面是关于喜庆香港、澳门回归的组图,请你根据图中的内容,结合学过的知识,写一篇关于香港或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想。七板书设计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八教后反思备课时间—年—月—日原始备课人:教案总序号:14一课题:海峡两岸的交往二课型:新授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二.能力目标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台湾历史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通过对目前台湾局势现状了解,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