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__第六单元__经济和社会生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1.张謇:•2.背景•(1)•(2)•3.口号:•4.结果:•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加紧经济侵略。•深感要维护中国利益,必须发展中国的工商业。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有较大发展,但一战后被吞并。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原因(背景):①(《》)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②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措施:毅然回乡创办了()等一系列企业。•发展原因:()世界大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结局:最后()。一、状元实业家张謇姓名——职务——主张——贡献——结局——姓名----职务----主张----贡献----结局----历史人物档案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一、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一、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放弃状元兴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他具有什么样的情怀?深明大义、忠心报国、决不气馁等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曲折发展:萌芽出现洋务运动的作用甲午中日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原因: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过程•(1)从洋务运动到清末:•(2)一战期间•①特点:•②原因:•(3)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①特点:•②原因:出现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未得到恢复。•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第一阶段:从()到(),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第二阶段:发展原因:(内因)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②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外因)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第三阶段:受阻原因:①()后,()经济势力卷土重来,②特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③抗战胜利后,由于()发动()和()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阶段萌芽和艰难发展“黄金时代”凋谢萎缩原因1、外商企业的刺激;2、洋务运动的推动口头完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图表1、辛亥革命的作用;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3、国货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一战后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洋务运动到清末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曲折发展:黄金时代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曲折发展:黄金时代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战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19141915191619171918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表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曲折发展:黄金时代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战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曲折发展:黄金时代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战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范旭东:《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缘起》注重科学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荣宗敬荣德生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获得新生萌芽出现黄金时代再度受挫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特征:•3.原因: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沿江大城市地区;整体水平落后。•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缓慢的原因: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和()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特点:①()来说是比较()的。②而且从()上看,主要集中在()部门。③()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等()()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特征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特征发展阶段:短暂且曲折发展程度: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江沿海地区发展水平:受中国社会性质制约,整体水平落后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材料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材料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萌芽出现曲折发展黄金时代再度受挫状元实业家张謇荣氏企业缩影代表早期的火车头据《申报》记载,1876年的一天,中国上海发生了一件较为奇怪的事:一种新奇事物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田地里的老妇人看到后惊讶地张大嘴巴;青年人惊喜地两眼发亮;小孩子则吓得倚在大人身上。近代交通通讯文化生活变迁社会习俗变化火车、轮船、有线电报、电话照相、电影、媒体、出版机构近代交通通讯社会习俗变化文化生活变迁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改礼节一、近代交通通迅工具在中国的出现•1.近代交通工具──轮船、火车•(1)出现:•(2)传入中国:•(3)作用:•2.近代通讯工具──电报•(1)出现:•(2)作用:19世纪初,西方发明。19世纪中后期。•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传达生意信息、发布新闻报道、•联系亲友。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西方发明了()、()。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火车、轮船的出现,作用:使人民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在()铁路通车以前,从昆明到上海,翻山越岭,大约需要半年左右时间才能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去上海,全程只需短短的几天,火车、轮船这类便捷的交通工具,作用:还极大地促进了()的流通。•()世纪()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世纪初,有开办了()电报,作用:电报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三、文化生活的变迁•1.照相和电影•(1)传入:•(2)意义:•2.报刊业的发展•(1)外文报纸:•(2)中文报纸:•①创办:•②内容:•(3)作用:•3.出版业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创办:•(2)地位: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申报》最为著名。•1872年、上海。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1897年、上海。•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学校的课本和字典等。文化生活的变迁•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和()传入中国,作用:丰富了人们的(),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我们可以从保留至今的老电影、老照片里,了解过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人在()等城市创办了()报纸,主要是给()看的。后来,()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年在上海创办的《()》。内容:《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作用: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播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年在()创办的(),是近代中国()最长、()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社会习俗的变化旧式照相机慈禧照片早期报纸--《申报》VS商务印书馆原貌被日军炸后的商务印书馆末代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合影四、社会习俗的变化•1.时间:•2.措施:•3.局限性: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等礼节;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称呼。•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电影和报纸在城市才能看到;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享受;传统习俗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改变。社会习俗的变化•()后,()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措施:颁布了()、()和废止()等法令,强令()剪掉辫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代替过去的()。还飞出有损人格的(),代之以文明简单的()、();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等平等的称呼。其他不好的社会习俗也逐渐得到了改变。•总体情况:当然,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的。轮船只是在()的口岸城市才出现;铁路的()也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厘米长。电影和报纸,只有在()才能看到。至于照相,则只是极少数()的奢侈享受。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再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中山装旗袍思考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