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倡导多年。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素质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接班人。2、应贯穿于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及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3、各类学校重视德育工作。4、智育工作要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独立思考,创新意识。5、健康体魄是前提,应保证体育课体育活动、卫生工作。6、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校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力,其作用不可替代。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8、所谓素质包括:生理素质(体能、适应能力、生命力)、心理素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社会文化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所谓素质教育即全面提高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教育思想,本质上与全面发展教育一致。如何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扎实有效的推进并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当时李岚清副总理提出要抓好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1、积极推进课程改革2、改革加强德育3、改革考试评价制度4、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具体规定一、课改的具体目标:1、课程功能的转变,要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确定那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学习知识过程中培养起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2、课程结构改革,强调课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艺术”,将综合实践课设为必修课,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3、在课程内容改革,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搜集整理信息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6、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二、课程结构三、课程标准四、教学过程五、教材开发与管理六、课程评价七、课程管理八、教师培养和培训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关于课程一、概念在西方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有三个层面的指称:一套课程;课程系统,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研究。我国,有四个层面: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课业的进程;学科的同义词;一节课。总之,广义的课程是教学内容的总和,狭义的指一门学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认为应当区分两个层次的课程:正式课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正式引进的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按课表实施;潜隐课程,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对学生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价值观起潜移默化影响,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二、制约课程的因素1、社会需求,包括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生产力变化、文化变迁,体现在,培养新的劳动者,更新课程的要求,课程设计的思想2、科学知识的进步,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特征;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与普通学校开设的学科科目基本同步;自然科学发明发现影响课程内容方向3、学生身心发展,影响课程目标、设置、教材编制三、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课程(孔子“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主要特点;以知识本位,或文化、社会需要出发设计课程;以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课程;重视学习系统理论知识(间接经验)2、相关课程仍采取分科形式,只是加强了学科横向联系3、融合课程将性质相关学科合并,构成新学科,尽量保证知识完整性,满足适应实际生活需要4、广域课程将学校课程分成若干类,比融合课程更综合,如普通社科普通理科、体育保健5、核心课程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为核心,其他学科内容围绕核心组织起来,连续教学6、活动课程从学生兴趣需要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设计课程。特点:以学生兴趣需要个性设计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从心理顺序出发编排课程;反对分科教学四、现代课程理论流派1、赫尔巴特教育的必要目的在于培养道德人,选择目的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促进和谐发展。建构了规范化的学科课程,追求古典人文学科与现代实科结合。2、儿童中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课程的实质是经验,通过活动使教材的成人经验转化成儿童自身经验。3、发展主义教学创造儿童最近发展区4、结构主义任何知识都可以以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强调学科结构、提倡发现学习(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发现创造的态度、有利于知识技能巩固迁移)5、人本主义教育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满足人的需要,主张学术性课程、社会体验课程、自我实现课程,组织有意义学习第一部分课改目标背景1初议一、背景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教育活动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而现行的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许多问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差,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社会实际,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等。二、课改理念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改总目标: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四有新人三、新课程结构特点(一)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依据是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人的素质要求、儿童的认知方式。一般来说,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在学科结构中所占比例岁教育层次变化而变化。小学阶段综合性强于分科性,高中则相反。(二)加强选择性,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差异,不同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归属感,可开设地域文化课程;适应不同学校特点;适应学生特点(三)确保均衡性,促进全面和谐发展培养一个完整的人2、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中国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开放的方式运行;立足现实预测未来,依据预测反观现实。(二)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总目标(三)加速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跨越式发展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一)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并面临改革与创新。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增长的内驱力,拥有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尤其是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承担国民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必须进行变革。(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革命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本的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这必然以人的学习为基点。信息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蕴含人类的高级智慧,既对现行的教学理念提出挑战,又提供技术方法(三)跨越认知神经学科与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研究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将成为解释素质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依据。三、课程教学改革的要点(一)信息素养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展,物质贫困的影响正在减弱,由于获取、交流、创造知识能力的匮乏而产生的知识贫困、信息的贫困将影响我国的竞争力。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形成人对信息的需求,培养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势信息的能力。(二)建构主义—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知识观2、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这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应基于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3、建构主义课程观,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4、建构主义教学观,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5、建构主义的评价观(三)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评估人的智力素质的理论依据加德纳将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或产生具有某种或多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斯腾伯格成功智力分析性智力:解决问题、制定决策创造性智力;超越既定内容,产生新异思想实践性智力:将理论转化成实践(四)社会、学校、家庭共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3、发达国家课改趋势与启示一、国外课改理念(一)注重基础学力提高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如德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灵活性、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性能力、自主性;日本把培养生存能力作为今后教改的基本方向,包含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技能级伦理道德精神。(二)信息素养的养成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儿童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在英国称为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日本计划99年小学2人一台、初高中一人一台(三)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培养为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外语教学成为课改一大热点(四)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物质生活的充实并不能代表精神生活的充实,可能会带来价值观的失落与道德沦丧如日本的生存能力不仅是理性的判断力也包括对美和自然的感受力、崇尚公正、珍惜生命、尊重人权、理解关怀他人、参加志愿者活动。(五)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使儿童的课程如德国,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包括形成每个学生独特的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建立民主社会理念、培养基本价值观、参与文化活动。二、课改的内容(一)课程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2基本能力培养3价值观态度与道德修养4体能健康教育、公民教育(二)课程设置(三)课程事实与教学内容改革1、信息教育渗透各级各类教育避免学生成为媒体的奴隶,使学生从被动的媒体消费者转化成主动的设计者、策划者。2、调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的传授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培养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3、加强外语教学力度4、学校与企业联手推进教育改革(四)课程管理1、统一课程由中学学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制定,包括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框架,无统一得教师学生用书2、校本课程三、评价的改革四、启示(一)课程目标目标是课程开发的起点,规定了课程开发的方向,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综合各国状况,应致力于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双基是基础学力的核心,是适应社会、终身学习、自我完善发展的基础。教育从来就不是价值中立的,作为学校教育和新的课程也不是价值中立的,他必须传递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二)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角色规定性。就其社会地位而言,身心发展未成熟与成人社会主流文化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为教育提供可能;就角色而言,学生有其角色相应的行为规范,教师应在了解学生角色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所以课程设置就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需要,明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的关系,恰当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第二部分课程结构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一、课程结构诠释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二、课程结构表现方式1、描述性方式各类课程和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表现为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2、数量化方式数字式、时间式、分值表达式3、应用性方式课程表三、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诠释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学校课程以综合型和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以选修课地形式开发2、构架均衡的科目结构语文由24%降至20—22%,数学由16%降至13-15%,时间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外语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