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08-11学生手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齐小兵邮箱:jxqiming@126.com电话:13257004302本课程目标“社会学概论”是一门针对大一同学所设计的社会学入门课,将系统地介绍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重要概念。这门课将特别着重从学生的个人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社会学的观点以了解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并习得观察与了解社会的方法。本门课程特别强调“本土化”,期能藉由阅读与讨论中国本土的社会现象,来学习社会学并解读中国的社会万象。最后是强调讨论,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籍,也不可能经历全部的经验,所以通过课堂讨论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看法与意见。参考书孙立平主编《社会学导论》(修订第三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美)理查德·谢弗著,刘鹤群、房智慧译《社会学与生活》(插图第9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评分方式分组讨论:40%;期末考试:60%。不定时点名,三次不到者,再见。第一章社会运行概述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的观点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是什么一、社会学的定义1、从宏观的角度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科学。——北大《社会学教程》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学是专门研究社会的一门经验科学。此处的“社会”是指狭义的“社会”,即由于人与人之间持续的相互行动的积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2.从微观的角度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互动和组织。——特纳《社会学:概念与应用》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互动的社会科学。——蔡文辉《社会学概要》社会学是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3.其他角度剩余说: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时其他社会科学部研究的“剩余领域”。或者说,社会学是研究其他学科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领域。学群说: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这表现在社会学各个分支学科的活跃性。未定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到现在还没有确定。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并不是一个“防水舱”,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产生变化。例如经济学与人类学。4.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侧重社会及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等。侧重个人及其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社会网络、社会组织、社会化等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的科学。——风笑天《社会学导论》社会学是就是有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社会关系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是如何建构和变迁的。——谢弗《社会学与生活》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波普诺《社会学》5.社会运行的三种类型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1949-1956年,初步良性。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括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1956-1959年,1962-1966年,1978年—,中性运行。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1959-1962年,1966-1978年,恶性运行。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与毛泽东谈话:“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如何走出这周期率?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由中性运行向良性运行发展的必由之路。二、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科学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另一类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六大基础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六大学科。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把社会学看作是“社会物理学”,是“科学的皇后”。物理学研究自然现象的结构与规律,社会学研究社会的结构与规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社会是否具有普遍的规律仍然是个问题。2.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严格来说,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属于具体的社会科学。从本质来说,历史唯物是一门哲学,而社会学则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学则研究具体的社会现象、社会过程、社会制度与社会问题。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社会学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指导社会学的研究。马克思的阶级论是社会冲突理论的来源,而当今社会学界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关于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讨论基本上一致。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差别:革命与改良。两者不可相互替代。2.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分析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科学,它注重分析货品的生产、分配、销售、价格以及利润成本的关系。社会学研究人与社会的互动,非常重视对经济现象的研究,但是突破了经济学的视野。本质差别:“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如何理解见义勇为。房价过高的问题。3.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政府及权利的分配等问题。而社会学则更感兴趣于政治行为问题,例如人们参加政治运动的理由,政治机构、组织与其他社会机构组织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政治学与社会学在方法、研究主题、概念上越来越密切,甚至越来越难以找出两者的确切分野。群体性事件基层民主4.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学考察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含义。社会学则面向现在和将来,从横向说明现实社会。历史分析已经从过去的研究具体的人与地点变成了探索更为广泛的一定时期的社会趋势。反过来,社会学家从历史的考察中获得了很多东西。例如,社会学家用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工业化的社会后果与今日非洲、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趋势相比较,就是得自历史的研究。5.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主要考察人的心理过程和现象,如感情、动机、记忆和智力等。它集中于个人的研究。而社会学感兴趣的是个人的人格、行为如何受到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它集中于社会群体而非个人经历。比如,自杀者有可能留下一个绝命的字条,描述了他或她自杀的原因——或许他或她想“报复”父母,或者无法调整深深的负罪感。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还想知道这个人的人格气质如何——该人有过精神病、极度沮丧、奇耻大辱吗?“Depression,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这一年来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张国荣6.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关系人类学是研究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的。体制人类学集中于研究人类的生理进化和今日世界各民族的体制差异。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现代化以前的社会的文化和发展。而社会学主要关注现代文明。社会学借用了很多文化人类学的概念与方法,在很多院校,人类学与社会学是合为一系的。人类学面临着其固有的局限性,可供研究的前工业社会已经很少。费孝通《江村经济》的贡献第二节社会学的观点一、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对群体的强调归根到底还是强调个人,因为通过理解社会,我们对自己也有了更充分的理解。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指某种认识到个人经历与更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心智品质。米尔斯: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这两者,就不能了解其中之一。一般人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世界历史进程这两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联。他们往往不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关联我们才成为这样的人,也正是有了这种关联,历史才被创造成目前这样的历史。一般人不具有一种基本的心智素质以掌握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掌握事件和历史的相互作用以及自我和世界的相互作用。C·赖特·米尔斯,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1916年8月28日,卒于1962年3月20日。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师从H.格斯和H.贝克尔,1941年获博士学位。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逝世。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年)、《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年)、《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年)、《权力精英》(1956年)和《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年)等。构成社会学想象力的要素以局外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社会,对习以为常的社会活动进行反思。外国人如何看中国?区分“局部环境中的个人困扰”与“社会结构中的公众问题”。例如:我们如何看待结婚彩礼问题?毕业即失业问题?关于自杀的社会学思考在社会学家的眼里,自杀更多地被看成是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而较少的是个人行为。社会学家并不想知道某一人为什么自杀,而是想知道为什么在某一社会环境中,自杀率比其他地方更高或更低。试图找出如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农村自杀率比城市自杀率低,或为什么意大利人比奥地利人更少自杀?农村和意大利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共同特点是如何与自杀相联系的?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并不能全面解释自杀,也不能预测个案中的自杀。但是,它却能提供丰富的信息,不仅是关于自杀的,而且有关人类社会组织的根本性质。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1858-1917)又名涂尔干,也有人译为杜尔克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著作:《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自杀率自杀率是以每10万人或100万人口的自杀人数定义的。涂尔干对欧洲11个主要国家1866至1878年的每百万人中的自杀率进行了比较,发现:第一,每一个国家的自杀率在短期内变化很小;第二,不同国家之间的自杀率差异很大,而这些国家之间的死亡率基本上无差异;第三,在三个时期内,各国的自杀率均上升了,但每个国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反驳心理学解释运用了共变法,检验了不同阶层居民中自杀率的变化情况并力图证明心理病理状态和自杀率无关。按照逻辑,若自杀率确实与心理病理状态有关,则精神病比率高的阶层,其自杀率也高。但是,他细察了许多不同国家后发现,以宗教区分的话,犹太教徒中精神病比率最高,但自杀率却远比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低。自杀率是否与特异心理状态有成反比的关系呢?为此,他又比较了不同国家间精神病犯与自杀率的排行关系,相似数量的精神病犯或精神失常或酗酒者的各不同国家,其各个不同的自杀率的对应关系,发现相关很不规则。因此他推论:自杀率与特异的精神与心理状态无关。社会学解释宗教因素:统计表明,不同的宗教信仰导致不同的自杀率,新教徒自杀率大于天主教徒,而犹太教徒最低。为了解释这种结果,他详细分析了新教与天主教在教义和仪式等方面的差别,最后他找到了“整合度”这个变量,认为“自杀率与个人所参加社会集团的整合度成反比”。他的“整合度”(即社会团体的团结程度、和谐程度等)这一概念揭示了上述现象。如新教徒自杀率高于天主教徒的问题,是因为与天主教徒相比,新教徒强调个

1 / 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