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强教育心理学教材参考答案完2012年3月12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北京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新教材课后参考答案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B、4.C、5.D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学与教所涉及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4)评定与测量(5)个别差异(6)课堂管理(7)教师心理2.请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答: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第2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A、2.D、3.B、4.B、5.D6.B7.C二、填空题:1.成熟;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2.成熟和学习;3.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4.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5.掌握型、理解型、人际型、自我表达型三、简答题1.什么是关键期?答: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关键期”促进儿童认知发展。2.最邻近发展区?最邻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是: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者不仅要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还要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积极开发儿童的潜能。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方面揭示了认知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a)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可以用图式来说明,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同化和顺应是图式发生变化的两个过程。b)皮亚杰还指出儿童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感知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答: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与周边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部分。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三个阶段。5.认知方式的差异有哪些?答: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一般认为认知方式差异有以下4种: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威特金)场依存型是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较多或完全依赖该问题空间中的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场独立型是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根据自身内部的参照来搜索信息,作出判断,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2.冲动型与沉思型(杰罗姆·凯根)冲动型是指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时,倾向于用自己想到的第一个答案来回答问题。沉思型是指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时,倾向于深思熟虑,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权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经常只注意问题的某一方面,缩小解答范围,局限在特定领域内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答案。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体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这种搜寻可能是广泛的、松散的,不只局限于信息储存的某一方面,最终产生多种答案。4.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斯腾博格、心理自我管理理论)立法型的学生喜欢创造、制订计划和方案,并喜欢以自己的方式来做事;执法型的学生喜欢执行计划,遵守规范,以及从既有答案中做出选择;司法型的学生喜欢评价规则、程序或结果。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中尽量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活动,面向所有学习风格的学生进行教学。6.多元智能理论答: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以下8种:1.语言智能: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2.数理逻辑智能: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3.空间智能:准确感知视觉空间的才能。4.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5.音乐智能: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6.人际交往智能: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和与人交往能力。7.内省智能:认识自己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8.自然观察者智能: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识和分类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各种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37.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论述题)。(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研究停留在了无特殊训练情况下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而忽略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来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利用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教学对学生认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者不仅要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还要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积极开发儿童的潜能。第3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B2.D3.C4.B5.B二、填空题:1.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2.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3.顿悟4.获得、转化和评价三、简答题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和有逻辑基础的。实质性的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是在理解之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和在教学中的应用答: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2)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3)学习者必须主动的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在教学中的应用(1)要遵循“渐进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2)要合理的使用“先行组织者”3.简述“先行组织者”策略答: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程度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设计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是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利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使新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并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效率。四、论述题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答:第一、学习观。(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4(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第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提倡发现学习(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第三、教育意义。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基本结构,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强调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行自觉探索、学习。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应用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为:(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2)学习观: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3)学生观: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教学上的应用:(1)支架式教学:认为可以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首先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学方法。脚手架(概念框架)主要由教师或学习同伴提供,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学生独立活动,直到最后完全撤去脚手架。(2)(抛锚式)情境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情境教学。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情境教学又被称为“抛锚式情境教学”。(3)探究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4)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第4章: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B2、B3、B4、D5、B二、填空题1.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尊重和自我实现、缺失需要、生长需要3.强化功能4.可控性归因5.行为心理学6.主观判断7.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8.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9.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三、简答题1.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动机的分类答:1)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52)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因自己对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个人为了保持他人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2.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答: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过高或过低的动机水平对于顺利完成任务都是不利的。应该根据任务难度设定恰当的动机水平。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当学习任务较为简单时学习动机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答: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马斯洛排列这些需要的原则是:(1)人类必须先得到基本需要的满足,然后才会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2)人类的需要与个体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一个人出生时,最主要是满足生理需要,然后才逐步考虑到安全、爱情、尊重,最后才追求自我实现。(3)人类需要的高低层次与个体的生存有关。基本需要为生存所必需;在维持个体生存意义上,较高层次的需要没有基本需要重要。(4)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之外,还要使人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追求自我实现。4.简述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答: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和情绪与生理状态。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答:学习动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