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典建筑史》课程论文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2-印度建筑史的发展分期及其特点内容摘要:本论文主要将印度历史上建筑发展分为印度河流域早期建筑文明时期、古印度建筑时期、印度中世纪时期、近现代时期四个发展阶段,并依次总结论述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期特点。关键词:印度建筑建筑史佛教建筑石窟窣堵波神庙希诃罗维摩那邦加罗随着印度历史的发展,印度建筑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印度河流域早期建筑文明时期(公元前1500年以前)、古印度建筑时期(吠陀时代至公元750年)、印度中世纪时期(公元750年至公元1757年)和近现代时期(公元1757年至今)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印度河流域早期建筑文明时期印度早期建筑文明集中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已经出现了发达的城市文明,其中的突出代表为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以摩亨佐•达罗城为例,其居住区以街坊单元构成,并根据居民的社会等级在单元内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这种独立式街坊单元的不断延伸形成很大范围的城市,城市的卫城为建在人工高台上、有巨大城墙的城堡形式。针对当时所面临的问题,印度早期建筑文明时期的城市规划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先进性。这个时期的建筑以木构为主,大城市都经过严密规划,呈方格网状平面布局,城市表现出一种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当时已经具有严格的城市结构和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但是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或者世俗纪念性建筑,以及对个体建筑风格和观念多样性的探索。第二阶段:古印度建筑时期公元前6世纪,佛教和耆那教诞生。公元前325年,孔雀王朝建立。到了阿育王时代,佛教真正进入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佛教建筑也得以繁荣。当时的佛教建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佛塔,叫做窣堵波[stupa],一类是石窟建筑。窣堵波是印度早期佛塔形式,始建于阿育王时代的窣堵波桑奇大塔是当时印-3-度最宏伟的佛教建筑。此外,安达罗王朝于约公元前2世纪在德干高原西部阿默拉沃蒂建了印度最大的塔。佛教石窟建筑也源于阿育王时代,主要包括支提堂[chaitya-hall]与毗诃罗[vihara],支提堂是神圣的崇拜场所,毗诃罗则是僧人的居住修行场所。位于今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巴贾和加尔利两地的大型佛教石窟群是印度佛教早期石窟建筑的代表。当时的石窟建筑遵循印度古老的建筑传统,虽由石头山体开凿而成,但其原型却是木结构建筑。古印度建筑时期经历了三次建筑高潮。第一次是阿育王将佛教作为国教弘扬并兴建佛教建筑的时代;第二次是贵霜王朝时期,印度本土艺术与希腊、罗马艺术融合形成犍陀罗风格;第三次是笈多王朝时期,古印度达到建筑与艺术的黄金阶段,其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阿旃陀石窟群中。古印度建筑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佛教建筑方面,无论是窣堵波、支提堂还是毗诃罗,都反映了印度草木结构的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窣堵波最初是为保存佛陀的圣骨与遗物而建,是佛教信徒的崇拜对象,后来窣堵波的尺寸变大、塔座变高,向着直立塔的造型发展,形成具有纪念性效果的宏大建筑,成为举行盛大宗教仪式的场所。支提堂和毗诃罗也从早期简陋僻远的静修僧房发展成为融合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于一体的大型石窟群。此外,在笈多王朝时期,受希腊神庙的影响,北印度及德干高原地区出现了柱廊式神庙形式,后来形成了独具印度特色的神庙形制,即在柱廊大殿(曼达波)及圣所之上建起高高的塔楼(希诃罗),为后来中世纪的印度教神庙建筑打下了基础。第三阶段:印度中世纪时期印度中世纪时期的宗教建筑以印度教神庙为主。最早的神庙有石窟神庙和石砌神庙两种类型,他们的发端与佛教建筑传统有密切联系。从早期佛教支提窟所开创的凿岩式寺庙传统,发展到公元8至9世纪的印度教凯拉撒纳塔神庙,印度石窟艺术在早期中世纪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印度教神庙建筑有由遮娄其人建立的位于巴达米北部的马莱吉蒂•湿婆拉雅神庙、由拉什特拉库塔人于公元8世纪建于埃洛拉的印度教凯拉撒纳塔神庙等。马莱吉蒂•湿婆拉雅神庙是德干建筑的典范,展示了南北印度风格的结合;凯拉撒纳塔神庙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岩凿石窟群,展示了高度发达的岩凿技术。-4-由于开凿石窟太劳民伤财,所以进入中世纪以后,石砌神庙取代了石窟神庙大规模发展起来,成为印度教建筑的主流。根据不同地域的塔楼造型风格的不同,可以将该时期的石砌印度教神庙分为两大风格流派,一派是南方的达罗毗荼式的风格,称为“维摩那式”(“维摩那”指印度南方建有角锥形或多边形屋顶的神庙样式);另一类是北方的印度-雅利安式的风格,称为“希诃罗式”(“希诃罗”指印度教神庙屋顶上带有曲线造型的高塔)。北方的希诃罗神庙的代表有建于公元750年的持斧罗摩主神庙,代表了早期希诃罗神庙较为简单的样式;200年后建立的穆克台希瓦拉神庙,属于奥里萨式建筑中期阶段;建于那罗希摩提婆一世在位时期的苏利耶神庙(太阳神庙),是印度中世纪奥里萨风格的杰作;位于克久拉霍的神庙群,代表着希诃罗神庙发展的顶峰。海岸神庙是南方的维摩那神庙的早期代表,它标志着维摩那式神庙的成熟;而维摩那神庙最杰出的代表是坦焦尔罗者罗者希瓦拉神庙,其塔身有13层,且方形椎体造型较为完整。伊斯兰入侵后,印度并未停止印度教神庙建筑的兴建,尤其在南方,大型维摩那式神庙一直延续到17世纪。除宗教建筑物,中世纪印度另一个重要的杰出建筑是被称为“印度的珍珠”的泰姬-玛哈尔[TajMahal](泰姬陵)。莫卧儿王朝国王沙杰罕动用了印度和其他伊斯兰国家的优秀建筑师和工匠兴建的泰姬陵堪称整个伊斯兰世界建筑经验的结晶。泰姬陵建筑群总体布局完美,其布局单纯,构图稳重而舒展,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位于中轴线的末端,熟练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建筑群创造了陵墓本身肃静而又明朗的形象,使陵墓于肃穆的纪念性之外,又具有开朗亲切的性格。第四阶段:近现代时期15世纪末,葡萄牙占领印度,将欧洲文化思想引入印度,在印度建造了很多教堂和修道院。公元1757年起,英国对印度进行一系列侵略战争,印度最终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巩固在印度的地位,英国在印度建立堡垒、筑起坚固的防御墙,其中以马德拉斯的圣乔治堡和加尔各答的威廉堡最为突出。英国还在印度建立了许多兵站、教堂建筑和政府机构。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入侵,印度与西方建筑文化逐步混血,与英国有渊源的殖民地式建筑“邦加罗”[bungalow]就是其中的代表。后来,随着英国殖民的深-5-入,英国在印度建造的建筑越来越清晰地表现欧洲建筑风格。20世纪初,英国建筑师在建设中开始有意识考虑印度特殊的地理条件,他们的建筑作品开始反映印度人的习俗、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复苏的精神。新德里的圣马丁加里森教堂、德里的圣斯蒂芬学院等建筑即是印度人的生活方式融入建筑中的例证,可谓印度现代建筑的先行者。印度独立前,外国现代建筑师在印度的工作以及印度建筑史对现代建筑的认识,为独立后的现代建筑发展做足了准备。独立后的印度在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如何对待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两大问题。从独立初期印度建筑乐观的现代化到后来受外来的新启示影响进行建设,印度在现代建设发展初期阶段带些盲目性;现在人们已经明确认识到,现代建筑应该满足处于不同地区、气候、资源条件中的人们的不同需要,印度现在已经不存在一种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建筑风格或形式。参考文献:[1]马里奥•布萨利,《东方建筑》(世界建筑史丛书)[2]陈平,《外国建筑史:从远古至19世纪》[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4]钱正坤,《世界建筑风格史》[5]萧默,《世界建筑艺术》[6]崔连仲,《古代印度》[7]邹德侬,《印度现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