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刺法灸法:研究各种以防治疾病为目的的刺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以及其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黄帝内经:1、重视针刺与治神的关系。2、补充和完善经络系统的理论及其重要地位。3、创立了特定穴及全腧穴与五行的关系。难经:1、八会穴2、强调双手配合行针针经指南:重视理论,强调临床疗效,突出手法操作提出十四字针刺手法金针赋:提出针刺十四法,飞经走气,总结归纳了治病八法,促进补泻手法的规范化、标准化针灸甲乙经: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大成:杨继洲总结了明代从前的针灸精华。毫针分为:针尾、针柄、针根、针身、针尖体位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侧伏坐位、俯伏坐位刺手:持针的手称为“刺手”。押手:辅助针刺或按压针刺部位的手称为“押手”。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用于短针进针。2、夹持进针法,适用于长针进针。3、舒张进针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进针。4、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得气:又称“气至”,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方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现代也称获得“针感”。得气方法:1、候气法。2、催气,守气法(循,弹,刮,摇,弩,搓,飞,震颤)。3、行气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另1、浅层行气2、用于使经气向周围扩散的行气。3、深层行气。4、刺激强度较大的行气。针刺补泻手法1、提插:重按轻提为补,轻按重提为泻。2、捻转:拇指向前为补,向后为泻。其他补泻手法1、疾徐:徐进疾退为补,疾进徐退为泻。2、呼吸:顺着呼吸为泻,逆为补。3、并圔:缓慢出针,快速按压针孔并按揉为补;快速出针,出针时摇大针孔,不按压为泻。4、迎随补泻:顺经为补,逆经为泻。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施行均匀,平和的行针动作即为平补平泻手法。针刺行补:即针刺治疗中的补法与泻法。复式补泻手法1、烧山火法:是一种热补法,由多种单式补法组成,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随其呼气刺入天部,得气后重插轻提重复九次,再刺入人部,重插轻提重复九次,最后刺入地部,重插轻提重复九次,留针十五到二十分钟,待针下松弛时,病人吸气,将针快速拔出。2、透天凉法:是一种凉泻法,由多种单式泄法组成,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随其吸气刺入地部,得气后轻插重提重复六次,再提至人部,轻插重提重复六次,最后提至天部,轻插重提重复六次,出现凉感停止手法,随病人呼气将针缓缓拔出。五刺1、半刺:浅刺,疾出,以取皮毛,肺(主皮毛)疏散皮肤表浅部位的邪气。2、豹纹刺:是一种以穴位为中心,在穴位周围进行散刺使其出血的刺法。3、关刺:在关节部位肌腱上进行针刺。4、合谷刺:在肌肉丰厚处,进针至肌层处后,退至浅层依次向两旁斜刺。5、输刺:直进针、直出针、深刺至骨的刺法。九刺1、远道刺: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2、经刺:刺大经之结络经分。3、分刺4、大泄刺5、毛刺6、络刺:是浅刺体表淤血的细小络脉使其出血的手法。7、巨刺8、焠刺9、输刺十二刺1、偶刺2、报刺:一针多穴3、恢刺4、齐刺:正中先刺一针,并与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5、扬刺:正中先刺一针,然后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刺的部位较分散,故名扬针。6、直针刺7、输刺8、短刺9、浮刺10、阴刺11、傍针刺:先直刺一针,再在近傍斜向力刺一针。(这种刺法多应用在压痛比较明显,痛处固定,日久不愈之痹症)12、赞刺:直入直出,刺入浅而出针快,是连续分散浅刺出血的刺法。输刺三种刺法间的区别五刺:直入直出,深刺至骨。九刺:针刺本经输穴和背输穴的作用。十二刺:垂直刺入腧穴的较深部位,留针候气,待针感出现后,缓缓将针退出。五刺:五脏刺,对应五脏的十种刺法。九刺:九类不同性质的疾变,应用九中不同的刺法。十二刺:自十二节要对应十二经疾症,又称“十二节刺”1、《难经》2、《黄帝内经》3、《针经指南》4、《金针赋》5、针灸大成》1、温和灸2、雀啄灸3、回旋灸灸法作用:1、温通经络,祛散寒邪2、补虚培本,回阳固脱3、行气活血,消肿散结4、预防保健,益寿延年拔罐作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拔毒吸脓、祛腐生新、温阳益气、扶正固本灸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施灸禁忌与注意事项1、空腹,过饱,过饥,极度疲劳时或极度衰竭者不宜施灸,热象明显者禁灸,颜面部,心区,体表大血管部和关节肌腱不可用瘢痕灸,妇女妊娠期,腰骶部和小腹部禁用瘢痕灸,其他灸法也不宜灸量过重。对昏迷肢体麻木不仁及感觉迟钝的病人,勿灸过量,以避免烧伤。特定穴:五输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合称“五腧”。经脉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金)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相火)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火)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三阳足阳明胃经(土)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木)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水)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手三阴经肺经太渊心经神门心包经大陵手三阳经大肠经合谷小肠经腕骨三焦经阳池足三阴经脾经太白肾经太溪肝经太冲足三阳经胃经冲阳膀胱经京骨胆经丘墟络穴络脉在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它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络穴名称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有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手三阴经肺经列缺心经通里心包经内关手三阳经大肠经偏历小肠经支正三焦经外关足三阴经脾经公孙肾经大钟肝经蠡沟足三阳经胃经丰隆膀胱经飞扬胆经光明任、督、脾大络任脉鸠尾督脉长强脾大络大包郄穴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阴经郄穴阳经郄穴手太阴肺经孔最手阳明大肠经温溜手厥阴心包经郄门手少阳三焦经会宗手少阴心经阴郄手太阳小肠经养老足太阴脾经地机足阳明胃经梁丘足厥阴肝经中都足少阳胆经外丘足少阴肾经水泉足太阳膀胱经金门阴维脉筑宾阳维脉阳交阴蹻脉交信阳蹻脉跗阳背俞穴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六脏背俞六腑背俞肺肺俞大肠大肠俞肾肾俞膀胱膀胱俞肝肝俞胆胆俞心心俞小肠小肠俞脾脾俞胃胃俞心包厥阴俞三焦三焦俞募穴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十二募穴。脏腑募穴募穴脏腑肺中府膻中心包肝期门巨阙心胆日月中脘胃脾章门石门三焦肾京门关元小肠大肠天枢中极膀胱八会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腑会太仓(中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膻中)也”。脏会章门脾经募穴腑会中脘任脉气会膻中任脉血会膈俞膀胱经穴筋会阳陵泉胆经合穴脉会太渊肺经输穴骨会大杼膀胱经穴髓会绝骨(悬钟)胆经穴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八脉交会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得于山人宋子华之手,乃“少室隐者”之所传。因窦氏善用此法而声誉倍增,故又称“窦氏八会”。经属八穴通八脉会合部位足太阴公孙冲脉胃、心、胸手厥阴内关阴维手少阳外关阳维目外眦、颊、颈、耳后、肩足少阳足临泣带脉手太阳后溪督脉目内眦、项、耳、肩胛足太阳申脉阳跷手太阴列缺任脉胸、肺、膈、喉咙足少阴照海阴跷下合穴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它是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府”的理论而提出来的。即指“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手三阳手太阳小肠下巨虚阳明大肠上巨虚少阳三焦委阳足三阳太阳膀胱委中阳明胃足三里少阳胆阳陵泉交会穴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其中主要的一经即腧穴所归属的一经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他经。交会穴的记载,始见于《针灸甲乙经》。交会穴的分布多在头面、躯干部位。交会穴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这样既可以治任脉的疾患,又可治足三阴经的疾患;大椎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相交会,它既可治督脉的疾患,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相交会,它不但能治脾经病,也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这就是交会穴的特点。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