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伊斯坦布尔的建设伊斯坦布尔位于如今土耳其的西北角,其地理位置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其地跨欧亚两洲,,还在于其被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环绕。身处欧亚桥梁之地的伊斯坦布尔,东临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北部与黑海接壤,西部同保加利亚、希腊毗连,南部民安林地中海与爱琴海。正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古往今来,伊斯坦布尔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在中世纪的欧洲,伊斯坦布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公元前7世纪中叶,来自希腊迈加拉成和爱琴海城市米勒托斯的移民在其首领Byzas的带领下,在位于现今黄金角湾边名叫“皇宫岬”的地方,依山修筑了卫城,取名为拜占庭(Byzantium);公元前561年,随着波斯人向外大肆扩张,拜占庭成为波斯西部统治地区的核心;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占领了该城,将拜占庭定为其东都,拜占庭由此得到大规模的修建,如跑马场等。后来,在一场战争中,拜占庭支持的一方战败,公元196年,战争的胜利者——塞维鲁(SeptimiusSeverus)将拜占庭的城墙夷为平地,后来他决定重建的时候,将拜占庭重新命名为“奥古斯塔·安东尼娜”(AugustaAntonina);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来到此城,将其重新修建,于公元330年举行典礼,此后拜占庭被改名为“新罗马”,但后来人们习惯称他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在此时期内,城市的建设多以复古思潮为主,建筑风格多以希腊风格为主,现今已成为残垣断壁的古城墙和圣索菲亚大教堂即在此时期修建;后来1204年,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沦陷,被严重破坏,1261年重建,但已难复往日风采;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都城,此后1520-1566年,伊斯坦布尔得到大规模重建,修复了以前的许多古建筑,同时也修建了大批新的建筑。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的新城——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其面积超过拜占庭古城的几十倍,也远远超过了老罗马城的面积,在城市中,原来的拜占庭旧城原址的小山丘上修建了帝国的大皇宫,拜占庭古城的旧城墙被改建成为高大的皇城城墙,城门的塔楼正对着巨大而宽广的大道。达到的南侧,是仿照罗马城竞技场修建的巨大赛场,比罗马城最大的竞技场还要长,整个赛车道可容纳8辆马车同时并排奔跑。赛场内均匀的分布着许多立柱和方尖碑,中央则是从埃及运来的古埃及方尖碑,立柱上装饰有各种雕像。看台由花岗岩分区建造,可容纳数万人,外墙由四层拱形门廊构成,上面饰有精美的大理石雕刻图案。沿着柱廊拱卫的麦西大道向西,是圆形的君士坦丁广场,广场周围是公众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第一大中心的大片公共建筑群,其中最为宏伟的是罗马帝国议会和元老院。广场中心耸立着数十米高的巨型花岗岩圆柱,圆柱的基座是白色大理石,顶端时阿波罗铜像。广场西侧是呈方形的赛奥多西广场。向西南延伸的麦西大道,是大理石柱廊大道。西侧有市政厅、将军府、帝国国库、帝国图书馆和贵族住宅区。在君士坦丁堡的最西侧,修建了一条约有3000米长的,称之为君士坦丁的城墙,是整个城市的第一道城防。不过自此之后,经过公元465年的一场大火灾以及公元532年的“尼卡起义”,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建筑被毁坏殆尽,到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重修君士坦丁堡被提上日程。重新修建的君士坦丁堡坐落在7座小山丘上,城内的大道以地形地势贯通全城,呈扇形向西展开。此时期的建筑代表的杰作便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公元532年查士丁尼一世重建,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拜占庭遗迹中的典型代表。在尼卡起义中烧毁的旧教堂遗址上重新修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占地宽阔,包括一个大的中殿,两个小的侧殿,一个前殿和一个后殿,整个建筑均由白色大理石砌成。中殿大厅拱顶高50多米,两侧各有一个较小的拱顶,大拱顶由四根巨型石柱支撑,是世界有名的五大拱顶之一。教堂的布局属于以穹窿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窿突出,教堂穹顶以空心陶罐为材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顶部的重量,而且半球形的天棚有效地将重量均衡的分配给了下层的小穹顶。在上下穹顶之间排列的天窗不仅进一步减轻了下层的压力,而且还巧妙地解决了室内的采光问题。教堂中心大厅两侧有多层柱廊,是古希腊建筑技术和罗马帝国拱顶建筑及支撑墙技术结合的产物,大理石柱廊使得整个教堂充满了浓厚而又庄重的气氛,扩大了大厅的面积,是中央穹顶看上去更显高大,同时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教堂的内部,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地板、墙壁、来自市五颜六色的大理石,柱头、拱门、飞檐等处以雕花装饰,圆顶边缘的几十具吊灯,以及其他富丽的装饰,这一切都使得圣索菲亚大教堂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令人回味无穷。历经千年的沧桑,圣索菲亚大教堂风采依旧,教堂内部,拜占庭文化的典范——马赛克镶嵌画,以及其他艺术装饰品都保存完好。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后,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在其四周修建了四座宣礼塔,着便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圣索菲亚大教堂不仅反映了当时拜占庭帝国的建筑水平,而且对周边地区的建筑风格造成重大的影响。现如今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对面的另一举世闻名的建筑——素丹阿哈迈德清真寺,该寺以其波状形的梯级结构的组合圆顶而令世人赞叹不已。公元1609年,奥斯曼帝国素丹阿哈迈德一世命人修建此寺,前后花费大约七年时间,于1616年建成,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拥有六座传音塔的清真寺。建筑的主体中间是一个大圆屋顶,周长约为24米,高约43米,由四根柱子承托,四周是四个直径为其1/4的小圆屋顶和六座宣礼塔。该清真寺由260扇窗户,使得斯内德光线非常具有美感,当然,更令人赞叹的是寺内墙壁上镶嵌的堂皇夺目的蓝色花纹高档伊兹尼瓷砖,共计两万多块,其特点是,先整体画好图案,再分散烧制,然后镶成整体的图案,因为这些蓝色的艺术品瓷砖,处在寺内,感觉有蓝色的光芒,因此,该清真寺便具有了另一个响亮的名字——蓝色清真寺。蓝色清真寺的艺术风格是奥斯曼帝国建筑艺术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也体现出了奥斯曼帝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渊源和联系。此外,1465年开始动工修建,分阶段建成的托普卡帕宫也是伊斯坦布尔城市中接触的建筑艺术的经典作品。托普卡帕宫地处博斯普鲁斯海峡南部入口处、外黄金角港湾南岸的“皇宫岬”山顶,在此可以服饰博斯普鲁斯海峡、黄金角港湾、马尔马拉海,居高临下,气象非凡。托普卡帕宫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东连海峡,西与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为邻,占地约70万平方米,四周有宫墙。皇城内建筑林立,由医院、军械库、造币厂、议政堂、兵营、后宫等,从建成到此后约400年间,共有25位奥斯曼帝国素丹居住于此。出了托普卡帕宫的正门外,比较有名的是第二道被人们称之为吉祥之门的门。托普卡帕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在奥斯曼帝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是其他宫殿(如道尔马巴赫切宫殿)所不能相比拟的。出了以上典型的建筑杰作之外,伊斯坦布尔在各个时期内修建有大量的喷泉,这些喷泉大多以其位置和基本功能而命名,如“分离”“祈祷”“恩赐”“墙”“广场”等;此外,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伊斯坦布尔建有许多浴池,尤其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建有许多华丽的浴池,在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后,以罗马帝国的传统形式在新都伊斯坦布尔修建了大量的浴池,不过如今仍在经营的却为数不多了。作为三朝孤独的伊斯坦布尔,融合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风格魅力,承载者不同时期的文化气息,屹立于如今的世界舞台之上,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基蕴是无法取代的,也正是这种独特让其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