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备课中对教材的处理与整合二期课改对教材处理与整合的要求教师在处理与整合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原因探究宏观把握二期课改初中教材的主要特色微观比较一、二期课改初中教材的变化教材处理和整合的关键是把握核心主旨落实核心主旨的主要方法二期课改对教材处理与整合的要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教材和各种教辅读物所介绍的“历史”是后人对它的认识,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这一基本的史学立场和观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与认知水平,重新处理教材和补充适当的内容。二期课改对教材处理与整合的要求1)历史教材是认识历史的资源之一,而非唯一资源。2)新教材精选教学内容,体现进步史观,致力学生发展,是重要教学资源。3)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活用教材。4)教师处理和整合教材的原则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当前在处理与整合教材中存在的问题1.完全依据教材【案例: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有教师在讲解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中的《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时,完全依据教材讲述三大发明的进步过程,而对于为什么三大发明能在宋元时期取得巨大进步和传播开去的历史原因缺乏思考,对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如何也没有关注【案例:唐代的诗与画】有教师在讲解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中的《唐代的诗与画》一课时,完全依据教材讲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及艺术特点,而对于艺术植根于社会,以及如何体现以诗、画证史方面的探索则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这样的课在体现历史学科特色方面是不足的。2.按照传统思路【案例:统一的隋唐时代】如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中的《统一的隋唐时代》一课,教材由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和贞观之治三个目组成,有的教师并不关心编者为什么这么选择,并认为这样的编排显得散乱,还不如按照老教材的内容顺序来讲。于是,有的教师就将本课分成隋朝和唐朝两个环节来讲,分别讲了两个朝代的建立、制度和灭亡。这样的教学教师自认为理清了线索,但感觉时间却非常紧张,显然,要在一节课里面将两个朝代的历史讲清楚是不现实的。我想,对于这样的教师,一定要多想想教材变了什么,为什么要变,然后再着手备课。事实上,对于本课的理解,教师如果多研究一下课题就清楚了,本课的课题是“统一的隋唐时代”,显然,这里重点要突出的是隋唐时期的一大政治特征——统一。再看三个目,就清楚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和贞观之治分别从改革人才选拔方式、改革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制度和统治者本人的统治才能三个角度谈其对维护隋唐统一的重要性。如果看清了课题与目之间这样的关系,相信课的设计就会有所侧重,突出重点,也会使学生在理解历史的同时对现实产生借鉴。3.照搬他人设计1)即便他人的设计非常完美,堪称经典,但我们拿回来照样实施,教师变了,学生变了,教学目标又怎能一样,更谈不上教学效果了。所以,如若不依据学生情况和教师自身特点作出改变,再好的设计也是不适用的。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堪称完美的设计恐怕是很难得的,如果他人的设计中存在着缺陷,不知情者再拿来实施,岂不会误人子弟。所以,借鉴他人的设计,也应是有所取舍的。3)如果我们一味照搬他人的设计,那么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如何发挥,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进步?4.创新过度(1)抛开教材【案例:商周文化的瑰宝】有教师在上完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轫》中的《商周文化的瑰宝》一课中的甲骨文一目之后作了如下设计:师:在甲骨文中我们发现了汉字的影子,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世界古文字中,除了甲骨文,还有哪些?生:……师:这些文字早已消失,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如今使用的是字母文字,完全没有他们祖先创造的古文字的影子,而唯独中国的汉字存活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就此问题做一个讨论。事实上,这些问题对于刚刚接触历史的学生来讲是缺乏知识铺垫的。第一个问题的内容要到一年后学生才能学到,第二个问题对学生来讲更是难上加难,只学了一个甲骨文的发现又如何去回答其他文字消失、中国文字存活的原因?显然,这个环节的设计已离教材太远,离学生太远,是抛开教材的表现。(2)脱离史实任意发挥【案例:西晋灭亡】有教师在教授“西晋灭亡”一课时,讲述了羯族首领鄙视西晋逃亡大臣王衍的故事,然后创设情境并提问: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就站着手执武器血债累累的侵略者,叫嚣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家会怎么办。我话音未落,一个男同学惊呼的声音就穿破了沉寂的空气,“我投降,我投降,只要别杀我,只要有钞票和美女!”随即附和声四起。“叛徒,汉奸!”突然更多不同的声音又高呼起来,“我们和他们拼到底!”教室里变成激烈争执的混乱局面。这里,教师完全脱离了史实,创设了一个无关历史却有关道德的假设,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3)片面追求形式【案例: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下面是某教师执教七年级第二学期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中“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内容时的情景:由一位同学上台当新闻播报,报出每一个会议参加者的名字:毛泽东、董必武、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相关同学(教师事先指定)则将事先打印好的“一大”与会者的姓名贴到黑板上,其余同学则按教师的预设为每位一大代表鼓掌。这显然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教学实施方式,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究竟习得了多少历史知识、对历史人物有了多少了解、内心有多少感悟、对党的诞生会产生怎样的情感等等,都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并不是每位一大代表都值得我们为他鼓掌,他们中有的后来脱离了革命队伍,有的走到了革命的对立面,有的甚至还当上了汉奸……因此,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之前一定要谨慎考虑:这样的活动是否科学,又具有多少实效性,是否能真正产生属于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4)资源开发不当【案例:秦朝短暂而亡的原因】有教师在指导学生讨论秦朝短暂而亡的原因时作了如下设计:师:由于统治者的一己私欲,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最终天怒人怨,大家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吗?生:……师:最终孟姜女投海自尽,随丈夫而去!长城也为之动容,不满统治者的暴政!在这种暴政的统治下,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命权都很难保证,何谈安居乐业?!最终官逼民反!首先揭竿而起的是谁?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用孟姜女的故事作为证据来证明秦王的残暴,在处理方式上值得商榷。首先要明确的是,孟姜女的故事是一个民间传说,孟姜女是否有其人已很难考证,但“长城也为之动容”肯定是不真实的。教师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使学生对民间传说的历史价值产生误解。如果一定要用这则材料,在明确其故事情节有虚构夸张成分的基础上,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剖析,该故事的流传实际上反映出广大传播者对暴政的愤懑和对如孟姜女般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寄予了普通民众的心理期望。所以,教师在开发资源和利用资源时必须恰当。存在问题原因探究1.缺乏参与新课改的热情2.对课程理念把握不到位3.缺乏新课程所必须的知识储备4.对历史教学的功能定位不准确宏观把握二期课改初中历史教材特色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文明史为特色的全新体系。(1)从线索看(2)从内容看隋唐时期内容比较(3)注重吸取历史学最新研究成果(4)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力求更加客观全面(5)教材突出的基本观点2.以点带面,重新整合知识,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文字精练,内容简约,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提供了广阔舞台。4.呈现样式上注重创新,图文并茂,编排新颖,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受到学生喜爱。(1)图文并茂。(2)导言设计新颖独到。(3)栏目设计新颖。微观比较一、二期课改初中教材变化1.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历史内容编写变化2.关于洋务运动内容的编写变化3.对教学设计的启示教材处理和整合关键是把握核心主旨为什么要体现核心主旨1.是课程目标的内在要求2.是新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3.是新时代中学历史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教材处理和整合关键是把握核心主旨如何确立课程内容的核心主旨1)从“课”的标题中把握主旨教材处理和整合关键是把握核心主旨【案例:《统一的隋唐时代》结构板书】教材处理和整合关键是把握核心主旨2)从解读内容的内在关系中把握主旨3)从“课”新视角和新观点中把握主旨4)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来把握主旨5)从包括史学方法在内的学史方法中把握主旨落实核心主旨的主要方法1.认真研读教材,科学设定目标【案例:《自强新政》一课的目标比较】A目标知道总理衙门的设立,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整合课文与文献选读等辅助栏目,学习吸收信息、解读材料从时代背景来说明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来评价其历史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实质性起步,它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内容表明:它对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未作根本性的改革,涉及的内容有限。因而所起的历史作用也必然受限,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B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逐步掌握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提出,到洋务派将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所面临和产生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在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之艰难。2.寻找内在关联,合理把握结构(1)整体结构的构建(2)处理好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A设计B设计3.围绕核心目标,适度开发资源(1)以核心目标为基准(2)以贴近学生为原则4.采用有效方法,内化核心目标①史料教学法②问题教学法③历史故事④历史细节5.教师真情投入,促进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