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象版2011届高三复习练习用题抗日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课时抗日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选择题1.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首诗作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红军长征的胜利[来源:Z&xx&k.Com]C.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析:从材料中“南湖水”“画船”“新天地”等可以看出,这首诗纪念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答案:A2.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一大的党纲在中国已散失无存,现存最早的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原来,曾参加一大的陈公博后来到美国攻读博士时,将一大党纲作为博士论文的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你认为()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具有可信性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A.③正确,①②错误B.②正确,①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①②③均错解析:①②是两种相反的观点,因为这份英文党纲为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①对②错。③正确。因为考证无误后当然可作为史料使用,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3.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①是珍贵的史料②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答案:C4.印章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观察下图,这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是()A.北伐战争B.工农武装割据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解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于1931年。答案:B5.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成熟,主要表现在()A.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来源:学&科&网]B.依据中国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C.反“围剿”失利后,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开始长征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解析: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A项错误;中共“二大”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B项错误;红军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排除了“左”倾错误的干扰,C项错误;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针对日本侵华,及时改变方针,转向同国民党联合抗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成熟,故D项正确。答案:D6.上图是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历史依据()[来源:Z#xx#k.Com]A.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范围广B.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C.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D.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长征时,并未发生抗战,且陕北是中共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答案:B7.(2008海南,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来源:Zxxk.Com]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解析:本题题干材料是史沫特莱对西安事变结局的评价,是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影响的分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但不是正式建立。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是次要影响。答案:C8.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A.中国抗战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解析:注意1942年这个时间信息。1942年正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材料表明中美联合抗日,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正确。不能把中美联合抗日说成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故B错误。C说法错误,D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A9.(2008·海南,21)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C.民营工业的发展D.战时需求的刺激解析:从试题中的时间可以判断此时我国正处在全面抗战时期,而此时专利以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不难得出其主要原因在于适应战争的需求。答案:D[来源:学&科&网]10.(2007·广东单科,9)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解析: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民主、和平、自由”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B、C两项错误;D项与事实不符。运用排除法可知答案为A项。答案:A11.(2010·安徽合肥质量检测)1946年10月10日,梁潄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解析:注意时间,这时,国民党已经发动了全面内战,企图消灭人民民主力量。答案:A12.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认识正确的是()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解析:两次国共合作一再证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是“合则两利、分则不利”;第一次合作不是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第二次合作实现了抗日的目标,两党也不是只能通过武力才能解决矛盾的,故排除A、B、C。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来源:学+科+网]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材料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各起了怎样的作用?(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两则材料又运用了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试指出来。(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来源:]答案:(1)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共同进行了八年的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来源:Zxxk.Com](2)特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实行党外合作;没有统一的纲领(主义);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高举爱国主义,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取得更多的国际援助,享有更高的国际声誉。(答对任意2点即可)史学范式:材料一主要运用了现代化史观,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全球史观。(答对任意1点即可)(3)后果:第一次分裂导致1927~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乘机逐步扩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第二次分裂导致1945~1949年国共内战,造成海峡两岸的分治。认识:国共两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两党合则两利,促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斗则两伤,阻碍中华民族向前发展。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目前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对任意1点即可)14.(探究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调查问题(1)下列各种方法,你认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来源:学,科,网Z,X,X,K](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调查[来源:ZXXK]结果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0票俄国497票,美国107票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材料二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延安: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材料三后来……我的一位中国好友带给我中国西北出现了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的消息——这后来终于导致蒋介石总司令被扣的惊人事件,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2)材料一中第三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贫瘠的中国西北部”指的是哪里?为什么具有“革命乐观情绪”的“千千万万青年人”会聚集到这里?(4)材料三中的“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如何理解它“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通过材料中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流民意,第(2)题实际上考查了伟人的历史功绩,第(3)题抓住材料中的“延安”“西北部”等信息可判定指革命中心陕甘宁,第(4)题由材料中“蒋介石总司令被扣”可知为西安事变。答案:(1)认为国民革命是重要的救国方案;俄国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列宁和孙中山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等宣传马列主义。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它是当时中国的革命中心。(4)西安事变。它为国共第二次合作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