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二课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by:lxj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单元综述】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要点整理】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1)王位世袭制:a.创立---禹死后,启用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意义----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从此“公天下”变为“”。(中国早起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商朝设立参与商王决策的、。地方-----在地方,封方国首领为“、”等。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2)分封制:a.目的---。b.内容:①周王把和分封给、、,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王室。②诸侯的义务有:、、、。③诸侯的权利有:、、。c.作用:d.衰落: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同时周王室的衰微,分封制逐渐衰落。到,分封制完全瓦解。(3)宗法制:a.目的:保证王权的平稳过渡b.由原始社会的直接演变而来。c.特点:最大特点(或核心内容)是d.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e.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形成严格的宗法等级秩序:→→→f.作用及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传统。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1)建立的条件: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A、中央政治制度:第2页by:lxja.皇帝制度: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规定:皇位世袭皇帝独尊、b.中央官制:秦朝设、、三个最高官职。(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负责、和。太尉是负责全国。之下还有九卿。)B、地方政治制度: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出现在时期)郡县制的特点是:郡县的长官由直接任命,官位不世袭,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分封制郡县制实施的条件(1)与宗法制相联系(2)以血缘关系为基础(1)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2)按地域划分官吏的产生及权利(1)诸侯王位世袭(2)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1)官吏由皇帝任命,官位不世袭(2)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地位及影响(1)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2)容易发生为格局势力(1)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2)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3)作用和影响:①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字等);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秦朝的短命而亡。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集权制的演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①汉代:汉初:实行“”并行地方权力增大,威胁中央,出现了“”汉武帝:颁布“”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唐朝:唐中后期,地方设立出现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③北宋: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a军事上:b行政上:c财政上:④元朝在地方实行:除、、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其它设立行省,行省之下分别为、、、,边远民族地区立。实行行省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加强,巩固了,行省制度是的开端。(2)君主专制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①汉代:汉初:丞相权力较大,集、、大权于一身。汉武帝:设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隋唐:实行,该制度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确立完善于唐朝。A、主要内容:中书省()皇帝——“三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B、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C、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以后历朝基本沿袭。③宋朝:最高行政机构是,权力较大。设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有:设分割宰相的军权设分宰相财权。④元朝: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3)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A、汉朝:主要实行,主要内容以等品行为主。B、魏晋南北朝:选官主要采用。这一制度的特点是重视门第,控制权掌握在手中,使得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做到高官。C、科举制:a、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b、隋炀帝时,增设;c、唐宋元:完善科举制;第3页by:lxjd、作用和影响:该制度重视考试成绩,有利于打破,扩大,提高,加强,为历朝沿用。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由于封建社会处于晚期(一)明朝:明太祖时: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权分六部加强君主专制明成祖时:设立“”——是皇帝的顾问、咨询、内侍机构。明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对内阁的评价: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分析内阁制与丞相制的不同:*分析比较古代中国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的不同:(二)清朝:皇太极: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并使用“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制约康熙帝: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三足鼎立。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雍正帝:设军机处职能:跪受笔录,传达意旨,承旨办事。意义: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包含的两对矛盾:(2)、形成的原因: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法家思想的影响(3)、核心(本质特征):(4)、发展趋势:(5)、作用与影响:①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最主要的作用)②有利于国家组织发展经济文化;③绝对的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易出现失误和暴政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约着民主思想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要点训练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B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3、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C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4、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D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第4页by:lxj5、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C、规定义务D、规定贡赋6、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B)A、绝对的B、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关系C、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D、方国联盟的基础7.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C)A.防止财产大量流失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C.保证王权平稳过渡D.避免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8、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C)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9.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D)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春秋时期发生的楚王问鼎事件实质上说明(C)A、楚庄王已成为中原霸主B、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C、分封制的崩溃D、宗法制已不能维护王室特权11、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B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长城D、统一文字12.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A)A.中央集权制B.皇位继承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分封制13、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D)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是BA、中央机构的设置上B、地方制度上C、皇帝权力上D、根本目的上15、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B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第5页by:lxj16.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B.完善中央集权制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保证决策的合理性17.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②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③它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B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18、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特点是D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C、削弱将帅权力D、削弱地方权力19、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BA、中书省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D、枢密院和宣政院20、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B)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B、分割宰相权力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2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22、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B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D、废丞相制,设立三司23、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24、“票拟”是(B)A、大臣的奏章B、阁臣帮助皇帝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C、皇帝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D、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25、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C(1)秦设御史大夫(2)唐设三省六部(3)北宋设参知政事(4)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A、(1)(2)B、(1)(3)C、(2)(3)D、(2)(4)26、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D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B、“率循祖制,咸复旧制”,废内阁,恢复内三院C、选调翰林等官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