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农作物:中国最早种植水稻(南)和粟(北),后世农作物在西周时期多已具备。•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工具:商朝出现青铜农具,木制耒耜、石锄、石犁仍为主要工具。二、传统农业1、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春秋战国开始铁犁牛耕2、耕作工具的变化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逐渐推广西汉:梨壁、耦犁(二牛三人)、播种工具耧车(播种工具见书P5图,要认识)隋唐:调节犁耕深浅的曲辕犁(耕犁相当完善,一致为后世沿用)(水利灌溉:曹魏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的高转筒车;明清的风力水车;)(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3、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氏族土地所有(生产力低下的原因)②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表现为“井田制”。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原因: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出现许多私田,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②各国变法促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直接原因)如鲁国初税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合法性,商鞅变法从法令上确立。★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限制兼并:北魏至隋唐采用均田制;明清按田亩和人口纳税,即鱼鳞图册。4、基本特点:农业发达,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三、小农经济:形成时间:春秋战国形成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性、分散性)②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地位: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和徭役兵源的主要承担者,稳定统治的基础。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古代手工业1、基本史实:①冶金:青铜铸造以商周为辉煌(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冶铁从西周晚期开始→两汉高炉炼铁、炒钢技术→东汉杜诗水利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南北朝灌钢法②制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欧洲17世纪才陆续自己生产瓷器。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系统→宋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明清:瓷都景德镇,有青花瓷、彩瓷、珐琅彩。③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商有织机、西周斜纹提花织物→唐代吸收波斯风格→宋有丝织品的写实风格→明清达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2、特征:素称发达、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于世界。3、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不作为采分点)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含义: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古代商业1、发展历程:先秦时期兴起,春秋战国时打破官营,有了民营。秦汉时期实施“重农抑商”艰难发展;隋唐:出现类似银行的柜坊和汇票的飞钱;坊市分开;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的活跃;外贸港口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原因:农业手工业发达;大运河的开通。宋元:坊市界限打破;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业城市大都和外贸港口泉州。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和晋商;农副产品进入市场;长途贩运发展较快。2、特点:在“重农抑商”下艰难发展、商业繁荣。3、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①“重农抑商”:直接目的是为了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商鞅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抑制富商大贾、明清固守“重农抑商”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②“海禁”与“闭关锁国”: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本原因)。后果: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背景:内忧外患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前期①军事工业(自强)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满族):天津机器制造局后期②民用工业(求富)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筹划海防,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结果: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影响:①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最深远影响);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③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④进一步瓦解了本国的自然经济。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3、地域:东南沿海4、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5、影响: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机器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清政府放宽限制。2、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时间:民国初年,一战期间(1912~1920)出现原因:①辛亥革命扫除障碍(根本原因);②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市场);④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江苏张謇、周学熙)发展较快的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3、国民政府前十年发展较快1927~19364、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萎缩1937~1945、抗战胜利后(1945~1949)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因素: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三座大山的影响(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③、民族资产阶级不可避免地具有软弱性、妥协性。地位和作用:19世纪,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中国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成功的探索:★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均在东北)★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农业、手工业通过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中共八大:1956年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我国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将我国有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成功探索,但未能坚持。★农村中的“纠左”: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失误的探索: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和十年“文革”3、经验教训:①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②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④必须发扬民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反对个人崇拜。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航路开辟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过程:向东: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向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3、影响对西欧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商业经营方式、贸易中心转移。价格革命,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社会分化,封建地主阶级衰落,商业资产阶级强大。殖民扩张对世界: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二、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1、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①“海上马车夫”——荷兰,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掌握海上商业霸权。②“日不落帝国”——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2、殖民扩张的影响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落后、贫穷②大量财富涌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③拓展了世界市场三、第一次工业革命1、成就新兴的棉纺织业: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动力方面: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方面:美国——汽船(轮船)、英国——蒸汽机车(火车)2、完成:1840年前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因而被成为“世界工厂”。3、工业革命的实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4、影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经济结构变化: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关系: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治:巩固了在本国的统治,世界: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原因:机器大生产客观上需要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是原料市场资产阶级主观上竭力的抢占市场、抢占原料使世界贸易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途径:先武力征服(殖民扩张与掠夺),继而用物美价廉的商品占领落后国家的市场。影响:欧美国家是世界市场的最大受益者,但是客观上通过世界市场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主要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发电机——德国科学家西门子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出现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汽车、飞机2、影响对欧美:(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新兴工业的出现(电力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3)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主要成分)(4)出现垄断组织(生产关系领域)对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表现国际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国际分工更加明显(欧美——工业生产国;亚非拉——原料生产国)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包括市场体系、殖民体系,都以欧美列强为主导)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集合;多个国家多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同时开展;侧重重工业五、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①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②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③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国民贫富差距拉大、分期付款的隐患和股票投机。2、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3、影响:①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②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机③帝国主义加紧国际市场的争夺,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④帝国主义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尖锐◆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世界市场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二、罗斯福新政历史背景:经济危机,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具体措施:整顿银行和金融体系①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储蓄委员会权力;管制证券业。复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遵守者发蓝鹰标志调整农业:减产减耕,防止农产品过剩社会福利: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缓和矛盾)、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立法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避免走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深远影响)实质: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局限:未能完全彻底的消除经济危机三、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的变化)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的出现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盛行:二战结束到20C70年代,经济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1973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滞胀(通货膨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