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4页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供题人:李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3、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13公顷,折合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百亩之田”,相当于31市亩。由此分析错误的是()A.说明中国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B.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表现C.导致铁犁牛耕的使用D.说明中国耕地承受的人口压力大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农民在井田上集体耕作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有制生活6、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D.生产规模相当大7、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直接用来冶铁的工具B.利用水力鼓风的工具C.灌溉工具D.用来舂米的工具8、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D.著名的“唐三彩”能力拓展9、《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①市有严格的空间限制②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③本质上体现出政府的抑商政策④夜市的繁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A.商业的不稳定性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C.鼓励海外贸易D.强调耕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2、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根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这句话体现了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专卖政策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D.海禁政策13、《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提倡工商皆本图(一)图(二)第2页共4页14、《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15、土地兼并的主要危害是()①威胁政府财政收入②激化了阶级矛盾③阻碍了生产力发展④导致地方割据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6、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带有开放性A.①③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18、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19、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B.C.D.20、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21.、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经常面临着威胁。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将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B.通过邸店借贷货款C.求助于政府开办的市舶使D.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22、“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如果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一观点符合史实,这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A.西汉B.唐朝C.北宋D.清代23、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兼并的盛行B.岳飞原来是豪强地主C.国家授田制的推行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24.、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C.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为本D.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25、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潮流的是()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第3页共4页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均有很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序号123445678910111213选项BBCCBABBBDCCB序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ABBCBDCACDDC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18分)图一图二《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绡,此其分事也。”(1)图一反映的牛耕方式叫什么?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4分)两牛抬杠式。春秋战国。(2)汉代牛耕有哪两个方面的进步?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6分)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的牛耕法。影响:有利于山地开垦,扩大了垦田面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量。(3)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你如何评价这种生产方式?(8分)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评价:对于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封建王朝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但其长期牢固存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27.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市之地五都异之。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汉书•食货志》材料二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隋书•令狐熙传》材料三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百官志》材料四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令要辑加稿》材料五(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梦梁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6分)禁止沿街开设店铺,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2)与材料一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4分)城市中划有专门的市;市中有官员进行管理(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4分)打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第4页共4页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4)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汉到宋的商业管理变化?(6分)汉到宋,城市商业管理渐趋开放;宋朝的商品经济比以前各朝有重大发展;我国古代的城市经济不断繁荣。28纠错题.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了汉、宋时期的两位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甲(汉朝商人):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到长安后。我发现长安城中“夜市”比较繁华,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东市和西市,甚为不便。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乙(宋朝商人):我在汴河沿岸经营一家酒楼,生意红火,每天晚上打烊很迟,因而影响了隔壁住户的休息。他们几次将我告上衙门,但我都赢得了官司,因为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商人的地位也远远高于农民。请回答:找出上述甲、乙两位同学的阐述中四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并说明你的理由。(12分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