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思想文化史会考知识点复习之一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3.1.1诸子百家(儒、墨、道、法)及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观点道家老子(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学思想: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应顺应自然;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③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代表作《道德经》庄子(战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儒家孔子(春秋)创立儒家学派①。提出“仁”(仁者爱人)与“礼”(克己复礼)的学说,思想核心是“仁”。②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含民本思想)③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孟子(战国)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荀子(战国)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③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法家韩非(战国)①主张“依法治国”;②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他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发展趋势;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节俭”(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代表作《墨子》3.1.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政治上:周王室衰微)(1)士阶层崛起;(2)教育和思想领域发生变化,出现了私人讲学。2.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逐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1.4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背景从汉初的“无为”到汉武帝的“有为”原因:到汉武帝时,国力日盛,但社会也潜伏着社会危机: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匈奴为患。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2.董仲舒新儒学的含义: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糅合进儒家思想只能够,加以改造,形成新儒学体系。3.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思想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必修3思想文化史会考知识点复习之一2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③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4.成为正统思想的措施(1)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方面: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3)教育方面:规定儒学经典为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中央兴办太学;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通过以上措施,儒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影响: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第3课宋明理学3.1、5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对儒学的发展1.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明朝—王阳明3.内容(1)程朱理学①哲学观: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先理后物;②伦理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直接联系起来,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③认识论:“格物致知”朱熹编著《四书单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2)陆王心学(吸收了佛教禅宗的思想)①心即理: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②反省内心就可得天理;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4.宋明理学的历史作用:①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的行为。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3.1.6理解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1.(明)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②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代表作《焚书》和《藏书》2.(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有:(异同点)同:(1)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主思想。《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发展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代表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3.影响: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单元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必修3思想文化史会考知识点复习之一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3..6.1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人文精神的内涵;1.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2)主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与权威。(3)意义: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美德即知识”。(3)指出教育使人认识已有的美德。3.人文精神的内涵:把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主要问题;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寻人生真谛。第6课文艺复兴(14-17世纪)和宗教改革(16-17世纪)3.6.2.文艺复兴时期好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1.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1)根源:资本主义萌芽.(2)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4)代表:文学三杰:博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16世纪文艺复兴传播到欧洲: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5)文艺复兴时期核心---人文主义的含义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反对禁欲主义,注重人性和人的欲望;它主张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信仰得救(核心);每个基督徒都有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2)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影响):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第7课启蒙运动(17世纪---18世纪)3.6.3.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1.欧洲启蒙运动兴起条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许多成就。主要内容: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味,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性质: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文化运动。核心:理性主义——提倡理性,强调人自己的思考、认识、判断、理解事物的能力。国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代表作法国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核心是彼此制衡;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论法的精神》卢梭阐述“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社会契约论》德意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觉与必修3思想文化史会考知识点复习之一4志自律。《纯粹理性批判》2.启蒙运动的影响:(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2)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使自由和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3)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对人类老师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1)共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2)不同点:时间地点背景思想武器矛头内容影响文艺复兴14-17世纪中心: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基督教神学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17、18世纪中心: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理性封建专制主义提倡“理性”,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天主教会,追求民主、科学、平等、自由。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3.2.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国科技发明对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四大发明: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改进)、印刷术(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火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2.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新兴的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人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连接称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3.2.2古代中国天文、数学、医学和农学等科技成就。1.天文: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创制了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元朝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了300年。2.数学:(1)《九章算术》:采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计算工具:算筹→算盘(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3.2.4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多以四言为主;经孔子整理编订,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奠基。2.楚辞(骚体):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创立;代表作《离骚》;特点是采用楚国方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3.汉赋: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必修3思想文化史会考知识点复习之一5代表: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①唐诗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的促进。②代表:a初唐:王勃、陈子昂b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仙)。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圣)。C、中唐:白居易的讽喻诗5.宋词:①宋词繁荣原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市井生活的需要。②代表:婉约派——北宋柳永、李清照;豪放派——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7.明清小说:(1)兴起:魏晋南北朝时,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2)发展:唐代形成短篇小说传奇和宋代出现说话人用的话本。(3)繁荣:①原因:政治上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扩大。②代表:四大名著(长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3.2.3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2.5京剧等剧种产生、发展历程,主要艺术成就1.汉字(1)起源:起源于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商代(甲骨文)形成完整体系。(2)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3)总趋势:由繁到简。2.书法‘魏晋以前基本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3.绘画特点(1)起源:起源于远古时代,战国时走向成熟。(2)发展:魏晋总结出绘画理论,注重以形写神;隋唐吸收印度、波斯美术风格;两宋宫廷画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