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各位老师,大家好!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来探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方法”。这个问题,倘若是在10年前拿出来讲,大家一定会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放在今天来讲,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它确实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这个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新的内涵。同时,今天的信息时代,又为我们的讲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讲座将插播多个片段的教学实录,供我们观摩、研讨。本讲座共分6讲。第一讲:概述第一至第五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方法第六讲:几点思考与启示下面我们开始第一讲:概述一、何为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两个概念——什么是实践能力?什么是创新思维?康德说过:“一切知识都需要一个概念,哪怕这个概念是很不完备或者很不清楚的。但是,这个概念,从形式上看,永远是个普遍的、起规则作用的东西。”“实践”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由“实践”和“能力”组成的“实践能力”,中外学者从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领域展开了研究。比较权威的一种解释是,实践能力,是指人的能动性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物质活动中所具备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动物所无法比拟的,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所谓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很显然,实践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创新思维的强弱。二、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恩格斯曾经指出,当技术浪潮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头脑。这里所说的“更新、更勇敢的头脑”就是思维创新活动。到了今天,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紧迫。对此,江泽民同志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强大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以上这些话语,是比较上位的、理论性的,下面我想从身边的几则见闻讲起。(一)从温家宝总理与钱学森大师的对话谈起前不久仙逝的我国科学界泰斗式人物——钱学森,生前曾提出著名的“三问”。钱学森一辈子都不看电视,去年底,他因为耳背的原因,突然对儿子提出要看电视。据儿子钱永刚回忆说:“汽车广告,一看都是外国汽车,他就说泄气泄气。我说中国汽车也是‘外国心’。他说这些人怎么了?人都干什么去了?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更有条件出成果,为什么还弄不成?”钱老的这“三问”,表面看是针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繁荣背后,发动机却长期依赖进口为主的现状,其实质却有着更深远的普适价值,中国出不了杰出人才的社会根源——相当程度上蕴含于这三问之中。“这些人怎么了?人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还弄不成?”这三问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值得进一步追问。钱老的三问究竟问出了什么?其实,更早一些,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多次问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几张图片,大家都很熟悉。讲的就是温家宝总理多次看望钱学森。对钱学森的“三问”,温家宝总理在去年的公开场合回答了。这是09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09年9月4日上午,温家宝在北京35中调研,一共听了五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温家宝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总理的话,一针见效,道出了问题的症结。2009年10月31日,一代大师钱学森带着遗憾和忧思走了。可是他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诘问却像警钟一样一直在人们的耳边回响。人们在反思,一个有着13亿人口,大学、研究院所林立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英国剑桥大学仅三一学院就有3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这次讲座伊始,我在这里回顾总理与大师的对话,目的何在?有人说,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目前的社会体制!说得对,我从内心里赞成你的观点。但体制的更新有待时日,因为,那是一个社会工程。华东师大的许纪霖教授有一句名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真正在我们的课堂上溶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渗透,则正是我们在这里需要认真研究与讨论的问题。(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与历史新课改的关系如何?让我们先来看思维与历史的关系: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中说:“历史学不专恃记忆,它本身也成为一种思维的方法。”俄国近代文学家赫尔岑认为:“历史的思维是人的世世代代相传的活动,是生气勃勃的真正的科学,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全世界的思维的活动。”毫无疑问,浩瀚的历史,是思维训练的有效载体。以上讲的是思维与历史的关系。再逼近一步,思维,乃至创新思维与历史教学的关系如何呢?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世界近代以来的三次技术革命……无不昭示着一条真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不断创新、勇于实践的结果。19世纪以来,人类的创造活动逐渐加快,带来了现代社会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加证明,思维创新活动是推动技术更新的“火车头”。只有思维站在了时代的潮头,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才会应用而生,各项工作才会有重大突破。如此丰富的素材,使得历史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创新教育优势。《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提出: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历史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程》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改的核心所在。再从教育对象来看——关注学生。今天的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为本。既然是以人为本,那就让我们来关注他们——初中生,科学研究表明:孩童的创造性思维远比成年人要强得多。他们正处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具有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联想丰富,勇于创新的心理特征。所以,在这个阶段适时开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育,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最后,让我们看看历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这里,我想举一个实例,不妨将中外历史教学进行一个侧面的对比,可能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张寿卿先生在《历史题该怎么考》一文中讲了自己儿子读中学时的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美国中学历史的相关考题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张后来又去了一次日本,又注意到了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中日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哪里?分析之。很显然,我们的历史试题,只关注过去,漠视思维的训练,而美国、日本的试题明显具有开拓性和开放性,学以致用的色彩极为浓厚。两相比较,个中缘由值得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深思。以一斑而窥全豹,我们的创新教育亟待改进与加强。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方法简介1.提问法: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高质量的提问对启发学生的思维,至关重要。这一课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提问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2.知识迁移法:所谓知识迁移,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触类旁通,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活动。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这一课主要研究如何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引出新结论,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3.材料探究法:课本的结论,是史学家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得来的。材料探究法,就是让学生体验这一探究的过程,通过材料去体验历史,学会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4.课外实践法:课外是个大舞台。实践能力,更多要靠课外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自我完善,并学会与他人合作。这一课主要研究如何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第二讲提问法一、提问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今,研究性学习已走进中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就是提出问题。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提问“问什么?”、“怎样问?”,无疑对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提问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亚里斯多德语),有了问题,自然会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教师讲课时不时出现的发人深思的问号,能够打开一扇扇闭锁着的心扉,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这正是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最佳心理基础。”教学实践显示: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犹如一时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扩散,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气氛随之而活跃。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提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大有裨益。二、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培养创新思维(一)提问的原则提问,是每一个老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里涉及到提问的设计问题。提问的设计要注意两个原则:1.思维性思维性是指问题要有思维价值。历史思维能力包括三个层面:“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启示?”。“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知,具有再认、再现和获取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为什么?”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从知其表象到知其缘由,具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现象,阐述历史规律等能力;“什么启示?”则要求学生“豁然开朗”,从举一反三到触类旁通,具有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对历史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要设计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则必须在第二(“为什么?”)、第三(“什么启示?”)层面上做文章。日本教育界把课堂提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要的提问”,一类是“徒劳的提问”,而区分两者的重要标志,就是看问题是否有思维价值,是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作出“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具体提问方案,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设疑:“中国近代史上最主要的矛盾是民族矛盾,那么清政府为什么不与太平天国联合起来,抗击外来侵略,相反却和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这一问题,靠单纯的记忆,是不能解决的,它要求学生经过分析、判断、推理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磨练、提高的。2.新颖性新颖性是指问题设计的视角要新,问法要新。心理学告诉我们,千篇一律的信息源很难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印象,也就很难使大脑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力争新颖、别致,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兴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