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转移,推进中部崛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加快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崛起——新十年中部崛起的思路探讨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5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5年12月12日报告提纲1产业转移对中部发展的贡献分析2产业转移的创新思路3中部崛起十年的战略成效一、中部崛起十年的战略成效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5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第二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第三城镇化水平显著上升第四社会事业显著发展显著成就第五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第六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成效一:GDP年均增长率12.46%,远超全国10.18%的平均水平2013年地方财政收入1.80万亿元,是2004年的8倍2013年实现出口总额1380.7亿美元,是2004年的6倍从2004年中部崛起开始到2013年的10年期间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效二:2013年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2.1∶36.1,第一产业占比下降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万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幅高达1537.82%。从2004年中部崛起开始到2013年的10年期间2.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成效三:2013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达到48.95%,与2004年相比提高了13.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了3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从2004年中部崛起开始到2013年的10年期间3.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成效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644所,比2005年增加176所;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653.9万人,比2005年增长53.4%。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12年中部地区三项专利授权数达到13.30万件,比2004年增长860.56%;发明专利授权达到1.58万件,与2004年相比增长677.99%。从2004年中部崛起开始到2013年的10年期间4.社会事业显著发展成效五:2012年底,中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数达到2.24万公里,比2004年增长29.1%;公路里程数达到115.54万公里,比2004年增长151.3%产业载体平台建设成效突出,目前中部地区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个从2004年中部崛起开始到2013年的10年期间5.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成效六:2013年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97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35.95%,高于同期东部地区13.5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35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50.92%,高于同期东部地区20.85个百分点。从2004年中部崛起开始到2013年的10年期间6.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二、产业转移对中部崛起的贡献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51.中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1)理论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其前提是不同地区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即处于不同的梯度,高梯度地区的产业因成本上升而呈现出往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趋势。另外一个理论依据是雁形理论模型。(2)现实依据:东部与中部的发展差距(3)转移动力:产业梯度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在内外部力量的驱动下,借助企业的跨区投资活动,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使产业在国内不同区域间发生空间转移的过程和现象。从微观上看,产业转移无疑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从宏观上看,它对转入区和转出区将产生不同影响,而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有利的,也有可能是不利的。第三期(EPS)第四期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进口发达国家消费品国内市场生成进口替代产业消费品进口减少技术进口增加国内市场的满足对后进国的出口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对后进国出口减少对发达国家出口增加协调的国际分工形成新雁的诞生第一期第二期(ISS)2.国家对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部署•(1)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滁州市、宣城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九市,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于2012年10月6日,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是湖南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具有区位条件优越、资源要素丰富、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作为湖南南大门,湘南地区毗邻粤港澳,武广客运专线、湘桂铁路、京港澳高速、二广高速、京广铁路等穿境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土地、矿产、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正为了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承接地之间盲目竞争、产业无序流动和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等问题。•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7月26日公告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转移目录》着力推进现有产能的布局调整和优化,主要对15个传统行业提出了转移的方向和重点。(2)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向中西部转移(3)各省鼓励承接产业转移各省都出台了鼓励产业转移的政策。中部地区各省产业转移贡献度比较省份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201016.5419.3517.9359.6421.9724.08201122.6026.8817.5633.5728.3851.18201223.4432.3416.9834.2529.60——201323.7131.8916.1636.5030.04——201423.4130.5415.5436.3130.1155.873.产业转移对中部各省产业发展的贡献中部地区产业转移贡献度年份产业转移贡献度200723.76%200825.20%200923.38%201026.58%201128.04%201227.01%201327.34%201429.69%以成本导向型转移为主转移动机主要是着眼于中部地区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产业资源优势,以及较低的技术、规模门槛。中部地区产业承接的转移项目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影响大大高于原料工业,从而对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以市场开拓型为辅市场开拓型转移是以接近市场为目标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其主要目标是扩大销售和扩大出口。其决定因素是:存在大规模市场、市场信息便利、规模贸易壁垒。以产业区为空间载体山西:经开区4个高新区1个。安徽:经开区10个、高新区4个、出口加工区1个;江西:经开区9个、高新区4个、出口加工区2个;河南:经开区9个、高新区5个、出口加工区1个;湖北:经开区7个、高新区5个、出口加工区1个;湖南:经开区7个、高新区5个、出口加工区1个4.中部地区承接转移的模式与特点中部地区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地区重点承接产业山西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生物医药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河南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食品加工制造业;机械及相关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建筑材料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新材料制造业湖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纺织制品业;食品加工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光机电产品制造业湖南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烟草加工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安徽食品加工制造业;橡胶化工加工业;塑胶化工制造业;煤盐化工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汽车及配套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业江西有色金属采选及加工业;黑色金属采选及加工业;食品加工制造业;精细化工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纺织业;新材料制造业现代制造业产业群以汽车制造为主体,在机械制造业有较强的基础形成产业集群。以武汉、南昌、景德镇、合肥、芜湖等地区的汽车制造为基础,以发展配套产业为辅助,通过加强资本重组,加快产品开发,扩大规模,形成了中部地区以制造重型汽车、轻型汽车、家用轿车为主的多个企业集团,在促使相关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了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能源和原材料产业聚集区以煤炭、电力、冶金、石化等为主的中部能源、原材料工业,形成了山西、豫西、两淮煤炭基地;黄河、长江水力梯级开发基地;德兴、铜陵、大冶铜矿的采选和冶炼基地,河南的氧化铝、电解铝,赣湘两省的其他有色金属矿的采选和冶炼基地;以及其他省的石油资源,大力开发硫、磷、盐资源开发基地。轻纺食品产业聚集区中部地区有农副产品优势、劳动力优势和居中的内需市场优势,发展轻纺食品业有很好的条件。中部地区的轻纺食品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大中型企业集团,在国内市场比重占先。这些大集团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其他地区食品、服装产业的转移。形成三大产业集群三、创新思路:在产业转移中实现转型升级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5投资国的企业则将原本投入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那些经营资源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这样对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而言增进了各自的福利。这就是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所产生的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的“双赢”效果。1.边际产业转移与双赢效果边际产业的国际转移被称为小岛清模式,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投资国凭借资木、技术等优势将处于衰退的产业,利用东道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向其进行产业转移,而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则予以保留。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本质上是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之间的动态产业转移理论。转移的产业对投资国而言是具有劣势的产业,对于投资对象国而言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中部地区承接的国内产业转移,其边际产业转移的情况也不可避免。中部地区如何打破这种固化的产业转移模式?一是创新创业二是产业转移升级三是打造国家高端制造业核心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将向结构高度化的方向延伸。•中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业应当主要集中承接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服务型产业结构的转型,使高端制造业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向外转移。另一方面,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中部向西部地区转移态势,中部地区结构升级不可避免。2.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升级争取东部地区的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部来,是中部各类开发区要做的重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产业转移人力资本突破资源瓶颈约束扩展生产可能性空间提高要素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技术层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兴起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取高额附加值形成成本和差距优势抢占市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加快产业升级转移的思路框架人才支撑体系。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企业家。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网络设施、图书馆、实验室、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金融支撑网络支撑体系创新成果必须通过大量企业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创新网络体系,才得以产生。制度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制支撑、文化支撑能力:人才支撑Titleinhere相互作用:网络支撑创新系统平台:基础设施支撑政府:制度支撑4.打造国家高端制造业核心区谢谢!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