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2010-12-3111:45来源:大连日报打印本页关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奋斗——在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0年12月27日)夏德仁各位委员,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全市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圆满完成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全市进一步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提高、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1.坚持增量调整,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成效显著。出台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英特尔芯片工厂正式投产,IBM中国区总部落户大连,重点软件园区发展良好,欧力士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加快,德豪LED、曙光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开工。推动优势产业全面升级,石化、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造船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科技孵化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区校一体化取得实效,生态科技创新城、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建设顺利。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城市服务功能持续提升。航运服务功能有效拓展,重大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太平湾港区建设正式启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保税港区辐射功能增强,国际能源港初具规模。东北内陆干港建设成效显著,大连与腹地间海铁联运通道初步形成。重点物流园区加快建设,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成功运营,旅顺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投入使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星海湾金融城一期竣工使用,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辽宁沿海产业带发展基金发起设立,韩国友利银行等19家中外金融机构落户大连,智云股份等9家企业境内外上市,大连港集团回归A股,大商所综合实力增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启动。以城市功能牵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市成为首批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和信息化十佳城市。全域城市化有序推进。坚持以重大项目推进全域城市化,旅顺南路快轨和金州至普湾新区城际铁路进展顺利,长兴岛疏港公路和疏港铁路竣工通车,和记黄埔、大众变速箱二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初步形成了全域城市化的基础设施框架和资源要素布局。县域经济全面提速,重点产业园区聚集要素能力增强,涉农区市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新社区、新村庄、新农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协调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规模扩大,五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居全国前列。全域城市化有效释放了消费需求,汽车、住房、旅游和重大节庆拉动效应更加明显,广鹿、龙门等旅游基地建设加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2.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成立了金州新区、普湾新区和保税区组团,逐步理顺了沿海经济带重点区域管理体制,调动了各区域发展积极性,形成了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动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金重、瓦轴、重工·起重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顺利完成。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连装备等投融资平台功能全面提升。加大资金信贷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支撑作用增强。甘井子区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年实际使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突破千亿元,均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上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8个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重点支持区域,多点支撑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日益形成。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00亿美元。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导地位突出,出口效益和质量稳步提高。大橡塑等企业海外并购实现重要突破。各开放先导区充分发挥扩大开放的龙头作用,充分显示了引领发展的先导地位。3.实施富民工程,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生工作成绩突出。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市财政直接用于民生支出207亿元。重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城市地铁和南部滨海大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城乡供水、供气、供热网络覆盖面扩大,公交、卫生、环境等一批便民利民工程顺利实施。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120元。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培训各类劳动者11.5万人,实现城镇就业1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范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启动,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规划顺利实施,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面进步。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全部达标,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水平提升。住房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解决经济适用住房3.8万套,加大困难群体住房补贴力度,实现廉租住房应保尽保。生态市建设稳步推进,荣获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市称号。人口计生、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积极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部门联合接访工作,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以技防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体系,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强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全市安全形势总体稳定。防震减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新提高,成功扑救“7·16”特大火灾,夺取了清污工作的全面胜利,充分展示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勇于奉献、城兴我荣的精神风貌。4.发展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城市软实力稳步提升民主政治建设平稳推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了一批地方性法规,监督工作实效不断增强。支持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实全市两级政协工作力量,积极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统一战线工作得到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多党合作事业充满活力。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台工作扎实推进。制订下发了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意见,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强。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高。村“两委”换届顺利完成。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树文明市风、做文明市民活动深入人心,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行动效果良好,我市在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中名列前茅。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综合改革顺利完成,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扎实推进。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良好,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汉墓博物馆、宏济大舞台投入使用,红诗辽宁·激情大连诗歌咏诵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大连籍运动员在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5.加强党的建设,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创先争优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广泛开展“立足本职办实事、转变作风解民忧、推动发展惠民生”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涌现出一批曹连新式的好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新成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深化,命名表彰了我市首批学习型党组织,广大党员的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工作本领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市管领导班子继续优化。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制度。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稳步提高,一批公推遴选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推进优秀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率先开通干部在线学习网络,启动实施大规模乡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培养各级各类干部6000余人。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圆满成功,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工作规划》任务落实,总结推广了一批反腐倡廉建设创新成果。加强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认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不断深化“树三观、扬正气”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整治干部队伍中收送钱财、公款出国(境)旅游、“小金库”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大力弘扬务实作风,深入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全面强化行政权力制度建设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查处违反党纪政纪案件563件,处分党员干部515人。2010年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勇于争先,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成功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率先全面振兴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谱写了大连发展的新篇章。这五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7%,“十一五”期末完成数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4倍、3.8倍和3.3倍。这五年,大连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国际航运中心框架基本形成,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现代产业聚集区初具规模,全域城市化格局初步形成。这五年,大连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瓦房店市、庄河市、普兰店市在全国百强县位次逐年提高。这五年,大连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十一五”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60亿美元,实现出口1060亿美元,均为“十五”时期的2.4倍。这五年,大连社会和谐发展,文化更加繁荣,两度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总之,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社会建设成效最好的五年,也是五年的奋斗和探索,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抢抓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难得机遇,推动大连经济迈上了新台阶;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振兴发展的主线,锲而不舍地推进一批结构调整的重大项目,实现了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培育了一批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支撑跨越发展的产业基础;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民生重点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全域谋划,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采取多予不取放活政策,加大对涉农区市县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全域城市化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激发了城市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市级四大班子的协调配合,广泛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了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要清醒看到,我市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仍以资源、投资等要素投入拉动为主,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亟待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劳动就业压力较大,房价上涨过快;生态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节能减排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反腐败工作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切实加以解决。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