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D)的概念。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持久战C反对本本主义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问题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革命的动力C革命的对象D革命的前途3.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B)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共产党人发刊词》C《新民主主义论》D《论持久战》4.1948年4月,毛泽东在(D)中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C《共产党人发刊词》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5.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根本原因是(B)A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B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全国革命形式的继续向前发展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B)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7.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B)A定息B国家资本主义C公私合营D“四马分肥”8.在党的八大会议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领导人是(D)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陈云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C)A理论联系实际B理论创新C实事求是D一切从实际出发厦门大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试卷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主考教师:____试卷类型:(A卷/B卷)210.邓小平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必须(D)A发展生产力B实事求是C敢说真话D解放思想1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D)A保持先进性B具有科学性C体现民族性D富于创造性1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C)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高度的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D)A毛泽东思想B科学发展观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邓小平理论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B)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D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5.2003年10月,党的(C)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A十四届三中全会B十六大C十六届三中全会D十七大16.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B)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A国有企业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依法治国D创新型国家1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A)A公有制经济B国有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D股份经济18.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A)A按生产要素分配B按资本分配C按能力分配D按技术分配19.2000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召开的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C)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依法治国以德治国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D发展20.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A)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D初级阶级的国情2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3(D)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独立自主D求真务实2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C)A“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社会B“乌托帮”式的和谐社会C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D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23.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B)A各阶级的联合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C社会主义专政D资产阶级专政2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C)A建立多党制B实行三权分立C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建立议会民主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B)A临时政策B基本政治制度C权宜之计D重于一切的制度26.要把(A)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A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稳定压倒一切C改革开放D“三个有利于”27.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B)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A发展新型产业B增强自主创新能力C引进国外先进技术D统筹区域经济发展28.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全社会和谐理念,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及应在全社会的和谐舆论,这个根本是(A)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D传承民族文化29.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B)A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宏扬民族精神30.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A)A发展B改革C稳定D公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包括(ABDE)A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全社会的公有制B计划生产C社会主义改造D对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E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货币被消灭42.土地革命时期党的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包括(ADE)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B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C博古的左的根据地经济政策D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E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3.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所作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毛泽东思想归纳为(ABCDE)个方面:A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B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C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D关于政策和策略E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4.邓小平理论的四块理论基石是(ACDE)A社会主义本质论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5.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CDE)A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B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E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ABCD)A统筹城乡及区域发展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统筹人与自然发展D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E统筹社会阶级阶层利益7.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对(BDE)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形式A设备B资金C厂房D劳动力E经营管理8.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ACDE)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B以崇高的文化启迪人C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D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E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ABCDE)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E社会主义荣辱观10.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BCDE)A依法治国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E人民民主专政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41.试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答: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对于中国这样生产力落后的国家而言,是不可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越资本主义阶段而进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很好地解答了这一世纪难题——即在民主革命和5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增加了一个过渡、衔接的社会阶段,即“新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在这一阶段要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阶段完成的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任务,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物质条件。从而找到了落后国家由前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间站”。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现了自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最大胆、最富于创造性和系统性、也最为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创新。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第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第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2)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4)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第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确立了人们行为的价值尺度。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6答:由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国建国后照抄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消灭了多种经济成分,实行过“左”的“一大二公”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92年10月,十四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和突破创新是:(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因此,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