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汪汉新(作者系婺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婺源是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多年来如同一颗久居深山中的绿色明珠,一直不为外人所知。近年来,随着“中国最美乡村”这样一个品牌的日益唱响,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游览,旅游业一年一个台阶。短短几年,婺源发展成了江西唯一的“中国旅游强县”。婺源旅游的发展成效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发展到今天,对婺源旅游业的发展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对于今后婺源的旅游业乃至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其他地方发展旅游产业都有重要的意义。一、婺源旅游业发展的历程2001年以来,婺源县抢抓机遇,提出了“优先发展旅游产业,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先后开发建设了江湾、李坑等20余个旅游景区,其中国家4A级景区5个,形成了东、西、北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婺源先后被评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县为整体命名的国家3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回顾过去,婺源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经历了三次跨越:(一)2001年,婺源旅游业实现了第一次转变。婺源旅游启蒙于九十年代中期,是在市场自发环境下,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的过程。通过外界散客,尤其是摄影团体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中国最美乡村”从少数游客的感受,通过民间口耳相传和互联网多媒体传播,逐渐成为婺源的旅游形象和地区形象。但由于婺源的旅游资源分散,政府财政乏力,决定了在产业发展初期,婺源旅游不能象其他景区那样,集中资源,成立机构统一开发。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打破常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放手民营,多元投入”的举措。一方面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县政府拿出最好的旅游资源(包括亚洲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等)进行招商,吸引民资和外企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投资的热潮。另一方面,政府舍得“让利于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民间力量投入旅游相关产业开发,尤其是在税收上,每年按企业新增税收地方所得部分的30%奖励外商投资企业,做到“放水养鱼”,鼓励和扶持民间力量投入旅游相关产业开发,为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大开绿灯。正是这种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使民营企业撑起了旅游产业的一片天空。2001-2005年,我县共引进县内外旅游开发资金达5亿余元,其中,三清集团拆资近2亿元用于开发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明清古建筑群思口延村,江湾景区以公开竞标的方式拍出了3830万元的标价,成为江西省历史上旅游景区出让的大手笔。在充满生机的旅游机制下,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日趋完善。2000年婺源县内只有宾馆10余家。2005年,全县共有宾馆、旅店170余家,标准床位共达6000多个。其中,三星级的有三家,二星级的有八家。县城新城区的天佑路、文公路在几年内发展成为“宾馆路”、“饭店街”。婺源在接待能力方面走在了江西省县级的最前列。五年内,全县投入4.9亿元,完成县乡公路路基改造330公里,路面硬化334公里,出县主干道和通景区公路均铺上了油路,县城至乡镇和景区形成了1小时通达圈。(二)2007年,婺源旅游业实现了第二次转变。随着婺源旅游业的发展,产业初期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带来景区点多面散、特色不明显,带来了无序竞争、形不成规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各景区的恶意竞争影响了产业素质的提升和综合效益的提高。为改变这种现状,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2007年,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旅游发展策略,在充分征求各景区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一个集团、一张门票、一大品牌”的思路,通过股份合作、股份收购等方式,将县内10个精品景区资源进行整合,组建了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近2亿元。股份公司成立以来,在对外营销和景区深度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扩大了“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影响力,我县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不断创历史新高。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1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5%、37.7%,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0亿元,相当于全县GDP的27.4%,三产比重由2001年的30∶36∶34优化为2008年的16∶42∶42。同时,增强了婺源旅游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对县财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三)进入2009年,婺源旅游业迎来了第三次转变。经过前几个阶段的积累,尤其是2001年来,婺源旅游业在数量上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旅游人次、门票、综合收入三大指标上增长迅猛。进入2009年,婺源旅游业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三次重大转变。我县审时度势,调整了发展思路,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实现三大转变,在旅游增长方式上,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旅游产品结构上,由单纯观光浏览型向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游、专项旅游和会展商贸旅游结合型转变;在旅游产品结构上,由大众旅游为主,向大众旅游与高端旅游统筹发展转变。通过实现三大转变,使旅游产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达到既富县又富民的目的,全力打造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二、婺源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婺源旅游业起步较晚,却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除了自身具备的优异旅游资源外,关键之处是婺源能够把外界的赞誉之辞“中国最美的乡村”提升到自身的工作标准上来,并有力、有效地进行宣传,从而使婺源的生态、人文之美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婺源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一)科学定位,准确决策,明确了一个思路。婺源境内山青水秀,生态优美,古村落古建筑堪称一绝,生态与文化在婺源实现了完美结合。“中国最美的乡村”品牌的定位,有力地彰显了婺源的旅游特色。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目标,我县把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着力打造大景区理念。为此,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及县长任组长的旅游管理委员会,从全县办旅游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齐心协力服务于旅游业发展。(二)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抓住了“两个环节”。一是放手民营,有效解决了旅游资源开发紧张难题。产业发展初期,为了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开发,我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放手民营,多元投入”的举措。一方面县政府拿出最好的旅游资源进行招商,吸引民资和外企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投资的热潮。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民间力量投入旅游相关产业开发,2001年出台了《婺源县鼓励兴办私营旅馆优惠办法》,2004年又下发了《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的实施意见》,为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开绿灯。二是规划领先,明确了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方向。围绕“中国最美乡村”品牌的建设,先后编制了四个层次的规划:第一围绕“中国最美乡村”品牌战略,聘请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婺源县旅游产品总体规划》;第二聘请专家编制具体的景区开发、发展及保护性规划;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公路沿线乡村建设的控制性详规;第四围绕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高标准编制了《江西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婺源旅游发展的条件并给予科学、准确的开发定位。为了推进规划的落实,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了《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制订了景区开发建设、景区管理、导游管理、宾馆管理、餐馆管理、门票管理等6个《管理办法》,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产业运行机制。各景区景点也相应聘请专家编制了各自的景区开发、发展及保护性规划,并细化完善了景区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三)营造环境,保护为先,强化了“三大举措”。在生态保护上:一是全力打造“油菜花景观”。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把油菜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上升到新的产业来培植,出台了一系列油菜种植奖励措施,县财政每年投入20万元,对油菜种植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2009年初,全县完成油菜种植面积10.7万亩,同比增长2.7万亩。县内主要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可视范围,油菜种植覆盖率达90%以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油菜种植产业,油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仅今年3月份,到婺源观赏油菜花的游客多达36万人,平均每天1.2万余人,婺源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花海”中接待游客最多的地方。二是借鉴打造“油菜花景观”的经验,出台了果树种植的激励措施,启动了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茶园套种开花果木工程,每年套种梨树、桃树等带花苗木15万余株,打造“花开百村”的婺源景观。三是高标准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先后实施了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绿化工程,以改燃改灶为重点的能源替代工程,以优化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以水土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美化工程,切实有效地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全县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小区193个,国家和地方公益林达150万亩,全县活立木储量10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2%。关闭了年纳税近千万元消耗阔叶木材近10万立方米的迈尔泰木业有限公司,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的若干规定》,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实施十年内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工程。在文化资源保护上,为了保护好县内的人文资源,我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文化遗迹的抢救和整理。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强化对古村落内重点文物的保护;成立了婺源文化研究会,负责对县内民间文化进行整理;保留了徽剧团,编排节目,徽剧、傩舞、抬阁等一系列民间艺术纷纷亮相。开展文物资源普查,启动“婺源千村”调查,对全县辖区内1100多个自然村的建村历史、文化特色、民间风俗进行调查摸底。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年久失修的建筑进行了抢修。为进一步彰显地方建筑特色,制定下发了《公路沿线景点非徽派建筑改造实施方案》,投入8000万元对三条旅游精品线村庄和旅游景点3000户非徽派建筑进行全面改造。婺源的傩舞、三雕艺术(木雕、砖雕、石雕)、歙砚工艺、徽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在古文化保护上的努力和成效得到了国家文化部门的肯定,被授予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奖”。在发展环境上,各乡镇、各部门齐心协力服务于旅游业发展。公路部门大力开展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几年来,全县共筹集公路建设资金7.2亿元,改造路基586公里,改善路面560公里,改善硬化景区公路32条233公里。所有县通乡镇、景区公路都铺上了油路或水泥路,景婺黄(常)高速公路江西段顺利建成通车,彻底改写了婺源交通闭塞的历史;民政部门对公路沿线各主要景区景点可视范围内的4000座坟墓组织实施了搬迁;农业部门加强了渔政管理;水利部门开展了河道整治;环保部门关停了多家小型污染企业;公安部门制定了游客失窃“预赔制”,交警、稽征部门对外地来婺旅游车辆实行“不拦车、不检查、不扣车、不罚款、不收费”的“五不”政策,有关乡镇积极地为景区开发建设协调处理矛盾,为旅游公司排忧解难。(四)立足富民,促进和谐,疏通了“四条增收渠道”。一是通过旅游资源带来分红收入。广大农民以资源入股,积极参与经营,并获得分红收益,得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入,全县共有2908户、11191名农民参与景区经营收益分红,户均达1240元。二是通过乡村旅游业带来的就业岗位获得劳动收入。到2008年底,我县宾馆数达164家,床位达1.3万余张。全县7378户个体私营企业中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有4943户,占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增量的70%,比2001年净增2887户。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全县各类旅游从业人员6万余人,农民身份的有2300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三是通过发展农家乐、农特产品经营带来经营性收入。全县农家乐旅馆已发展到665家,营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床位近万张,餐位近3万个,经营净收入平均达到4万多元。依托村落景区的发展,部分农民利用本县的茶叶、观台、竹木工艺品、特色风味食品、干山货等生态特色物产,在旅游公司的统一组织下,有序经营。全县共有各类小商店、摊店583个(家),平均年纯收入达到2.5万元。四是通过生态农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