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涛等(1986)为绍-江断裂带是内陆裂谷带,北则是江南古陆,南侧为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华南褶皱的基底为陈蔡群和建瓯群,时代为中、新元古代,即可称为华夏古陆。江南古陆与华夏古陆是准同时存在的,二者在绍兴-江山一带遇合,形成对接碰撞带。绍-江断裂带系洋底裂谷带。江南古陆为岛弧。二古陆的相向运动和对接碰撞导致大洋壳向岛弧消减,同时也为南侧的古陆超覆。绍-江古大洋向西入赣中,向南入闽北逐渐开启,形成残洋盆地,即赣湘粤桂加里东地槽区。古陆碰撞发生在900Ma左右的晋宁1期。水涛(1987)认为古陆碰撞发生在晋宁早期,而后转为走向剪切滑移(左旋)。赣湘粤桂残洋盆地具有强烈活动性,在Z沉积了万米的基性-中酸性海底火山复理式沉积,表现出优地槽特征。在寒武纪末、早奥陶世末,早志留世末频频隆起,志留纪海已极大缩小,残留海槽在连滩-合浦-容县-钦州一带,经志留纪末的广西运动,仅局限于钦防一带,而后的东吴运动,残洋消失。许靖华等(1987)认为在古生代,湘赣浙缝合带是一个大洋,其在印支期碰撞。汪新等(1988)认为闽西北-浙南复理石形成于洋壳俯冲期,是地体碰撞前的产物。S型花岗岩是地体碰撞的结果,是碰撞和在碰撞后的产物。在奥陶纪前,华南为大洋俯冲期。在奥陶纪,闽西北地体与浙东南地体碰撞,南华洋消失。杨森楠(1989)认为华南裂陷系经历了中元古代末的四堡运动和晚元古代早期末的晋宁运动或雪峰运动,从扩张到萎缩,此时显示出陆内裂陷槽的性质。加里东期的海槽局限在赣中南、湘南和桂东一带,奥陶纪末的崇余运动后,海槽向本退出赣中南,志留纪末广西运动后裂陷槽已基本消失,只见于桂东南一隅。主构造期为广西运动。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原是统一的陆壳块体。华南裂陷系乃是统一陆块的破裂。绍兴奋-江山断裂带、广丰-宜春断裂带、萍乡-四堡断裂带为陆间裂陷性质。华南裂陷系经历了中-晚元古代早期的扩张、晚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萎缩和志留纪末的封闭阶段。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与华夏地块相对于扬子地块从逆钟转为顺钟转动,以及沿NEE向的左行扭动变为右生扭动有关。华南火山岩特征、沉积建造和地块接合关系等方面分析,华南具陆间裂陷系的性质。殷鸿福等(1998)认为华夏和扬子之间在加里东期拼合之前存在一个洋盆。这个洋盆主要存在于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早期,晋宁运动使扬子和华夏在北段拼接形成北东向的江绍缝合带,但中、南段并未闭合,成为残留盆地;致Z时,在扬子-华夏北段汇聚的东向平移动量积累起来,使江绍断裂带变成左行走滑的转换成拉张断裂带,在总体的拉张背景下,南华残留盆地又拉张成小洋盆。郭福祥(2000)认为华南加里东褶皱带是广西运动形成的造山带,华南东部在Z-S时,没有洋盆。尹福光等(2001)认为华南地区在四堡-晋宁运动之后,沿江山绍兴断裂重新裂开,形成华南洋盆(刘宝珺),或弧后洋盆地(马文璞,1992;潘桂棠,1994)。中奥陶世开始,真至志留纪末,华南洋关闭,形成前陆盆地系统。前陆盆地早期,继承了早期盆地的地堑地垒式的期底,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地堑式的软期底向地垒俯冲,构造对冲式的前陆盆地和前隆隆起的前渊盆地。舒良树(2006)认为浙南-闽北、赣中-赣南和云开大山三个古陆残块间为裂谷或海槽。裂谷或海槽进一步扩张变宽,内部被巨厚的碎屑岩、浊积岩层充填、缺少同期蛇绿岩和火山岩,暗示扩张强度没有达到上地幔,为一被动陆缘环境。加里东构造期间,褶皱变形和韧滑流变普遍,有推覆与走滑。变形峰值在420-400Ma,花岗岩活动峰值在430-400Ma。彭松柏等(2006)认为在云开造山带,花岗岩形成从460Ma变为430和413Ma时,扬子板块向华夏板块的洋-陆俯冲-碰撞造山地壳增厚和随后的地壳伸展减薄-拆沉-底侵作用。为华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洋盆的存在和闭合提供了证据。陈洪德等(2006)认为在晚Z-Є时,湘中-梧州-钦防为次深海到深海盆地,武功山一带为华夏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在中、晚O-S,古华南洋向北西俯冲、消减,转为造山,华夏为逆冲载体,在扬子边缘分别形成上、中、下扬子前陆挠曲盆地。前陆盆地是过渡型地壳。舒良树等(2008)认为华南东段早古生代为被动大陆边缘型浅海-半深海沉沉积环境,不存在早古生代的火山岩。武夷山向两侧逆冲,稍后发生韧性走滑,叠置了早期的逆冲变形。韧性变形时间为430-390Ma。MichelFaure等(2009)认为华南早古生代造山带不是一个俯冲带,而是一个推覆构造带。李聪等(2010)认为华南盆地不是一个原始大洋,而是在陆壳基底上由有限拉张形成的以过渡壳为基底的裂陷海槽。郝义等(2010)认为华南加东期的收缩挤压是陆内造山事件,不是洋陆俯冲事件和陆陆碰撞造山事件。其总结的前人的观点比较全,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