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池市旅游发展问题的思考关键词:旅游业发展挑战机遇摘要:加入WTO后,由于河池市的旅游业发展较晚,旅游发展的环境、资金、客源管理经验与技术等方面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市场开放后,势必会带来新的危机。相应的,与国际接轨,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在竞争大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河池市而言,是一种挑战。本文从其优劣势出发,对其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河池市旅游业的现状分析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部,包括金城江区、宜州市(县级市)及罗城、环江、南丹、都安、大化,随着河池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河池市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起步晚,但也取得较大发展。河池市旅游发展的产业基础明显增强,旅游交通网日益完善,旅行社、旅游饭店数量、服务质量逐步上台阶,旅游商品多样化。2004年底,河池市已列入统计范围的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有60多家。国内旅行社11家,旅游涉外饭店33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13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5家)共拥有客房3600间、床位7200张,旅游车船公司、饮食、购物等旅游企业22家,拥有旅游客车14辆,旅游船20艘。河池市通过黔桂铁路、柳宜高速公路和南宁——水任高等级公路可直通柳州、南宁、桂林、贵阳等中心城市,各县、市(区)均通二级公路。旅游接待设施日趋完善,旅游产业基础日渐加强。河池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也初具规模、旅游产品品位逐渐上档次多样化,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的各类旅游产品逐渐推出,使河池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由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民族风情、探险健身与革命历史体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型产品转轨,丰富了河池旅游产品内涵、增强了河池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2004年以来红色旅游发展迅速,对河池市旅游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967人次,同比增长47.55%;接待国内旅游者573.51万人次,同比增长30.93%;旅游总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33.92%。全年全市无重大旅游投诉事件和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旅游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通过立法强化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加大旅游整顿、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培训力度,各类旅游经营和服务逐渐规范,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渐提高。河池市旅游业因起步较晚,与外部环境联系较稀疏,其发展表现出与外界变化不一致的波动性。二、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1.旅游资源优势(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种丰富:河池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具体表现在下表所列:河池市主要旅游资源表旅游资源名称主要特色级别巴马盘阳河长寿之乡长寿习俗、长寿食品世界第五长寿之乡东巴凤红色旅游线路伟人足迹、革命先烈风范国家级凤山地质公园天生桥、天坑群国家级环江木论自然保护区亚热带溶岩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南丹、天峨三匹虎自然保护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九万大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自治区级珍珠岩——金城江风景名胜区小三峡,巨型溶洞自治区级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红水河峡谷自治区级古龙河——白龙洞风景名胜喀斯特山水、历史名人提词自治区级南丹白裤瑶生态村独特的白裤瑶民族风情自治区级宜州下枧河民族风情歌仙刘三姐故乡刘三姐闻名中外龙滩电站现代化巨型水坝、水库风光亚洲第二大电站(2)旅游资源等级品位高,特色突出。河池旅游资源的品味普遍较高,有些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世界著名的巴马长寿之乡;世界上发育最完美的高峰丛深洼地的大化七百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和凤山世界超大溶洞群、天坑群、天生桥群;多姿多彩、古朴浓郁的宜州刘三姐故乡及壮、瑶、仫佬、毛南等各少数民族风情;东兰世界铜鼓之乡;天峨水电之都——亚洲第二大的龙滩水电站等。(3)资源分布较均匀、地域互补性和组合性好,已初步形成两条轴线。河池旅游资源分布较均匀,离主要交通线较近,山水风光、革命历史遗迹、少数民族风情、长寿疗养度假、科考探险等旅游资源的区域互补性好,游览线路组织较便捷,有利于吸引游客,构成跨省、跨市区域旅游线路,同时可以防止游客过于集中在局部区域,增加旅游设施的利用率。河池市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两条轴线:东西向主轴线,宜州—金城江—南丹,沿黔桂铁路,柳宜高速公路延伸,辐射到罗城、环江天峨等县,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为主要特色。南北向副主轴线,金城江—都安—大化,沿210国道、水任—南宁高等级公路延伸,辐射到东兰、巴马、风山等县,以长寿之乡、红色旅游、科考探险为主要特色。(4)科学考察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高,教育功能明显。河池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丰富,发育有世界大陆除冰川喀斯特以外的所有喀斯特地貌类型,既有正向的密集峰丛、峰林、天生桥等,又有负向的溶蚀洼地、天坑、巨型溶洞等,类型十分丰富,极具科考探险价值,中外专家组成的科考探险队多次考察了凤山三门海天坑群及鸳鸯洞,给予极高评价;以巴马为代表的盘阳河流域被列为“世界第五长寿之乡”,中外专家长期关注巴马良好的自然与生态环境,长寿老人生活习俗及长寿食品极具长寿研究价值;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壮、瑶、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的歌墟、舞蹈、民间工艺晶、建筑、服饰、饮食、礼俗等民俗文化传统,东兰铜鼓、环江木论黔桂汉代古道、东巴凤红七军根据地等都是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构筑了河池丰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科学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功能成为河池旅游资源又一特色。2.区位优势河池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东连柳州,南接南宁,西邻百色,北界贵州,是广西的西北门户,自古有黔桂通道之称,今后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融人它们的旅游圈中,有很好的发展机会。近年来,中央加大西南出海通道(铁路、公路)的建设,河池正在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关键部位,西南出海通道的建成,拉近了河池与西南各省、与东盟、与泛珠三角区的距离,是重庆、贵州南下出海的桥头堡,使河池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独特的区位优势,不仅有利于河池在更大范围的旅游区域经济格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也有利于河池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旅游区域经济的联合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3.政策优势河池既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系列优惠政策,又享受老少边穷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2002年,国家公布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名单中,广西人选的有28个县,其中河池有9个县享受多种扶贫政策优惠。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中河池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时机,通过实施“通道战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构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进程中,河池因地制宜将制定和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与措施,构成河池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优势,近年来中央积极倡导和推广红色旅游,并对红色旅游作政策倾斜和加大投入,河池市东巴凤地区(东兰、巴马、凤山)是广西革命老区、右江红色根据地的一部分,可以享受发展红色旅游的各种优惠政策。三、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1.旅游发展的城市劣势城市是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发展起聚集和扩展作用,对区域的发展起着核心的推动作用,城市的影响力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则大,反之则小。河池市2003年末总人口381万人,作为河池市中心区——金城江区人口30.9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12%,其中市区人口10.6万占总人口的2.78%,金城江区国内生产总值23.27亿元,占全市的16.24%,辖区面积占河池市行政区面积的6.60%.从整体来看金城江区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小,对区域影响力有限,作为河池市旅游的中心城市来讲对当地旅游发展推动力有限,今后河池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关键性的影响。2.旅游营销手段落后、营销不衔接河池市旅游业起步较晚,经营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落后,政府与旅游营销主体协调不够,步调不一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旅游经营者要发挥能动性。河池旅游经营者中缺乏强有力的核心,景点促销靠当地的民间力量,靠力量弱小的旅行社,营销主体不突出,且缺乏力量支撑,对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不能进行有效争取。3.资金匮乏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河池市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旅游业发展大受制约,从而造成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景点道路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旅游交通落后,造成“进不去,出不来,散不开”的局面,使位于边远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困难。资金匮乏,也给对外宣传促销带来不便,甚至影响旅游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从而影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引资与融资,成为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四、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机会分析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产业,并将在全球经济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正持续迅猛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将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的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目前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排序已上升到第五位,按照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突破口,大力培育发展,国内旅游呈现出篷勃发展态势。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内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业形成巨大需求,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将广西建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强省,旅游业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形象产业。面对着巨大的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河池市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风格迥异的人文景观,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与风情,这些旅游资源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无论对入境旅游者或国内旅游者都有巨大的吸引力。2005年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提出广西要着力打造的五大旅游特色和六大旅游品牌中的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均包含河池市的重要旅游资源,全区八大旅游区中河池市被分别列入百色大天坑群旅游区和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全区十条精品旅游线路中的“刘三姐”风情游、大石围天坑群探秘游和壮、瑶、苗、侗、仫佬民族风游等三条线路与河池市密切相关。全国和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为河也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加强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国家对西部地区支持的力度在增强,河池处在东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之中,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将更进一步扩大,来河池投资、从事商务活动者将会不断增加,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也将进一步趋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和大西南经济合作区域的逐步构建,将加快河池与泛珠江三角洲旅游圈、大西南旅游圈及东南亚旅游圈、旅游市场的对接,这些使制约河池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经济基础等得到极大改善。河池经济基础薄弱,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4.44亿元,财政收入20.0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727元,耕地只占总面积的6.65%,人均耕地0.06hm2,当地政府和居民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脱贫的手段之一,全市各地发展旅游业积极性空前高涨,呈现各有关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旅游业开发建设的良好局面。五、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挑战性分析河池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同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严峻挑战。一方面,河池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开发深度不够,很多景点开发处于粗放状态,旅游景点面临老化,新景点开发不够,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低、对高端市场过分依赖,旅游管理经营人才缺乏,旅游产业链短、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百色、柳州、贵州都匀、荔波等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既与河池旅游形成优势互补,又对河池旅游形成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百色与河池同为右江革命根据地,柳州、贵州东南部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