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舜耕中学数学教案专用纸课题第五章第3节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人授课时间2012.11.15星期四教学目标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从实际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有关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象的特征我们都研究过了,那么,我们学习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生]是为了应用.[师]很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究竟反比例函数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问题开门见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新课讲解(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多媒体出示引例)某校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途中遇到片十几米宽的烂泥湿地.为了安全、迅速通过这片湿地,他们沿着前进路线铺垫了若干块木板,构筑成一条临时通道,从而顺利完成了任务.你能解释他们这样做的道理吗?当人和木板对湿地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S(m2)的变化,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Pa)将如何变化?如果人和木板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合计600N,那么(1)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2)当木板画积为0.2m2时.压强是多少?(3)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Pa,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4)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5)清利用图象对(2)和(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给学生读题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师]分析: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两个变量,然后看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去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关系,若是则可用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去解决问题.请大家互相交流后回答.[生](1)由p=SF得p=S6002p是S的反比例函数,因为给定一个S的值.对应的就有唯一的一个p值和它对应,根据函数定义,则p是S的反比例函数.(2)当S=0.2m2时,p=2.0600=3000(Pa).当木板面积为0.2m2时,压强是3000Pa.(3)当p=6000Pa时,S=6000600=0.1(m2).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Pa,木板面积至少要0.1m2.(4)图象如下:(5)(2)是已知图象上某点的横坐标为0.2,求该点的纵坐标;(3)是已知图象上点的纵坐标不大于6000,求这些点所处的位置及它们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下面我要提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两支双曲线、它们要么位于第一、三象限,要么位于第二、四象限,从(1)中已知p=S6000,所以图象应位于第一、三象限,为什么这位同学只画出了一支曲线,是不是另一支曲线丢掉了呢?还是因为题中只给出了第一象限呢?[生]第三象限的曲线不存在,因为这是实际问题,S不可能取负数,所以第三象限的曲线不存在.[师]很好,那么在(1)中是不是应该有条件限制呢?[生]是,应为p=S600(S0).设计意图:通过引例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要引导学生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有取值范围,函数图象只是源图像的一部分。(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1.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1)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你能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吗?(2)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那么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R/Ω345678910I/A4[师]从图形上来看,I和R之间可能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电压U就相当于反比例函数中的k.要写出函数的表达式,实际上就是确定k(U),只需要一个条件即可,而图中已给出了一个点的坐标,所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填表实际上是已知自变量求函数值.3[生]解:(1)由题意设函数表达式为I=RU∵A(9,4)在图象上,∴U=IR=36.∴表达式为I=R36.蓄电池的电压是36伏.(2)表格中从左到右依次是:12,9,7.2,6736,4.5,3.6.电源不超过10A,即I最大为10A,代入关系式中得R=3.6,为最小电阻,所以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R≥3.6这个范围内.设计意图:这一题涉及三个类型,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总结思路,第一涉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常用思路待定系数法.第二涉及求自变量和函数值,代入计算即可.第三求自变量和函数的取值范围,处理方法是数形结合的思想.2.如下图,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k2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23).(1)分别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你能求出点B的坐标吗?你是怎样求的?与同伴进行交流.[师]要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只要把A点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出k1,k2,求点B的坐标即求y=k1x与y=xk2的交点.[生]解:(1)∵A(3,23)既在y=k1x图象上,又在y=xk2的图象上.∴3k1=23,23=32k.∴k1=2,k2=6∴表达式分别为y=2x,y=x6.y=2x,(2)由得2x=x6,y=x6∴x2=3∴x=±3.当x=-3时,y=-23.∴B(-3,-23).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感受方程的解和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在这里4可以用A、B两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这一性质来求B点坐标.课堂练习1.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时排水8m3,6h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1)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2)如果增加排水管,使每时的排水量达到Q(m3),那么将满池水排空所需的时间t(h)将如何变化?(3)写出t与Q之间的关系式;(4)如果准备在5h内将满池水排空,那么每时的排水量至少为多少?(5)已知排水管的最大排水量为每时12m3,那么最少多长时间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解:(1)8×6=48(m3).所以蓄水池的容积是48m3.(2)因为增加排水管,使每时的排水量达到Q(m3),所以将满池水排空所需的时间t(h)将减少.(3)t与Q之间的关系式为t=Q48.(4)如果准备在5h内将满池水排空,那么每时的排水量至少为548=9.6(m3).(5)已知排水管的最大排水量为每时12m3,那么最少要1248=4小时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四、达标测试:(A类)已知新建蓄水池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4×104m3,某运输公司承担了该项工程运送土石方的任务。(1)运输公司平均每天的工作量v(m3/天)与完成运送任务所需的时间t(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运输公司共派出20辆卡车,每辆卡车每天可运送土石方100m3,则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该任务?(3)工程进行到8天后,由于进度需要,剩下的运输任务必须提前4天完成,那么公司至少需要再增派多少辆同样的卡车才能按时完成任务?(B类)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为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右图),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6毫克,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5(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答案:(1)y=43x,0x≤8y=x48(2)30(3)此次消毒有效,因把y=3分别代入y=43x,y=x48,求得x=4和x=16,而16-4=1210,即空气中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m3的持续时间为12分钟,大于10分钟的有效消毒时间.七、板书设计§5.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应用1.应用2.应用3.练习.附:教学反思: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是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重点,把握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解决许多问题有很好的帮助,在学生已有的正比例函数性质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性质比较轻松,但运用该性质解决问题存在难度。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为此应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对比: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对比,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两种函数的关系式有何不同?两种函数的图像所在位置是否相同?两种函数的增减性是否有区别?(2)两种函数的取值范围有什么不同,常数的符号的改变对两种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影响?(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对于两个函数知道几点就可以求的。从这些方面去比较理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运用多媒比较两函数图像,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清两函数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两函数性质的理解。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直观性。特别是反比例函数中k值对函数图像的位置教学和无交点坐标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虽然制作起来比较麻烦,但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深入研究的习惯。当然在教学中,由于小部分同学的数学基础薄弱,导致学习比较吃力,通过这种直观演示能较好的掌握知识,课后还应加强对性质运用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