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6页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1.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群体、体型微小2.细胞内有特化的细胞器(细胞小器)、有两核(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小核与生殖有关)3.营养方式多样[(1)植物型营养:光合性(眼虫);(2)动物型营养:吞噬性与渗透性]4.自由生活种类有鞭毛、伪足、纤毛等结构5.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与无性生殖(裂殖生殖、孢子生殖)6.包囊:许多原生动物体表分泌胶状物质将自身包裹起来,不吃不动度过不良环境分类:一、鞭毛纲1.表膜:三分质膜螺旋状条纹连接而成,有黏液(润滑)2.运动:鞭毛基体9(2)+2联体结构3.感受:眼点(光感受器)、具有趋光性4.营养:(1)光合营养:产生副淀粉粒;(2)渗透营养:体表吸收溶于水中的有机物质眼虫属于混合营养5.排泄与呼吸:主要通过体表进行,伸缩泡主调节水分平衡,收集胞质中过多的水分,兼有排泄功能6.生殖与包囊:(1)无性生殖:一般为纵二分裂,环境不良时形成包囊;(2)有性生殖:配子结合(同配或者异配)7.分类:植鞭亚纲有色素体、可光合自养、多群体盘藻、团藻;赤潮(夜光虫、沟腰鞭虫、裸甲腰鞭虫)动鞭亚纲无色素体、异养、多为寄生种类利什曼原虫(黑热病)、锥虫(睡虫病)、隐鞭虫、披发虫二、肉足纲1.体表:体表薄、体表下为无颗粒、均质透明的外质;外质之内为有颗粒、流动的内质,内质分为凝胶层(外)和溶胶层(内)2.运动:伪足(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位都可以形成临时的细胞质突起)变形运动:伪足形成时,外质向外凸出足指状,内质流入其中,及溶胶质想运动方向流动,流动到临时的突起前端后,又向外分开接着第2页共26页变为凝胶质,同时后面的凝胶质又转化为溶胶质,不断向前运动。(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肌动蛋白组装和去组装的结果)3.营养:吞噬性营养(1)吞噬作用:伸出伪足包围食物,形成食物泡;(2)胞饮作用:借助某些物质的诱导,摄取液体物质4.排泄与呼吸:主要通过体表渗透和体表呼吸,伸缩泡排除过多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调节水分平衡5.生殖与包囊形成:二分裂,环境不良时形成包囊6.分类:根足亚纲有寄生生活、自由生活、伪足为指状、叶状丝状或根状大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痢疾)、表壳虫、砂壳虫、有孔虫辐足亚纲具辐伪足,一般体呈球形,多营漂浮生活太阳虫、放射虫三、孢子纲1.运动:缺乏任何运动胞器,有的种类或有鞭毛,裂殖体具有顶复合器(与虫体侵入寄主细胞有关)2.营养:应寄生生活,一般缺乏摄食胞器,体表渗透3.生活史复杂:生殖方式多样,有世代交替现象生活史中一般经过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3个阶段,其中裂体生殖、孢子生殖都能通过大量繁殖后代,孢子生殖为本纲特有4.两个寄主:人(中间寄主)蚊(终末寄主)5.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6.侵染过程:(1)红细胞前期:①被感染的雌蚊叮人;②子孢子随托业进入人体,随血流到达肝③子孢子摄取营养,变为滋养体④滋养体经过裂体生殖,产生许多裂殖体(首先核分裂,后再质分裂),裂殖体产生许多裂殖子⑤裂殖子成熟破坏干细胞而出(2)红细胞内期第3页共26页①裂殖子散发在体液和血液中,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侵入红细胞②裂殖子侵入红细胞,成长为环状体③环状体增大,成为阿米巴样体或大滋养体④产生裂殖体,形成许多裂殖子,红细胞破裂,裂殖子散发到血浆中(3)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①裂殖子经过几次裂体生殖周期以后,不能发育成裂殖体而发育成大、小配子母细胞②蚊吸取人体中的大、小母细胞③大、小母细胞分别形成大、小配子,大、小配子结合形成动合子④动合子在蚊胃壁上继续生长发育成卵囊,卵囊内核质经过多次分裂,形成数目极多的子孢子四、纤毛纲1.体表:体表面为表膜。由3层膜组成,最里面一层和中间一层形成表膜泡2.运动: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9(2)+2微管,数目多,覆盖表面,长度短,节律性强3.细胞核和细胞质高度分化:核有大小之分,大核主营养代谢,小核主生殖遗传;细胞质有内外质之分,细胞质分化出胞口、胞咽胞肛、伸缩炮、刺丝泡等多种细胞器4.营养:吞噬性营养(口沟胞口胞咽食物泡体内流动,与溶酶体结合胞肛)5.排泄与呼吸:主要通过体表渗透,伸缩泡维持细胞内水分平衡的调节兼有排泄功能6.生殖:(1)无性生殖:横二分裂(2)有性生殖:①两个草履虫口沟部分相互黏合,这部分表膜逐渐溶解,细胞质相互通连,小核脱离大核,拉长成新月形,大核消失②小核分裂两次形成4个核,其中3个解体,剩下1个小核分裂为大小不等的2个核③两个虫体的较小核互相交换,与对方较大的核融合,相当于受精作用④此后两个虫体分开,结合核分裂3次形成8个核。4个为大核,其余4个核有3个解体,剩下1个分裂为4个⑤每个虫体也分裂两次,结果是原来是两个相接的亲本虫体各形成4个和1亲本一样有大小核各异的草履虫7.常见种类:第4页共26页(1)全毛类:草履虫小瓜虫(2)腹毛类:棘尾虫游仆虫(3)缘尾虫:钟虫车轮虫多细胞生物的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受精卵发育至幼儿孵出或产出的过程少黄卵均黄卵完全卵裂等全卵裂腔囊胚海胆、文昌鱼、哺乳类多黄卵偏黄卵不等全卵裂极囊胚蛙、螺端黄卵不完全卵裂盘状卵裂盘状囊胚鱼、鸟中央黄卵表面卵裂表面囊胚昆虫原肠胚的形成方法:内陷、内移、分层、外包原肠腔的出现,使胚胎有了内外胚层的分化中胚层的形成方法(中胚层之间的空腔):1.端细胞法(裂体腔法)代表:原口动物2.体腔囊法(肠体腔法)代表:后口动物的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三胚层的分化:内胚层:消化道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以及排泄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小部分中胚层:肌肉、结缔组织、生殖和排泄组织的大部分外胚层:皮肤上皮、神经组织、感觉器官、消化道的两端第5页共26页生物发生律: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形态多样、全营固着生活主要特征:1.体制:不对称2.分化:只有体细胞分化而没有组织分化、无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没有明显反应3.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1)皮层:扁平细胞(保护)与孔细胞(水、食物进入通道)(2)胃层:领细胞(滤食性摄食、细胞内消化)(3)中胶层:角状物质、内骨针与海绵丝(分泌物、起骨骼作用)各种变形细胞(营养代谢、排泄)4.中央腔(假胃腔):无消化功能5.骨骼:(1)骨针(硅质或矿质),由成骨针细胞分泌(2)海绵丝(类蛋白),成海绵丝细胞分泌6.水沟系(本门特有)(1)单沟系:最简单的水沟系入水小孔中央腔出水口(2)双沟系:相当于单沟系的体壁凹凸折叠而成,领细胞在辐射管的壁上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管辐射管后幽门管中央腔出水口(3)复沟系:最为复杂,管道分支多,在中胶层中很多领细胞的鞭毛室,中央腔由扁细胞构成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管鞭毛室后幽门管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口7.生殖与发育(1)无性生殖:出芽生殖、芽球生殖(多孔动物度过不良环境的形成)(2)有性生殖(无特定的生殖腺):第6页共26页精子和卵是由原细胞或者领细胞发育而来,卵在中胶层,领细胞吞食精子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将精子带入卵进行受精。发育过程中有两囊幼虫时期,有胚层逆转现象。腔肠动物门—后生动物的开端主要特征:1.体型和体制:(1)水螅型和水母型(2)辐射对称(低等对称形式、只有上下面,无前后左右背腹之分),适于固着、漂浮生活2.形态结构(两胚层、组织分化):外胚层外皮肌细胞、感觉细胞、刺细胞、腺细胞、神经细胞、间细胞保护、运动和感觉内胚层内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营养中胶层弹性骨骼消化循环腔循环:输送营养物消化: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3.细胞和组织分化:(1)外皮肌细胞:上皮和肌肉没有分开(原始结构),具有保护、运动和传导功能;其中的肌原纤维可是身体变短(2)内皮肌细胞:营养肌肉细胞,肌原纤维收缩使身体变细;有两条鞭毛,摆动形成水流,输送已消化的食物,伸出伪足捕捉食物颗粒进行细胞内消化(3)腺细胞:分泌消化液(在消化循环腔内)帮助消化;分泌黏液(口、基盘处)帮助捕食、润滑(4)间细胞:小型未分化的胚胎性细胞,可分化成皮肌细胞、刺细胞、生殖细胞等4.消化;第7页共26页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消化循环腔,行细胞外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和细胞内消化(内皮肌细胞伸出伪足捕捉食物颗粒)5.呼吸与排泄:没有形成特定的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主要靠体表渗透6.神经系统: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扩散神经系统);没有神经中枢,神经传导无定向;首先出现神经系统的动物7.生殖与世代交替:(1)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母体成熟后已出芽的方式产生新个体;群体生活的种类芽体不脱离母体(2)有性生殖:大多数雌雄异体,异体受精间细胞性细胞受精合子卵裂囊胚期原肠胚期浮浪幼虫(有些种类具有)固着形成新个体分类:项目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水螅型和水母型多有世代交替,以水螅世代为主,少数仅有水螅型或者水母型以水母世代为主,水螅世代不显著或无只有水螅型世代构造特点单个或群体,有的群体存在多态现象,水螅型和水母型构造简单单个,多为大型水母,构造复杂多为群体,构造复杂,有口道和隔膜口道无有口道,短有口道且发达缘膜有无无隔膜无无有刺细胞存在于外胚层存在于内、外胚层存在于内、外胚层生殖腺由外胚层细胞特化而来由内胚层细胞特化而来由内胚层细胞特化而来分布及例子多海产(僧帽水母)少数淡水产(水螅、桃花水母)全部海产(海月水母、海蜇)全部海产(海葵、珊瑚)世代交替有世代交替世代交替不明显无世代交替第8页共26页扁形动物门—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动物主要特征:1.体形与体制:腹背扁平,两层对称(有了前后、左右、背腹之分)两侧对称的意义:腹面主运动,背面主保护;神经系统、感觉器官集中于前端,运动有了方向性,对外界反应更加迅速准确2.中胚层的形成(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1)减轻了内胚层的负担动物达到器官系统水平,比腔肠动物的组织水平更为进化(2)肌肉层的形成:加强了摄食、消化和运动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促进排泄系统的形成;促进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发展(3)形成实质组织:①填充体腔(三胚层无体腔)②贮存水分和养料(提高动物抗旱、抗饥饿能力)③保护内脏,输送营养物和排泄物④分裂、分化、再生出新的器官3.体表:皮肤肌肉囊:由表皮和肌肉组成,相互紧贴包裹全身(具有皮肌囊的虫称为蠕虫),起保护和运动的功能涡虫纲:体表具纤毛,具杆状体吸虫纲: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有口、腹吸盘绦虫纲: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头节具吸盘4.消化系统:自由生活种类:不完全消化系统寄生种类:消化系统退化或消失5.排泄系统:由外胚层陷入形成的原肾管,其一端以排泄孔通体外,另一端由熖细胞组成盲管基本单位:熖细胞(帽细胞+管细胞)收集排泄物功能:主要调节水分渗透压平衡,兼有排泄功能熖细胞毛细排泄管排泄管排泄孔6.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原始中枢神经系统:梯状神经系统第9页共26页眼点(感光;耳突、触角:多感觉细胞——味觉、嗅觉、触觉;平衡囊7.生殖与发育:大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有由中胚层产生的固定生殖腺、生殖导管(输精管、输卵管)和附属腺(前列腺、卵黄腺、梅氏腺)能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海产种类有牟勒氏幼虫时期扁形动物分类:一、涡虫纲主要营自由生活,绝大多数海生,少数淡水生活,极少数湿生,极少数过渡到寄生生活1.体表具纤毛(腹面)、腺细胞、杆状体(捕食和防御)2.消化系统(不完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感官发达3.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牟勒氏幼虫时期)5.再生能力强二、吸虫纲1.体表无纤毛,具腺细胞和身体呈杆状体出现了兼保护和吸收功能的外皮层2.消化系统趋于退化,神经系统不发达,感官消失3.具附着器(吸盘、小沟、小刺)4.生殖系统特别发达,生活史复杂,有更换寄主的现象受精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幼虫期(胞蚴、雷蚴)能进行大量无性生殖(1)单殖亚纲:生活史简单,由卵孵化出幼虫,再由幼虫(具纤毛)吸附寄主成长为成虫(2)复殖亚纲:生活史复杂,具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世代交替;具有2-3个寄主:软体动物、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