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名词必须精确理解的概念PartⅠ第1~3章:进化论获得性遗传自然选择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生长发育辐射卵裂螺旋卵裂直接发育间接(变态)发育生物发生律PartⅡ第4章:自然分类法物种双名法第5章: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吞噬营养细胞内消化伪足包囊适应性应激性共生赤潮有(无)性生殖第6章:逆转弥散神经系统辐射对称消化循环腔共栖第7章:两侧对称皮肤肌肉囊中间(终末)寄主原肾管不完全消化道自体受精第8章:原体腔流体静力骨骼完全消化道移行泄殖腔孤雌生殖第9章:真体腔分节同律分节开式循环闭式循环后肾管机械消化血窦反射附肢疣足第10章:外套膜内骨骼外骨骼第11章:异律分节混合体腔关节马氏管保护色拟态第12章:后口动物脊索咽鳃裂背神经管逆行变态第13章:单循环卵生卵胎生假胎生侧线器官洄游第14章:不完全双循环休眠变温动物吞咽式呼吸第15章:槽生齿次生腭颊窝胸廓第16章:完全双循环迁徙早成雏晚成雏候鸟双重调节双重呼吸第17章:胎生胎盘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胼胝体异型齿第18章: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动物区系解释名词参考答案进化论:是公认的生命起源和发展的理论。它认为,有机界起源于无机界,任何复杂、高级的生物都是从简单、低级的生物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获得性遗传: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核心之一。它认为生物后天所产生的有利变异,若为双亲共同获得,就可遗传给下一代。自然选择: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它认为生物所发生的变异(后人修正为基因突变),如果与生存环境相适应,便可保留下来;否则将被自然环境所淘汰。分化:指生物体结构、功能的特殊化过程。本质是特异蛋白质的合成组织:形态相似、功能相近或相关的细胞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团,称…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即称为…系统:功能上联系密切的器官所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称为…长生:生物体细胞数目和细胞体积增加的过程,即称为…发育:指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完善和成熟过程。辐射卵裂:两胚层动物、后口动物卵裂时,分裂面要么与卵轴垂直,要么平行,卵裂球始终在卵轴周围成辐射对称排列,此种卵裂方式称…螺旋卵裂:多数完全卵裂的原口动物,在4细胞期以后的卵裂,分裂轴总是与卵轴形成大约45°的夹角,从而使得卵裂过程中分裂轴始终呈现为围绕卵轴螺旋状排列,故称…直接发育:有的动物,胚胎发育完成后的幼体,已直接具备成体的基本结构,幼体发育只表现为大小的增加及成熟程度的提高。这种胚后发育方式称…间接(变态)发育:有的动物幼体与成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别,幼体在形态功能上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才发育为成体。这种…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简单、迅速的重演。自然分类法以动物在形态结构、胚胎发育、生理、遗传特性等诸多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作为分类依据的分类方法,可反映出自然界中动物的亲缘关系,故称自然分类法。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阶元。由占有一定地域空间,具有一定的形态生理特性,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群体——种群所组成。不同物种的成员之间,存在着自然的生殖隔离。双名法:是国际通用的物种命名法。按其规定,物种的学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该物种的属名,后一部分为种本名。并且要求用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来书写: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本名为小写的形容词或名词。后面还附加定名者的姓氏。无性繁殖:凡不涉及细胞之间遗传物质(或信息)的交换、重组的繁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繁殖:凡涉及细胞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重组的繁殖方式适应性:生物体通过调整自身结构与功能活动,重新取得与改变了的环境协调一致的能力,称适应性。应激性:生物有机体所具有的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称…共生:两种生物依附在一起生活,两者在生理、代谢方面互利互依,这样的关系叫共生。包囊:当环境恶化时,原生动物分泌胶质厚壳把自身包裹起来,以渡过不良环境,这样的结构即称包囊。伪足:做变形运动的原生动物或细胞所形成的临时性细胞突起,称为伪足。赤潮:近海地区常因大量的氮、磷排放而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一些所谓的赤潮生物会大量繁殖,因其大多含有赤红色色素,故常使得一大片海面呈现为赤红色,人们将此现象称为赤潮。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通过体表的透过作用,摄取简单有机物为食物的营养方式,称为渗透营养。见于腐生生物、寄生虫等。吞噬营养:动物通过细胞内吞作用,摄取固体有机颗粒为食物的营养方式,称为…细胞内消化:细胞内吞作用形成的食物泡,先与溶酶体结合成消化泡。然后,来自于溶酶体的水解酶便将其中的有机颗粒降解为可利用的物质。不能消化利用的残渣,则通过外排作用排出胞外。这一过程称为…逆转:海绵动物胚胎发育到原肠胚期后,内胚层经过外翻,把外胚层包在里面。这种现象与一般动物原肠作用的结果相反。消化循环腔:腔肠动物由内胚层所围成的腔,一方面具有细胞外消化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具有进行水流循环(协助呼吸、消化、排泄和生殖)的功能,故得名…弥散神经系统: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没有神经中枢,神经细胞通过细胞突起连成网状,冲动信息都是扩散式散布,故称弥散神经系统。辐射对称:通过身体中轴有许多镜像等分面的对称形式,称辐射对称。世代交替:动物(生物)在其生活史中,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轮流进行、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循环出现的现象。共栖:两种生物栖息在一起,并且在生命活动的某些方面互利互惠,这种关系称共栖。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垂直于背、腹面的镜像等分面。这样的体制就称为两侧对称。不完全消化道:只有口(或前肠、中肠)而无肛门(或后肠)的消化道。原肾管:形态学上把只有一端开口(即有肾孔、无肾口)的排泄管称原肾管。皮肤肌肉囊:低等三胚层动物由表皮和肌肉紧贴而成的体壁结构。具有保护和运动功能。自体受精:雌雄同体的动物,同一个体的生殖器官所产生的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受精方式叫自体受精。中间(终末)寄主:具有两个以上寄主的寄生虫,在无性世代所寄生的寄主称为中间寄主。在有性世代的称终末寄主。原体腔:来源于胚胎期的囊胚腔,在体壁中胚层和肠上皮之间形成的,一个封闭的大液腔即为原体腔。流体静力骨骼:在一个相对封闭、形状可变的身体容积空间内,动物有机体依靠流体产生的静态压力,获得与骨骼相当的支撑、运动的功能,这种特性即称为…...完全消化道:具有完整的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的消化管,称完全消化管。孤雌生殖:某些动物雌体所产下的卵,不需与精子结合即可单独发育为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孤雌生殖。其中,产二倍体卵,后代皆为雌性的称二倍(雌裔)单性生殖;产单倍体卵,后代均是雄性的称单倍(雄裔)单性生殖。泄殖腔:动物体排泄总管,消化管,生殖管三者出口汇合而成的腔形结构。移行:许多寄生虫的幼体侵入寄主体内以后,并非立即定居下来,而是要随着寄主的体液流动和生理运动循行一段时间,以完成发育、适应过程。这种现象即称移行。真体腔:在胚胎期由于中胚层内部裂开或是体腔囊形成而产生的,位于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一个大液腔即为真体腔。闭式循环:血液自始至终在血管内流动,在动、静脉之间由毛细血管连接,这样的循环方式为闭式循环。开式循环:血液并非始终在血管内流动,在动、静脉之间多由血窦来连通,而非毛细血管网。这样的循环方式为开式循环。分节:动物身体形成若干在结构、机能上联系密切而又分化明显的节段,这种现象称为分节。同律分节:是分节的原始形式。动物体节除了头、尾两节以外,其它各节在形态上都非常相似。附肢:三胚层动物在身体腹侧方特定位置长出的、左右对称排列的器官,原始功能为运动,以后可衍生出多种形态和功能。这样的器官结构即称……疣足:环节动物的附肢,柔软不分节,形似疣肉,故得名。后肾管:形态学上把有两端开口(肾孔、肾口皆有)的排泄管称为后肾管。机械消化:指消化过程的物理作用方面。包括研磨食物和消化道的生理运动两方面。血窦:指担负着血液循环功能的组织间隙。反射: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即称为…外套膜:软体动物源于背方两侧的双层皮肤皱褶,向腹下方延伸包围身体所形成的膜状结构。其功能主要是构成外套腔和分泌贝壳。内骨骼:由中胚层形成的骨骼。外骨骼:由外胚层形成的骨骼。异律分节:在同律分节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隔膜消失、体节明显的节段性分化、愈合为标志的分节方式。混合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从发生上看,是由真体腔和残留的囊胚腔(原体腔)混合形成的。关节:两骨相连接的部位。分为可动关节和不动关节两种类型。马氏管:陆生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由中、后肠交接处突入体腔的许多游离的盲管组成,开口于消化道,排泄物为尿酸结晶,具有保水的功能。保护色:一些动物的体色,或是与环境背景非常相似,起到掩蔽的作用;或是鲜艳醒目,警告猎食者注意其毒性,从而起到威慑和自我保护的作用。前者称为掩蔽色,后者称为警戒色。两者皆有自我保护的功能,统称保护色。拟态:出于躲避敌害或麻痹猎物之需,有些动物的体形体色与周围物体极为相似,几可乱真,这种现象称为拟态。后口动物:动物成体的口,并非原肠胚时的原口,而是在晚些时期,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腹面的外胚层内陷并与原肠接通后形成的。脊索:是脊索动物原始的中轴骨骼。是一个位于身体背侧、纵贯全身的结缔组织棒状结构。咽鳃裂:是脊索动物原始的呼吸器官。由咽部两侧壁上若干成对排列的裂口所组成,裂口周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背神经管:原始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中空呈管状,位于身体背侧。逆行变态:海鞘类动物发育到成体后,反而失去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重要器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发育方式与普通的系统发育的趋势相背逆。单循环:鱼类、圆口类动物心脏只有一房一室,血液只需一个离心、回心循环,即可完成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过程。这样的血液循环模式称…不完全双循环:心室未分隔或分隔不完全的蛙类、爬行类,虽然肺循环和体循环已经形成,但从肺静脉和体静脉回心的动脉血和静脉血,仍有不同程度的混合。完全双循环:鸟类、哺乳类左、右心室完全分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称为…..卵生:受精卵在外界发育,营养靠自身卵黄供给的生殖方式。卵胎生:胚胎在母体(输卵管或子宫)内发育,但与母体缺乏密切的营养联系,所需营养靠自身卵黄供给。…假胎生:一些软骨鱼类胚胎在母体(输卵管或子宫)内发育,早期营养靠自身卵黄供给;后期胚胎通过卵黄囊与母体输卵管壁连接,直接从母体获得营养并发生代谢联系,…侧线器官: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低频震动感受器,主要由侧线管和侧线神经组成。因鱼类的侧线管在身体两侧的开口常排成一条虚线,故得名。休眠:许多变温动物在环境恶化时,通过降低自身的代谢水平,进入一种麻痹状态,以减少消耗,维持存活。只有当环境好转时才复苏活动。这种现象称为…洄游:鱼类每年在一定的季节,沿固定的路线,有目的、长距离、群集性的迁游行为。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体温的升高必须靠吸收外界热能。吞咽式呼吸:两栖、(部分爬行类)进行肺呼吸时,要靠口低的升降来完成呼吸动作,状如吞咽。槽生齿:高等脊椎动物的牙齿,着生在颌骨的牙槽里。次生腭:从爬行类开始出现的、位于口腔顶壁的骨性硬腭,具有分开呼吸通路和食物通路的功能。从发生上看,这一结构是后来才出现的。故称为…颊窝:某些蛇类特有的红外线(热)感受器,位于外鼻孔与眼之间的凹陷处。胸廓:由胸椎、肋骨和胸骨为主体构成的胸部轮廓结构即称为胸廓。迁徙:动物周期性地进行远距离,有目的的迁移的行为。早成雏:陆禽、游禽等鸟类幼雏孵出时,就已被有稠密的绒羽,眼已张开,即刻便可随亲鸟一起行走觅时。晚成雏:与早成雏相反(身裸,眼闭、不会行走,靠亲鸟饲喂)。树禽等。候鸟:有迁徙习性的鸟类。双重呼吸:鸟类飞翔时的呼吸方式。因其肺与气囊相通,故鸟类一呼一吸共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调节:鸟类视物调焦时,不仅可以靠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形状和距离,还可以调节角膜的屈度,特称为双重调节。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中发育,通过胎盘与母体发生营养代谢联系,这样的生殖方式称为胎生。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