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洋麻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诗歌建安诗歌。由于汉末社会动乱、思想活跃,建安诗歌大放异彩,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成就辉煌的阶段之一。学习时对“三曹”、“七子”及蔡琰的创作概貌应全面了解,对曹操、曹植、王粲、蔡琰的作品应重点掌握。曹操既是政治军事集团领袖,也是建安文盟主,诗歌创作开一代风气。存诗虽仅二十余首,但内容现实性强,或反映社会动乱,如《蒿里行》,苍凉悲愤;或抒写理想壮志,如《短歌行》,慷慨刚健。·艺术形式上则富独创性,如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发展了乐府诗;以四言写乐府,使四言诗出现中兴;此外,语言的简朴刚健,情调的慷慨悲愤,也都是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更重要的是,悲伤离乱、慷慨苍凉、志深笔长、梗概多气之建安风骨的形成,曹操有首创之功。曹丕是曹操次子,他的《燕歌行》开创了七言新体制。曹植是曹操第三子,是建安时期的杰出诗人。他有安邦济世的理想和恃才傲物的性格,这两方面成为他诗歌的基本精神。他的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多写政治抱负,奋发进取,《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英雄,正是曹植本人的写照。后期诗多写不幸遭际,充满愤懑,《野田黄雀行》中“利剑不在掌”的悲哀,《赠白马王彪》中亲人生离死别的悲痛和遭到迫害的苦闷,都表现得十分强烈。曹植诗在艺术上有突出成就。他的五言诗名震诗坛,有鲜明的特色:一、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抒情性,前期诗中的任侠使气,后期诗中的满腔悲愤,都体现了他的个性特色。二、骨气奇高,慷慨奋发,他那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贯穿于他的生活与创作的始终,形成奇高的骨气,激越感人。三、词采华茂,语言精炼。曹植诗歌或语言质朴,如《野田黄雀行》,或词采华美,如《公宴》,改变了乐府诗语言古朴的风貌。四、工于起调,善为警句。曹植善以警句开篇,精警突出,造成强烈影响。警句有时安排于诗篇之中,如“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使诗情振起,感染读者。总之,曹植创作成就比较突出,他使五言诗从民歌走向文人诗苑,故而被人们誉为“建安之杰”。围绕“三曹”的还有“七子”,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七哀诗》三首最能代表他的诗歌风貌,如“其一”揭露军阀罪行、表达强烈哀思十分突出。此外,还有著名女诗人蔡琰,她的五言《悲愤诗》长达540字,代表了本时期叙事诗的最高成就。它通过血泪自述广泛反映了汉末战乱,其中兵荒马乱的恐怖、异乡生活的痛苦、怀念祖国的深情、母子分离的悲哀都写得生动感人;诗篇在场景与细节描写、心理与感情刻划等方面都很突出,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建安诗歌以反映社会动乱和抒写报国壮志的充实内容、慷慨悲凉的情辞和苍劲雄浑的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对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我国古典诗歌也从此摆脱了四言格局,完善了五言体制,开创了七言新体,推动了古典诗歌体式的发展。正始至永嘉诗歌。正始诗坛有所谓“竹林七贤”而真正代表正始诗歌成就的是阮籍、嵇康。当时政局黑暗恐怖,对阮籍诗歌产生深刻影响,他的五言《咏怀诗》82首,虽非一时之作,却有同一基本主题,即从不同角度曲折表达诗人痛苦、寂寞和愤懑的心情,折射出时政的黑暗,如其一(“夜中不能寐”)写孤独苦闷;其三(“驾言发魏都”)写困苦失意,都有以个人哀怨写时代悲剧的特色,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与情辞慷慨的建安诗歌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阮诗隐晦曲折的风格特色,含蓄蕴藉,婉曲深沉,这正是正始之音的特色。太康诗人有所谓“三张”、“二陆”、“两潘”、“——左”。当时,陆机最负盛名,但其诗内容不够充实,有形式主义倾向;而左思则是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的继承者。左思的代表作为《咏史》八首。它名咏史实为抒怀,往往借古讽今,抒写怀抱。如其一(“弱冠弄柔翰”)抒写建功立业壮志,感情浓烈;其二(“郁郁涧底松”)批判门阀制度的黑暗,笔力矫健。左思咏史诗在艺术上也值得注目:一、多引史实以借古讽今,故典实精切;二、抒情强烈,富感情色彩,故文情深怨;三、讽刺尖锐,笔力矫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对比鲜明,一针见血。左诗的批判与建安诗歌一脉相承。永嘉诗坛,刘琨的《扶风歌》是一首慷慨激昂感时伤乱的爱国悲歌,报国壮怀之豪与英雄失路之悲交织并写,悲壮感人。郭璞的《游仙诗》,名为游仙,实是咏怀,咏隐遁之怀,抒怀才不遇之愤。但此时玄言诗盛极一时,其游仙之作也受其影响。南北朝诗歌。这一节时代跨度虽大,但只要掌握四个重点即谢灵运与山水诗、鲍照与七言诗、谢眺与新体诗、庾信与北朝诗,也就可以全面驾驭了。一、谢灵运与山水诗。晋宋之际,文人笔触由游仙玄言转向山水自然,至刘宋元嘉,三大家之一的谢灵运首先突破东晋玄言诗的统治,开始山水诗创作,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天地。《登池上楼》是其代表作。诗写永嘉阳春景色,清新明丽,细致逼真。他的山水诗,描写细腻,对仗工整,多有名句但少有佳篇,且带有玄言尾巴。二、鲍照与七言诗。元嘉三大家成就最高的是鲍照。他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可为代表作。其六(“对案不能食”)表现怀才不遇的悲愤,气势充畅,感情激越,笔力刚健,颇具汉魏风骨。他的诗歌,变五言为杂言与七言,其七言,变曹丕七言诗句句用韵为隔句用韵,推进了七言诗的发展。三、谢眺与新体诗。齐梁诗坛,出现了讲求声律的新体诗,即永明体,创作队伍有所谓“竟陵八友”,其中谢眺成就最高。他是南朝齐代以新诗体写山水的著名山水诗人,与谢灵运合称大小谢。他的诗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细致逼真,基本摆脱了玄言影响,推进了山水诗的发展。四、庾信与北朝诗。庾信前期为梁代宫体诗人,内容空虚,艺术也较平庸;后期仕北,成为北朝著名诗人,改变了北朝诗坛沉寂局面。这些诗,由于境遇改变,仕北之悲与乡关之思成为其诗歌基调,《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可为代表。南北朝民歌。首先应运用比较法了解南北朝民歌的主要异同:在内容上,南朝民歌主要写爱情生活,北朝民歌则比较丰富,牧歌、战歌、情歌均有;在风格上,南朝民歌清丽柔弱,北朝民歌质朴刚健。其次应熟悉南朝民歌压卷之作《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优秀诗篇《木兰诗》,了解它们不同的思想内容,把握《西洲曲》重言、顶真、谐音、双关手法和含蓄深婉的风格以及《木兰诗》排比、铺陈、比喻、幽默手法和粗犷雄健、悲凉慷慨的特色。第二章陶渊明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要紧密联系晋宋易代的时代特点,把握住老庄思想、儒家思想对诗人的影响,理清他反复出仕、归隐,最终以隐居为归宿的思想变化历程。这是研读其作品的锁钥。陶渊明生活的时期,朝政黑暗、社会动荡。诗人青少年时代受道家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影响,既培养了“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乐道安贫的意趣,同时也树立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拯世济民,建功立业的抱负。他在二十九岁初登仕途后的十三年间,断断续续做过州祭酒、参军、县令一类低微的官。他的“大济苍生”的理想与污浊残酷的现实发生了矛盾,他既无力革除时弊,又不愿同流合污而使“志意多所耻”,便在四十一岁那年从彭泽令任上毅然去官归田了。其后二十多年中,诗人一直生活在田园中,淳朴诚笃的环境与人际交往,使他感到了心灵的自慰。但陶渊明毕竟爱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影响,只是在当时的形势下,济世志怀无法实现,才退而躬耕“独善其身”,故而亦不乏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感叹。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以诗的成就为最突出,现存一百二十多首。他的散文、辞赋也写得很好,现存十一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陶渊明的作品主要是表现农村生活和隐逸思想的,也有一些作品如他的咏怀、咏史诗,表现了出仕与归隐的矛盾,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前者是学习的重点,后者也不能忽略,否则就会失之片面。陶渊明的田园诗思想内容丰富,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掌握:一、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诗人闲适自得之情。如《归园田居》其一里对远村、墟烟、狗吠、鸡鸣的描写,“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抒情。二、以极大的热情歌颂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如《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其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诗句。三、反映农村的凋蔽和诗人自己的穷困生活。如《归园田居》其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写战后农村的荒凉;《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写“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景况。四、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并记》中“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憧憬。这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杂诗》其二写他“有志不获骋”的悲愤。《咏荆轲》、《读山海经》其十,借助歌咏荆轲、精卫、刑天,表明自己疾恶抗暴的感情,寄寓着难得偿愿的感慨。表现了“金刚怒目式”的一面,是对阮籍《咏怀诗》、左思《咏史》诗的继承。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平淡与醇美统一的风格。具体可以从四方面去理解:一、把平淡无奇的田园生活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例如《归园田居》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用白描的手法,写农村常见的景物,构成一个朴素自然、恬静优美的艺术境界,使田园淳朴的生活和丑恶的上层官场相对立,表现出诗人脱离“樊笼”,“复得返自然”的舒畅自得的心境,读起来韵味隽永。二、情景交融,传神写意。诗人把自己的人格追求、人生理想体现在田园景物的描写之中,主观意蕴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如《和郭主簿》中“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体现着诗人高洁的人格。《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现出诗人性任启然的人生理想。三、善用平凡的素材,不多的物象,创造出自然高妙的意境。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摄象传神,意与景适然遇合,“一片化机,天真自具”的艺术境界。四、陶诗多用质朴自然的“田家语”,但又相当凝炼、极富表现力。他特别善于遣用动词。例如“鸟瞬欢新节,冷风送余善”(《怀古田舍》),“欢”、“送”两个动词,移情于物,巧妙地传达出诗人的情绪。陶诗还善于提炼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又充满生活情趣的语言,如《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现诗人的自悟与愉悦,既富理趣又有情趣。陶渊明的田园诗,使农村的景物,农村的生活进入诗歌领域,具有新颖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给玄言统治着的诗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陶诗虽在当时不被重视,后代却受人推崇,取得了很高的地位,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宋代的苏轼等都热心学习他,田园诗在后世成为一个源远流长的诗派。宋代以后一些诗人提倡相互诗风,反对形式主义,也多以陶诗为榜样。陶渊明蔑视权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给后世作家以积极影响;乐天知命及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对后世也有消极的影响。第三章魏晋南北朝赋魏晋南北朝赋的发展:一、与汉赋相比较,魏严明南北朝赋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赋的题材更加广泛。除描写京都宫苑山川风物的赋作外,登临、游览、怀人、伤别等亦都是赋家咏诵的对象。二是抒情成份加强了。怀恋乡土友人,感慨兴衰变化,希图建功立业而不得实现的苦衷等都有强烈的抒发。三是受骈俪之风的影响。更加讲究语言技巧,古赋渐变国骈赋。二、魏晋南北朝赋在叙事、咏物、抒情方面的发展变化。叙事赋是在汉大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和汉大赋相比较,结构上很少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扬弃了东南西北、上下四方的极度铺陈,更多地注意从变化的角度叙写社会生活,抒情性增强,比如左思的《三都赋》。咏物赋的题材很广,不仅能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和象征意义,而且往往和写景结合在一起,表现出环境特点和时代氛围,在托物言志中有浓重的抒情,比如祢衡的《鹦鹉赋》、谢惠连的《雪赋》。抒情赋的篇幅都比较短小,多以景写情,感情浓郁,如王粲的《登楼赋》、向秀的《思旧赋》。魏晋重要的赋作家与代表作品。南北朝重要的赋作家与代表作品。要进一步具体感受这时期赋作的总体特点。鲍照的《芜城赋》是为凭吊几经战火的广陵城而作,寄寓了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感慨,抒情性极强,是骈赋的名篇。除《芜城赋》外,鲍照还有一些生动感人的咏物赋作,如《鹤赋》、《飞娥赋》等。谢惠连的《雪赋》对雪的描写非常精彩。赋中写下雪时的环境气氛,写雪后人们的活动,这种把描写事物与环境景物结合的手法,是魏晋南北朝咏物赋的突出特色。庚信是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