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巴西的城市化以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为众多的国家,1955年,它的人口便超过了1.57亿。它的人口增长率为1.9%,即是说,每年要增加3l0万人口,是世界上第六人口大国。在它的总人口中,65%以上的人居住在城市地区,并且那里的人口还在不断迅速地增长。毋庸置疑,这一都市化过程促进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遍及城市的贫民窟和棚户区的增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便是这类社区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大多数这样的社区中,缺乏污水处理系统、电力及洁净的水。在这些居住地聚集着60%以上的城市人口。此外,和大多数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巴西的城市也难以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吸收如此众多的人口。因此,失业的人很多,只好去从事街头叫卖、开小杂货铺甚至卖淫等活动。如果我们以圣保罗为例,就会发现,43%的城市劳动力都集中在这些“非正式”的经济部门。这些非正式部门的活动包括小商贩、拣破烂儿等非他人雇用的工作,还包括诸如手工匠、理发师以及家庭佣人等工作。这种部门的收入相当低,没有工作或老年保险。大多数人都要为获得仅够糊口的收入而奔波。图二: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在巴西,收入极不平等。虽然有过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在那些经济繁荣的年代。绝大多数巴西人从中受益却很少。一些人由于工业部门的低工资而赚取暴利,与此同时,大多数城市工人却被抛到了贫困的边缘。这种不平等在收入分配的数据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20%最贫困巴西人口的收入只占到整个国民收入的2%,而10%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在国民收人中所占的份额却高达50.6%,前20%富裕人口的收入占到总收人的66.6%。巴西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它的工业大部分都在东南部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拉那和里奥格兰德等州发展,但是,近些年来也扩展到东北和远西部。在最近的10年中,工业对巴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接近35%,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为60%。交通、电力和通讯系统,诸如广播、电视等在最近的几年中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个国家拥有一个庞大的、日益扩展的较为健全的工业基础,从钢铁冶炼、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等基础工业一直到高档消费品和各种各样的军工产品。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电力的生产者之一,并开始建立核反应堆。巴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1.城乡人口流动性高,流动规模大,城市化速率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巴西国内的工业品需求加速,引起工资上涨,使越来越多的移民向工业区集中。据估计,20世纪40年代有300万人从乡村移向城市,20世纪50年代增加到700多万人。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数目也从82个增加到154个。人口的大量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巴西社会结构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壮大和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现实。但是,城市过多、过大,人口和财富过度集中于大城市。也导致了首位城市超常发展,以及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出现分离的趋势,其结果是,城市的聚合力不强。2.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土地高度集中等问题比较突出。与韩国、台湾地区不同,巴西土地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土地高度集中。据统计,巴西占地1000公顷以上的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1%,但它们却占有全国45.1%的土地面积;占地10公顷以下的农户数占总农户数的49.7%,但这部分农户却只占有2.3%的土地面积。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大量失地农民就业教育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尽管巴西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收效不大。在失地农民中,有相当部分人面临着既没有新的就业机会,又缺乏生活保障的两难困境。这就使巴西社会所承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负担加重。图三:巴西无地农民抗议3.从产业结构来看,巴西存在着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相脱节的现象。巴西经济的产值结构表面上类似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下降到10%以下,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60%以上。但从就业结构看,发达国家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基本一致,而巴西的农业就业比重远高于其产值比重,甚至高达两倍以上。这表明,巴西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第三产业也有类似的情况。从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上也能看到这一点。在就业的比重上,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而为工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从就业渠道看,非正规经济就业部门是巴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领域。非正规经济在巴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目前,伴随着巴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非正规经济特别是服务业(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思考题:1.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为什么在城市失业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仍然增加?试用发展经济学中的某些经济理论解释这种现象。案例1:印度经济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首都新德里,人口约10.27亿(截至2001年3月31日),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迅速膨胀的人口不仅阻碍了经济的进步而且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压力,造成环境的严重恶化,劳动力的增长和规模持续超过经济的吸收能力。绝对贫困依然广泛存在,文盲率超过50%,婴儿死亡率依然接近75‰。世界上每日支出不足一美元的穷人中,超过40%生活在印度。贫困人口占印度乡村人口的1/3,城市居民的1/5。图一印度童工砸碎石谋生印度经过长期的反英斗争,在1947年终于获得独立。英国为了满足印度的印度教徒和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的要求,把印度殖民地分割成两部分。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因而同时诞生。印度曾经一度受英国议院制度的影响,是一个有封建政府的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印度放弃了它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取向,激进地推行市场资本主义。农业是印度最重要的经济产业,它占用了印度3/4的劳动力,创造出30%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的“绿色革命”之后,农业生产开始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农业技术和灌溉系统的改善。结果印度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自给,把小麦产量从1964年的1000万吨提高到1985年的4500万吨以上,在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亿吨粮食生产跟上了人口增长。图二正在收获蔬菜的印度农民虽然在80年代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5.3%的速度增长,但是人口的相应增长却导致人均收入只有微小的受益。尽管大规模的国有和国营制造业公司生产钢铁、机床、电力和运输机械,另外,化工厂也自1960年以来出现,但是,棉纺织品和黄麻织品的生产仍然是该国最主要的工业活动。90年代初,这些企业的大多数又通过私有化转让给私人控制。印度政府在90年代为了重新调动生产积极性而实施的重要措施,包括逐步解除对工业和贸易的管制,用激励制度和一整套政策鼓励高技术的转移,特别要指出的是,通讯设备部门的私有化,电子计算机工业出口的自由化,在自动化和机床工业方面更为灵活的生产工序的引进以及几项方便资本品进口的措施的采取,体现了印度当局发展经济的首创精神。尽管高人口增长率的影响,经济增长已经能使印度在反贫困的战斗中初获小胜。印度从1991年开始实行经济改革,近年经济增速较快,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达4%~6%。2000-2001财政年度,印度全国GDP总量为4598亿美元,人均GDP约450美元。另据统计,2001-2002财政年度印度粮食总产量达2.09亿吨,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库存也在不断增加。图三经济发展中的印度印度的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三大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以1999-2000财政年度为例)分别为:第一产业占29%,第二产业占24%,第三产业占47%。印度的六大基础工业产业为石油、石化、煤炭、电力、水泥和钢铁。正当印度的经济迅速地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赖以遵循的社会主义模式向更多地依赖于自由市场和更加开放的经济过渡时,人们日益忧虑的是,经济效率的改善和经济的增长可能会以收入的更加不均等、更高失业率、持续的环境破坏、穷人和中产阶级实际收入的下降为代价。因而,在21世纪,印度政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将会是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收入均等、效益和就业、食物生产和环境破坏以及自由市场和减轻贫困。与此同时,还要对付迅猛的人口增长和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之间不断升级的民族暴力冲突。这将是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任务。思考题:1.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特征是什么?2.现代部门如何影响传统部门?3.通过本例,概述刘易斯模型。第十五章制度与经济发展案例1: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的农村土地是由公社来使用的。60年代初,安徽省农民开始要求改革公社体制,使得家庭收入可以与劳动挂上钩。当地的领导人开始进行试验,允许一些农户签订小块土地承包合同,由于示范效应,其他许多农户也签订了承包合同。农业土地承包导致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当地政府和领导人正式批准了实行这种制度。当时中央政府并没有参与其中,后来由于中央政府不同意这种做法,土地承包制度曾被部分的恢复到原来的制度。1978年,安徽省一场严重的旱灾导致了该省出现粮荒。省政府领导允许农民们种植农村生产队无法耕作的任何土地。附近的村庄纷纷效仿。图一:凤阳小岗村农民大包干“契约”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政府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正式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个家庭可以与生产队长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以他们“自己的”土地来生产农作物。在一个村子之中,土地的分配原则是一样的,不过村与村之间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土地从集体所有制转为个人使用和更为正式的使用权的过程中,社会因素和生产率因素决定着土地的分配。不过,土地承包合同并不能保证农民有非常稳定的土地使用权。虽然原则上签订合同之后,土地使用权应当由若干年时间,但中国农村大多数地区的做法是,根据农民的收成情况,时不时的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调整,中国农民和官员们对于社会因素和效率因素的考虑从来是不一致的。90年代对农民的调查发现,农民希望得到更安全的土地使用权,但也有很多人赞成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调整。中国农民表示,如果他们的生计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解决的话,他们是赞成不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调整的政策的。由于何种制度框架能够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并没有取得共识,这可能导致了在实施土地承包制度上进展缓慢。图二:凤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使用权频繁的进行调整,在某些条件下还反映出,一些地方干部希望发挥影响力,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对土地的控制力依然是政治权力的主要来源之一。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各地关于土地使用期限和做法的土地制度大不相同。虽然中央政府同意土地使用年限为15~30年,但这一点从未实施过,实地调查研究显示,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县级和省级官员,其兴趣更有可能与农民相一致,而不是与当地的官员保持一致。图三:农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解释了制度改革的一些重要教训:1.试点是制度改革的关键。在本例中,地方政府的试点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中央政府在承认一项成功的试点然后在全国推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制度改革需要时间。随着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以及其他支持性制度的建立,中国的土地制度将会继续发生变化。3.在制度改革的不同阶段,地方领导人和其他领导人的作用可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4.在改变现有的规则时,政府需要了解制度在影响公平与效率上的双重作用。社会因素影响着改革的步伐,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进行制度改革。案例2:马来西亚减少棕榈油磨坊的水污染从1970年到1989年,马来西亚的主要出口产品——棕榈油——的产量增长了12倍。不幸的是,在农村的磨坊里,在生产1吨粗棕榈油的过程中要产生2.5吨的废水。至70年代后期,从这些磨坊里排放的废物已经严重地污染了马来西亚的40多条河流,主要是耗尽了水中的氧。污染杀死了淡水鱼,危及对传统海洋渔业至关重要的海岸边红树的生存,污染了许多马来西亚农村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并散发出阵阵恶臭,使得许多村庄无法居住。图四:新鲜棕榈果水污染变得如此严重,以至于在1974年,政府通过了《环境质量法》,并在1975年成立了环境部(DOE)。环境部在1977年公布了棕榈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