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简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动物行为简述一般来说,动物跟人一样,有许多不同的行为。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动物行为做一简述。一.按行为的不同表现1.觅食行为(foragingbehavior)。动物的觅食行为是动物对食物的搜寻、捕捉和加工处理的过程,也是动物生存和繁殖必要的基础保证。但是动物的觅食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食物资源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会随着食物的变动而变化,也会随性环境条件的变化、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和新情况的出现而不断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与之密切相连的是贮食行为,各种动物都有贮食行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动物都形成了各自的“习惯”。不同食性的动物觅食的特点:(1)植食性动物的觅食特点:比较容易获得食物,同时面临着被捕食的风险;收到食物季节性生长变化影响很明显;有时候需要长距离迁移。就比如东非野生旱季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野生食草野生动物的大迁徙,从非洲坦桑尼亚向肯尼亚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3000公里的长征,不仅要穿越狮子、豹子埋伏的草原,还要跨越布满鳄鱼、河马的马拉河。这趟迁徙有大量的植食性动物被捕食,也有大量的小生命在途中诞生。(2)肉食性动物的觅食特点:不容易获得食物,需要一些特别的技能,经常要占领一定范围的领地。比如说狮子都是群居的,成员在8到30只之间,猎物充足的地方,狮群的领地可少到20平方千米,稀少的话,会有400到1500平方千米的领地。(3)腐食性动物的觅食特点:比较容易获得,常常需要特化的感觉搜索食物。拿秃鹫来作为例子,它就会掌握规律,在空中观察一定时间,小心翼翼地确定猎物真正死亡后,才开始进食。秃鹫也是我们人类实行天葬的手段。秃鹫的胃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令它们进食被细菌感染的尸体也不易生病。(4)杂食性动物的觅食特点:容易获得食物的同时,又面临着被捕的食的风险。哺乳类动物很多都属于杂食性动物,人类也是杂食性动物,与人类密切关联的猫、狗、鸡、老鼠、鱼都是杂食性动物。(5)寄生性动物的觅食特点:难以找到适合的寄生主体。二.攻击行为。动物的攻击行为(aggressivebehavior)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只要一方认输,胜者则立刻停止攻击。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巢区是指动物在正常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地方,如觅食、活动、休息、筑巢、育幼等活动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范围较大。可分为两类。(1)独居动物的攻击行为:如野猫。一个地区往往独立生活着无数野猫,平时相安无事,但只要它们相互遇到通常就会爆发“战争”。由于拥有尖利的牙齿和爪子,一旦攻击行为发生,损失对双方来说都是惨重的。为了尽可能规避冲突的发生,野猫会用尿液标记自己的行踪,后到者根据这些气味信息,读出前一只猫走过的时间和距离,以此判断自己是沿着走下去还是换一条新路。(2)群居动物的攻击行为:群居性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紧密的团队生活模式,平日里朝夕相处,似乎是万众一心,但是有时为了食物、配偶、领地,群居动物个体间也会相互攻击。如协作捕猎后的狼群也会互相争食。又如为了“抱得美人归”,繁殖期内雄性象海豹之间经常会相互冲撞、撕咬,往往体重大、个头高、力量足的个体会占优势。只有战胜方才能获得交配权,战败方不仅没有交配权,而且往往“遍体鳞伤”,最终死于伤口感染。如食草动物群居个体间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旦一方“越过雷池半步”,占有原地的一方就会用吼叫、撕咬、撞击等多种形式予以警告。如斑马、长角羚。动物的攻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机体活动,不仅与多种遗传因素(相关基因、个体差异、繁殖性能等)的协调作用有关,还和环境因素(种群密度、食物、种间竞争等)有关,特别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其尤为重要。当然,人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其攻击心理和行为也具有一定本能性。只有深入研究、坦然面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和规避机制,用人格和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尝试解决诸如“路怒症”等更加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冲突问题。三.贮食行为。动物摄取食物,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摄取构成躯体的营养──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这是动物的摄食行为。故食物丰富时,有些动物会贮存一些食物等饥饿时再取来食用。这样的行为称为贮食行为。比如蚂蚁是人们常见的动物,生活在北美及地中海一带的农蚁(又叫收获蚁),由于栖息地较干燥,食物来源很少,它们就在雨季中采集成熟的植物种子储备起来,以供干旱缺粮时充饥。农蚁中的工蚁采到坚硬的种子后先将其咬碎、运进蚁巢,放在蚁巢上层的“仓库”里。另有一些工蚁在巢内做深加工的工作,将种子嚼烂,混合上唾液,使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糖分,最后做成香甜的饼或团子,储藏在蚁巢里,作为旱季的粮食。对于未嚼烂而发芽的种子,工蚁会将其搬到巢外的土堆上,让其生根发芽,成长起来,当它的种子成熟以后,农蚁再去收获。美洲狮又叫山狮,是一种行动敏捷、性情温和但却是稀有的猫科动物,它只生活在美国西部和西南部一些人类难以到达的荒山野林中。美洲狮最常吃的猎物是容易得到的黑尾鹿。捕到猎物后,它先饱餐一顿,然后把剩下的部分藏在树丛中,第二天再回来吃,一连数日,吃完为止。四.防御行为。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它动物伤害的行为。可区分为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1.初级防御:初级防御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均在起作用,它有助于减少与捕食动物相遇的可能性。初级防御有四种类型,即:穴居、隐蔽、警戒色和拟态。(1)警戒色——有毒的或不可食的动物往往具有极为鲜艳醒目的色彩,这种色彩对捕食动物具有信号和广告的作用,能使捕食动物见后避而远之。胡蜂和黄蜂的身体具有黑黄相间的条纹,它的作用不是隐蔽自己而是起警戒作用。每一个捕食动物在学会回避警戒色以前,至少得捕食一个具有警戒色的动物,在尝到了苦头后才能学会回避它,这就叫条件回避反应,很多脊椎动物都形成了条件回避反应。(2)穴居——营穴居生活的动物使捕食者很难发现。蚯蚓和鼹鼠等动物终生都生活在地下并形成了极特化的习性和食性;野兔在晨昏和夜晚才在地面觅食,而在易被捕食动物发现的白天则隐藏在洞穴中。(3)拟态——一种动物如果因在形态和体色上模仿另一种有毒和不可食的动物而获得好处,这种防御方式就叫拟态。一种无毒的物种模仿一种有毒的物种叫贝茨拟态,如食蚜蝇模仿蜜蜂。两种有毒的物种互相模拟叫缪勒拟态,这种模拟对双方都有好处。(4)隐蔽——很多动物的体色与环境背景色很相似,因此不易被捕食动物发现。如螽斯的体色是绿色的,水体表层的浮游动物常常是透明的。北极地区的哺乳动物和鸟类每年可变色两次,夏季时雷鸟和雪兔是褐色的,此时它们在岩石和稀疏的植丛中栖息和觅食,但到冬季,它们全身变白,与茫茫雪原混为一体,所以它们在两个季节都能隐蔽自己。2.次级防御:次级防御只有当捕食动物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动物相遇后的逃脱机会。次级防御有六种类型,即:回撤、逃遁、威吓、假死、转移攻击部位和反击。(1)回撤——是穴居动物最有效的次级防御手段,野兔一遇到危险就立即逃回洞内;管居沙蚕遇到危险则立即缩回到自己的管内。在同样情况下,有壳动物会缩入壳内,有刺动物则会滚成球或将刺直立起来,保护其软体部位。(2)逃遁——很多动物当捕食者接近时往往靠跑、跳、游泳或飞翔迅速逃离,有时采取直线运动,有时采取不规则运动。例如夜蛾和尺蠖蛾在蝙蝠离它们较远时采取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飞出蝙蝠的搜索区,但当蝙蝠离它们较近时,便采取飘逸不定的不定向飞行,使蝙蝠难以捕捉。非洲猎豹快速追捕瞪羚时,瞪羚在全力奔跑一阵以后,会突然停住,马上改向一侧跑去。如果它不拐弯,仍照直跑,那么它很有可能被猎豹抓住。瞪羚虽然跑得不一定很快,但它在奔跑过程中有急转弯的特殊本领,因此它常常能从猎豹的爪下逃脱。(3)威吓——不能迅速逃跑或已被捉住的动物,往往采用威吓手段进行防御。蟾蜍在受到攻击时会因肺部充气而使整个身体膨胀起来,造成一种身体极大的虚假印象。螳螂遇到危险时会把头转向捕食动物,翅和前足外展,把其上的鲜艳色彩暴露出来,同时还靠腹部的摩擦发出像蛇一样的嘶嘶响声,这种行为常常可把小鸟吓跑。(4)假死——很多动物都以假死习性来逃避捕食动物的攻击。如很多甲虫、螳螂、蜘蛛和哺乳动物中的负鼠等。这些动物通常只能短时间地保持假死状态,之后便会突然飞走或逃走。(5)转移攻击部位——有些动物是通过诱导捕食动物攻击自己身体的非要害部位而逃生的。眼蝶和灰蝶的翅上常常生有一个或多个小眼斑,其作用是吸引捕食动物的攻击,从而使身体的头部或其他要害部位免受攻击。很多蜥蜴在受到攻击时会主动把尾巴脱掉,以后会再生出新的尾巴。(6)反击——一个动物在受到捕食动物攻击时的最后逃生机会,就是利用一切可用的武器(如牙、角、爪等)进行反击。大部分动物在遭捕捉后都会进行反击。栖居在北极苔原地带的麝牛,在遇到狼的袭击时,会把幼牛保护在牛群中间,成年的麝牛成群地围成圆阵,个个头朝外,用犄角与狼搏斗。在这种阵势下,狼是无能为力的,最后一退了之。五.领域行为。领域行为有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的生存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动物可以取食、繁殖、抚育后代。占有领域的可以是一个个体、一对配偶、一个家庭,也可以是一个动物群。我们常见的狗常常走一段就排一点尿,也知道狐狸会散发一些难闻的气味,这些都于动物的领域行为有关。动物的领域的大小各不相同,生活在树叶上的蚜虫,其最大领域就是一片树叶,老虎的领域可达十几平方千米。领域虽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领域的占有者却熟知它的边界。它们通常使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获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六.繁殖行为。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繁殖与及无性繁殖。1.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过程只牵涉一个个体,例如细菌用细胞分裂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并不局限于单细胞生物。多数的植物都可进行无性繁殖。常见的无性繁殖有营养器官生殖、出芽生殖、断裂生殖、(无性)孢子生殖、分裂生殖等。通过离体植物组织培养,也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手段。一种学名为的蚂蚁也是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2.有性繁殖而有性繁殖则牵涉两个属于不同性别的个体。例如人类的繁殖就是一种有性繁殖。一般来说,高等生物都是透过有性繁殖的,而低等生体则多是透过无性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繁殖是生物传宗接代的主要方式,可以看做是生命的一种延续。繁殖的广义指两个雌雄异体的动物之间的生殖器的交配,通过生殖器的接触、交媾而达到繁衍目的之行为。生存和繁殖是所有生物存在都必须完成的,这是生物几千年进化所刻在基因中的行为。不论你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是分裂还是交配,产生新的个体是生物生生不息的保证。而在繁殖中产生的新的生物其中的部分拥有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生物在新环境中生存的保证。而这部分拥有适应性的个体在逐渐壮大的同时,环境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于是新的具有适应性的生物出现了,虽然这种变化的出现可能来自于基因突变,但这种适应性的传播却必须依靠繁殖。这样的劣势基因在繁殖中淘汰,优势基因在繁殖中得以保留,生物得以繁衍生息,并且不断得到进化,这才是繁殖行为的根本意义。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七.节律行为(洄游行为,迁徙行为)。洄游某些鱼类或海兽等水生动物在一生活动中,由于环境影响或生理习性,在一定的时期从原栖息地集群游到另一个水域中去生活,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又沿原路线游回到原栖息地生活,这种集群的定期、定向有规律性的移动,称为洄游。1.生殖洄游——依据大部分鱼类洄游到达目的地所表现的生活行为,一般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季节洄游。如某些鱼类在性腺成熟发育过程中,每年在一定时期内集群,并按一定路线游向沿岸、河口、深海或上溯至河流等适宜的地方进行产卵,称为生殖洄游。生殖洄游有的只在海中进行,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有的只在淡水中进行,如青鱼、草鱼、鲢、鳙;有的由海洋上溯至江河,如鲥,大马哈鱼;有的则由江河下降至海洋,如鳗鲡等。2.索饵洄游——有些鱼类在育肥阶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