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几种解读以下是几种不同解读的观点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它又是抽象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一方面都是人类劳动力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并且,当作第一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又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支出。并且,当作具体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①即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马克思对此的论述主要有三点:一、每一商品的使用价值中都包含具体劳动,这是各种使用价值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前提。而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是抽象劳动。二、商品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的对立运动,来源于劳动二重性。现实生活中,随着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量的增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可能同时减少。“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因此,劳动二重性的对立运动,必然引起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对立运动。三、马克思总结性地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抽象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从另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是“特定的生产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一般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加图等人,虽然已经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创造的,并且初步确立了劳动价值论。但是,他们并没有发现抽象劳动。因此,他们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有严重缺陷的。譬如,如果说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可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劳动又是怎样互相比较呢?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有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才对这一问题给予了科学的解决,所以说劳动二重性的提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从宏观上讲,由于具体劳动回答的是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因而它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分工体系和社会产业结构状况;由于抽象劳动回答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它反映出来的是社会分工中的劳动比例和社会劳动的总规模。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按劳动二重性的要求,在质上不断扩大合理的社会分工,在量上保持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二、从微观上讲,劳动二重性原理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在具体劳动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耗费,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占领市场,实现效益。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所作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正是由于这一发现,才彻底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根据他的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吴月华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之所以具有使有价值和价值这二因素,正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统一体。统一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不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具体劳动,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的表现,也是商品生产者借以相互联系的桥梁。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资本主义》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0页)。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⑴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特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异,因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共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⑵具体劳动表明的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表明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⑶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它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是价值的惟一源泉;⑷具体劳动作为有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并加以科学论证的,它在经济学上有重大意义,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早就分析了价值并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不了解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了价值。当人们提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为什么可以互相比较,是什么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时,他们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从而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运用此学说,论证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同时,转移了旧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形成新价值。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区分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再次,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总之,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错误的马克思把具体性和抽象性看成是劳动的“二重性”,并且认为,劳动的这样的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可是,马克思没有想到,正是在这个被称为“枢纽”的问题上,他把依赖于人们的认识而存在的东西,看成是在事物之间的实际关系中存在的东西,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圣人千虑,必有一失,马克思千虑,也难免一失。由于他的这个“千虑之一失”是发生在“枢纽”问题上,纠正这个失误就特别必要。一、只有在实际关系中产生的性质才是在客观存在的性质事物的任何属性都是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和存在的,没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没有事物的属性。一个人之所以有“儿子”或“父亲”这一属性,是因为有被称为“父亲”或“儿子”的人与他发生了关系,不与被称为“父亲”或“儿子”的人发生关系,这个人只是一个人,既不是不是“儿子”,也不是“父亲”。一个人之所以有“工人”或“商人”这样的属性,是因为他们与各自的劳动对象发生了不同的关系——“工人”对他的劳动对象进行了加工,“商人”对他的劳动对象进行了贩卖。离开了与其劳动对象的关系,他们就不是“工人”或“商人”。任何一个物体都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在实际关系中才产生和存在的。一块石头只有与另外的物体发生实际的吸引关系,才有重量;只有与周围环境的压力相平衡,才有一定的体积,只有与另外的物体发生各种步同的的撞击,才形成一定的形状;只有与另外的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才显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任何一种属性的各种规定性也都是在关系中才产生和存在的。。一种颜色之所以为“深”是因为与“浅”进行了比较,一个物体的运动之所以“快”,是因为与“慢”进行了比较,而进行比较就是发生了实际的关系。由此可见,任何性质都不仅有其主体,也都有它的客体和对象,不仅离开了主体的性质是不存在的,离开了客体和对象的性质也是不存在的。当一个人具有“儿子”这一属性的时候,这个人就是“儿子”这一属性的主体,而另一个被称为“父亲”的人则是“儿子”这一属性的客体,而那个人所具有的“父亲”这一属性则是“儿子”这一属性的对象。没有“儿子”的主体,亦即没有被称为“儿子”的这个人,当然不会有“儿子”这一属性,同样,没有作为父亲的那个人,以及那个人的“父亲”这一属性,那个被称为“儿子”的人也就不再是“儿子”。总之,离开了实际关系就没有物体的属性,物体的不同属性是对于不同的客体和对象的,不可能对于同一客体和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二、劳动的实际的二重性是“劳动者的生理能力的耗费”和“创造消费价值的活动”劳动处在如下两种实际关系中:(1)与劳动者以及劳动的本原的关系。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劳动的本原是劳动者机体的有关能力。劳动依靠这二者而存在,所以与这二者有着实际的关系。(2)与劳动的客体的关系。劳动的客体在劳动的作用下会发生某些改变,正是这些改变使之由无用之物变成有用之物。这两种实际关系使劳动具有如下的两重性:(1)劳动的二重性是:从劳动的主体也就是劳动者方面看,劳动生理能力的支出;(2)从劳动客体方面看,是劳动是使客体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创造消费价值的活动。劳动的这样的两重性才是实际存在的二重性。三、具体性和抽象性不是劳动的“二重性”1.具体性和抽象性不是事物的规定性马克思说过:“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2卷,第751页)所谓抽象,就是相反的情形,即只含有较少的规定性。具体的事物有两种:一是客观存在的物体,二是客观存在着的属性。客观存在的物体都是有无穷多属性的,客观存在的属性都是有无穷多规定的,所以它们都是具体的。具体的属性必定符合以下条件:(1)有其具体主体和本原;(2)有具体的客体和对象;(3)这样的具体属性必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时候,只能首先认识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再认识另一部分,这样就把具体事物的某些规定性从众多的规定性中抽取出来了,这就是认识的抽象。具体和抽象是两个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范畴。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就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具体是个别,抽象是一般。一般是众多个别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存在于众多个别之中;人们的认识把握了一般,也就是把握了众多个别的共同性,从而也就是对众多的个别进行了抽象地认识。人们在认识中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以后,就把有这种性质的事物归到同一类型中。这种过程叫做概括。认识的抽象总是与概括联系在一起。具体的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可是人们的认识却能够将人们的不同性别抽去,把他们都看成是没有区别的“人”。当人们这样认识的时候,就把男人和女人都看成抽象的“人”。在客观世界中有红、橙、黄、绿等各种不同的颜色,可是人们的认识却可以忽略它们的不同,将它们都看成是“颜色”,当人们这样认识的时候,就把不同的颜色概括到一起,都看成是抽象的“颜色”。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到以下两点:(1)抽象并不是事物的客观的规定性,而是发生在认识之中,是与认识活动有关的;(2)具体是与认识中抽象相比较而言的,不是与实际存在的事物相比较而言的,所以,具体之为具体,也是与认识活动有关的。由此可见,具体和抽象都不是事物的客观存在的规定性。把具体性和抽象性看成是事物的“二重性”,就把依赖于人们的认识而存在的东西看成是在事物之间的实际关系中存在的东西了。这就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三、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是错误的正如上文已经指出的,劳动的实际存在的二重性是:一方面,它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耗费;另一方面,它是创造价值的活动。马克思为了建立他的“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他硬是将实际存在的二重性撇开,将抽象性和具体性看是劳动的二重性。我们来看看马克思是怎样将这两种不同的二重性调包的。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