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两宋(960—1276年)(教案)【历史沿革】唐灭亡后的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与其并存的先后有南方和山西的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10世纪初,北方的契丹建立辽。960后北宋建立,相继实现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中国境内处于辽、宋、夏并立。女真兴起后,灭辽和攻北宋,又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阶段特征】两宋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政治上北宋实现了局部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文官制度成型。经济上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文化上古代科技发展出现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科技著作等成就突出。理学产生和发展。宋词和元曲成就突出,市民文学出现(新特点)一、课前预习(核心知识点整理)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有历史学家称之为中国的黄金时代。它分为“北宋”(960—1127年)和“南宋”(1127—1276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历史学家亦称“两宋”。政治中央:相权被一分为三:枢密院掌军权,三司(度支、盐铁、户部)掌财政,宰相仅有行政权;设参知政事等副职牵制长官权力。地方:削弱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文臣任州郡长官;地方行政出现的设置。经济农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如插秧技术);农业产量提高;经济重心南移。手工业(1)冶金业:煤的普遍使用;(2)纺织业:棉花种植推广到;丝织工艺水平也有所提高。(3)陶瓷业:全国出现了各具特的地方瓷窑(浙江龙泉窑等);景德镇成为。商业(1)界限打破,突破原先的限制;(2)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督;(3)出现了繁荣的商业街,都市商业繁盛;(4)城市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5)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6)海外贸易得到拓展(范围、规模等)。思想文化(1)思想:理学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观点、影响);(2)文化:①科技成就:;②文学艺术:宋四家(书法)、山水画与风俗画、宋词(代表人物及作品)、小说(话本)。③世俗文化:娱乐场所的出现及文学艺术的平民化趋向。二、课堂流程历史现场一:专制政体与官僚政治观察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建隆二年(961年),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2设问:依据材料,概括北宋初期面临的形势。为解决这些问题,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有何影响?形势:社会动荡,藩镇实力过强,中央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中央:相权被一分为三:枢密院掌军权,三司(度支、盐铁、户部)掌财政,宰相仅有行政权;设参知政事等副职牵制长官权力。三司的设置不仅限制了宰相的权力,也使得地方的财政权被收归中央,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地方:削弱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文臣任州郡长官。观察点2: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政治的形成设问:从上述图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并由此评估其产生的历史影响。宋代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宋代文官政治的确立,改变了自汉代以来官僚集团的结构,进而改变了代表士族门阀利益的政权性质,从而使得君主独裁形式的文官政治代替了权力与血统相结合的贵族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历史现场二:经济发展与商业革命观察点1:商品经济与海外贸易的拓展唐代·长安城宋代·东京城设问:从长安和东京布局图中,你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市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并列举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限制。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了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督。民间“草市”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城市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3货币发生了突破性的变革——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工商业的发展促使中国出现了西方学者称道的“商业革命”。进而为宋代海外贸易的拓展准备了物质基础,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与元代并处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历史曲线的最高段。较之前代,宋代海外贸易在各方面都有显著增长(港口增多、范围扩大、规模扩大)。观察点2:农业经济的发展材料一:耕者之田资于富农……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宋)苏询材料二:两浙路一带“上田一亩,收五六石,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虽其田之膏腴,亦由人力之尽也”。——(南宋)高斯德《耻堂存稿》材料三:传统农业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南方地区讲究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当时人说,在两浙路一带,上等水稻田一亩,可以收获稻谷五六石,约为750至900斤之间。——樊树志《国史十六讲》设问: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史实。生产关系:自宋代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力: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如插秧技术);农业产量提高。经济重心:农业生产的重心日益转移到南方地区,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历史现场三:文化繁荣与科技创新观察点1:世俗文化的发展材料一:在这几个世纪中(宋代——引者注),许多学者撰写的各朝历史内容全面;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写在书卷上的书法艺术同绘画一样受到高度评价;精美的瓷器几乎如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唐宋之间,……文化上,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转变,词、曲等“下里巴人”的东西相继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时尚,小说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在社会风俗上,等级界限被突破,求新、求变成为社会潮流。这一切,不仅构成了宋代社会的全新风貌,而且奠定了其后中国社会的基本习俗基础。——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设问:根据材料,概括宋代世俗文化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成因。文学:宋词的繁荣,伟大词人的出现:词、曲等“下里巴人”的东西相继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时尚,小说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书法、绘画:书法名家辈出社会生活:瓷器工艺的进步(景德镇、龙泉窑……);社会等级打破,市民文化成型。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观察点2:理学的兴起与繁荣儒家的理学,是中国思想史的划时代之事,其能臻此境界,释、道二家的滋养与激荡当为不可忽视的因素。简言之,宋代知识分子不分儒、道、佛三家,其关怀都在人间,可谓是由玄理转向于实践,由“神圣”转向日常的人生。——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设问:列举宋代理学发展的主要史实,并指出其与前代儒学的主要差异。主要为程朱理学和心学两大流派,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成为一种官方哲学。对中国以及东亚文化和政治影响巨大。差异:1、理学使儒学有了相应的哲学依据,大大发展了儒学,因此又称为新儒学。42、理学的发使儒学由追求理想、讲究仁义的孔孟儒学,演变为讲究实际、崇尚道德的理学。3、理学吸收了佛道的一些思想。观察点3: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总论》设问: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由此评估其影响力。发明发明时间与过程传播过程指南针战国:出现司南;北宋:诞生指南针并用于航海由海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3C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印刷术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经波斯传到西方影响: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三、总结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钱穆《理学与艺术》材料二:宋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可以概括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君主独裁形式的文官政治代替了权力与血统相结合的贵族政治;平民文化兴起;理学学说的出现,既是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又体现儒释道融合的特点;在以上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国家管理方式和宗法家族文化。——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三:唐末经五代到宋初,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期贵族阶层没落了,君主得以建立独裁政治,与此相应,中国官僚群体最后形成,开始出现平民主义倾向,文化回归到庶民手中,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近代社会。——(日)内藤湖南材料四:11—13世纪期间,在政治社会或生活诸领域中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前时代的深刻变化。这里不单单是指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全面突飞猛进、内外交流的发展……),而更是指一种质的变化。政治风俗、社会、阶级关系、军队、城乡关系和经济形态均与唐朝贵族的和仍是中世纪中期的帝国完全不同。一个新的社会诞生了,其基本特征可以说已是近代中国特征的端倪了。——(法)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设问:上述材料对于宋代历史的认识有何异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5同:都认同唐宋之际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异:外国学者从世界史的角度出发探求唐宋社会变革,而中国学者多囿于就中国论中国的内部社会发展机制探求唐宋变革。差异原因:各人的学术背景不同,掌握的史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