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治制度专题训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练习一.选择题中国封建社会这样官制的调整主要目的包括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据此回答1----12题。1.秦始皇将中央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最重要的保障性措施是a.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朝政b.设置太尉管理军事c.设置御史大夫监察百官d.规定三公、九卿由皇帝任免2.中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a.加强中央削弱地方b.加强皇权削弱相权c.削弱边疆管辖d.削弱地方官吏控制3.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替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4.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最主要目的a.提高办事效率b.避免权臣独揽大权以加强皇权c.提高官员素质d.防止军阀割据5.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是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b.建立了严密完整官僚体系c.加强了皇权d.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和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6.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设通判c.设立转运使d.设立布政使7.唐朝和宋朝都增设了相当于宰相职位的多名高官,目的是a.稳固君主专制权力b.提高中央工作效率c.分担宰相工作压力d.减轻皇帝处理朝政工作强度8.我国古代通过削弱或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朝代有①唐朝②北宋③元朝④明朝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明朝统治者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设置特务机构,这反映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②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③中央机构进一步完善④皇帝亲信掌权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10.下列措施起了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①唐玄宗在边境设置军镇②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③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④清政府设将军和办事大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地步12.宋太祖和明太祖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为相似的是a.废相权b.削弱将帅权c.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d.文化专制选官用人乃国家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古代中国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据此回答13---15题。13.最能体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皇帝是a.汉高祖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14.王安石变法规定:“太学生考试优秀者,可直接授官。”这说明王安石a.看到了科举制弊端b.反映了私学发展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思想d.认为地方教育发展和提高15.“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与此相关的有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百家争鸣d.八股取士“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权力的腐败”,我国古代的一些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十分重视对官吏的监察。据此回答16---18题。16.出身“布衣”,重视经济立法并严惩贪污贿赂的古代皇帝是a.隋文帝b.唐玄宗c.明太祖d.乾隆帝17.下列机构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①唐朝门下省②元朝御史台③明朝提刑按察使司④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8.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有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御史台④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统一是历史主流,但也出现过大分裂、大割据局面。据此回答19---22题。19.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对下列地区行使行政管辖权的先后顺序是①珠江流域②台湾③黑龙江流域④新疆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20.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土司制度形成和“改土归流”开始的时间分别是a.元朝、明永乐年间b.明朝、清康熙年间c.元朝、清康熙年间d.明初、明永乐年间21.元朝和清朝管辖台湾的共同措施是a.平定割据势力b.建立行政机构c.反击外国侵略d.册封宗教首领22.2003年11月18日,福建晋江市为纪念清统一台湾320周年,铸成了一为将军的雕像,该将军应该是a.郑成功b.徐骧c.施琅d.刘铭传改革或变法目的是兴利除弊,使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据此回答23---25题。23.孝文帝、元昊、阿保机的共同点是a.都与汉族进行了战争b.都奖励农耕c.都进行了汉化改革d.都创制了本族文字24.下列涉及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的是①管仲改革②王安石变法③改土归流④摊丁入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25.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相同点有①以政府分配土地为经济基础②兵民合一、军政结合③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活动④起了促进社会进步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噶尔丹自立为准噶尔汗。他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1690年在沙俄支持下,悍然进军内蒙古,康熙亲自带兵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1696年又取得昭莫多战役胜利。噶尔丹众叛亲离,次年服毒自杀。材料二:1862年俾使麦在议会上发表演说:“德意志所渴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普鲁士的威力……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的。”材料三:1860年底,美国一些州如密西西比州等以投票表决的方式宣布脱离美国联邦……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林肯表示:“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决议合法地推出联邦,任何为此而通过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回答:⑴根据所学知识,举出康熙帝所做的与打败噶尔丹类似的三件事。⑵材料二中的“重大问题”“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各指什么?俾使麦是如何实现上述主张的?⑶从背景和影响两方面指出材料二、三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相似点。⑷材料一中“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和材料三中个州投票行为的共同实质是什么?二者的最终结局说明了什么?⑸材料中的康熙帝、林肯、俾使麦的言行有何共同之处?你对此有何看法?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计,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常用这样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材料四:明朝思想家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李贽《史评纲要》回答:⑴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何在?⑵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⑶材料四李贽的评论阐述了一个什么实质问题?依据何在?试用哲学观点分析评论李贽的观点?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人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材料二:“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而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材料三:齐鲁交战中,齐桓公曾被管仲偷偷地射了一箭,后来齐桓公要鲁国交出管仲才能议和,鲁国只好答应。齐国谋臣鲍叔牙请求桓公赦免管仲,说:“当时各为其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管仲是个奇才,能力胜我十倍。”后桓公立管仲为相。材料四:有一次孟尝君要驱逐一个很不中意的的门客,鲁仲连劝阻说:“让猿离开树木跳到河里,当然不如鱼鳖;要论钻墙踏房骏马不如狐狸;让勇士抛掉宝剑去拿锄头当然不如农夫。因此,如果对人去其所长用其所短,那么连尧舜这样的圣人也一无成就。”孟尝君恍然大悟。-----《中国古代人才简史》材料五:梦得(北宋大臣)说:“自古用人必先辨贤能。贤者有德之称,能者有才之称。故先王常使德胜才,不使才胜德。至继今有人,以有德为先。”上(宋徽宗)然之。-----《宋史纪事本末》卷49回答:⑴以上五则材料分别说明了怎样的用人观?⑵指出材料一、二中的主张的积极意义。这在当时可否实现?其原因何在?⑶材料三管仲被重用会有什么结果?⑷在用人方面,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制度是什么?依据该制度,你认为能否实现材料五的用人思想?【解题指导】1.关键词为“中央集权”、“最重要”、“保障性”措施,据所学知识,中央集权主要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2.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律性认识之一:皇权日益强化,地方和边疆权利日益集中到中央。3.关键:封建官制中专制主义的核心是君主控制用人权。4.关键:隋唐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很明显是为了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5.考查学生在理解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特点的基础上突出演变的历史影响,恰好印证该制度“完善”积极性。6.关键把握北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基本特点:通过分权而得以集权和强化皇权。7.要求学生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化基本趋势并加以理解、运用。b、c、d项只是该历史知识点的现象认识。8.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演变特点分权以集权的具体应用。9.考查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特色和影响理解。10.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而答题。11.解答关键要求学生对“军机处”特色、影响等具体应用。12.属比较历史现象归纳和理解,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演变趋势和特点进行。13.着重考查学生对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及理解。14.着重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科举制度改革思想及理解,关键词“优秀者”、“可直接做官”,既反映北宋科考的发展,也是科考制度弊端的日益凸现的标志。15.属材料选择题,该材料正是明清科考八股取士中举的“人才”的死板、毫无生气等特点反映。16.考查学生对教材细节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抓住关键词“布衣”、“经济立法”、“惩贪”等去回忆与理解。17.重在考查古代监察机构或特点的归纳。18.考查古代具有监察职能的机构和理解。19.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府在地方或边疆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或行使管辖权的时间关系,尤其突出热点地区如“台湾”、“新疆”的历史政治沿革。20.考查学生对教材细节知识点的记忆能力。21.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央在台湾的管理的理解、归纳能力。22.考查学生教材细节知识点的记忆、归纳、理解,关键词“福建”、“清统一台湾”、“将军”等。23.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改革及其杰出人物的评价和归纳。24.主要考查封建改革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理解和归纳。重在“调整”和哲学上所说的“量变”,并非实质上的变化。25.主要考查学生对少数民族重要制度或改革的比较求同能力。26.突出主题“历史视角下的国家统一”,材料一突出古代中国的历史统一主流,材料二、三是世界史国家统一问题解决的典型,考查学生中外历史对比分析、归纳能力。27.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封建统治者政策调整的背景、与民休息政策目的、调整的实质以及所反映的“君臣”关系及实质。28.考查了古代的用人思想及人文道理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材料一、二突出理论思想,材料三、四、五重在实践启发,材料五还揭示了古代人才观标准以及暴露封建统治者人才观的实质和用意。【参考答案】1.d2.b3.c4.b5.d6.c7.a8.b9.d10.c11.a12.c13.b14.a15.d16.c17.c18.b19.b20.a21.b22.c23.c24.d25.c26.⑴三件事:平定三藩之乱;派施琅进军台湾,设立台湾府进行管理(当时隶属福建省);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者。⑵“重大问题”指德意志的统一;“要用铁和血来解决”是指用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实现途径: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⑶相似点:从背景上看:都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都有所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