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参考答案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建安文人“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2、正始之音: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格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少了,书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代表人物主要有阮籍、嵇康等。3、太康诗风:太康诗风就是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由于时代的原因,潘陆等人不能唱出建安诗歌的慷慨之音,也不会写出阮籍那种寄托遥深的的作品,他们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追求华词丽藻,描写反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的主要表现。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诗歌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作用。4、左思风力: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钟嵘《诗品》中写到:“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左思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咏史》,借咏史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气势昂扬,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即是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5、游仙诗: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但以游仙为题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就其本义而言,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内容不出求仙访药、追求长生之类,代表作品有《仙真人诗》、曹植的《远游篇》、郭璞的《游仙诗》等。6、玄言诗: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代表作有支遁的《咏怀诗》。7、永明体:齐梁时期一种新体诗的名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称永明体。代表人物沈约、谢朓等诗人。确立了以“四声”“八病”为核心的声律说,矫正了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深沉重的弊病,而转向清新通畅,这样,明净、凝练的作品开始多起来,这在诗歌史上是一个意味深远的变化,对后来梁陈乃至唐诗语言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水经注》:郦道元的《水经注》约成书于北魏,郦道元根据自己游历各地的见闻和搜集的大量资料,为《水经》作注,引书到达四百多种,不仅记载水道,而且包括沿岸各地地理古迹,神话传说,人文风物等,《水经注》是一部容地理历史考古的重要著述。并且《水经注》清朗疏朴的文风,对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很大。9、《洛阳珈蓝记》:北魏杨衒之著,北朝三书之一,与《水经注》并称“北朝文学双璧”,北朝文坛上的旷世杰作。此书在结构上采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书合本子注之体,全书的潜在情感主旋律是恍若隔世的悲怀。本书写作上无论是现实人事或怪异的内容,作者都能栩栩如生的加以刻画,善于给予褒贬之意。同时,在语言的表达上,使用以四言为主的整齐地句法,适当运用四六骈句和散句,使节奏感和自由韵律得以结合形成了典丽而清拔的风格,并充满“秾丽秀逸”的行文之美。10、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产生的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志怪小说是在当时盛行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下形成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1、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志人小说的兴盛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风气有很大关系。著名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12、《搜神记》:志怪小说集,又名《搜神录》,今存二十卷本,为明人辑录。在《搜神记》自序中,作者言及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所记多位鬼神灵怪之事,是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代表作品,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13、《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具有“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事简瑰奇。”的艺术特点,它对人物的刻画是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勾勒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同时把记言与记事相结合。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14、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15、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之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对齐梁文风的批判尤显自觉。四杰诗文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开拓,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不仅反映了大唐盛世气象,而且气势雄壮,意境宏博,节奏有力,富于个性。四杰为结束齐染文风,开启盛唐之间做出了贡献。16、沈宋: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合称。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沈佺期、宋之问等人在以沈约、谢朓等为代表的永明体基础上,从原来的讲求四声发展到只辨平仄,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沈宋都曾为宫廷诗人,所作律诗多为应制奉和之作,内容虽无甚可取,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又大都合律,使律诗的粘对规律逐渐为一般诗人所遵守,影响甚大,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7、春江花月夜: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标志着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突破。表明唐诗的已经创造进入了如火纯青的阶段,标志着盛唐诗的到来18、大历诗风:指从代宗大历至德宗贞元三、四十年间诗坛的的创作风貌。这批诗人的生活由开元盛世转向安史之乱的后的惨痛,大量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理,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作,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主要代表有刘长卿、韦应物、“大历十才子”及李益等人。19、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其出处最早见于姚合《极玄集》所载,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们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20、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21、元白诗派:是指中唐元和时期活跃于诗坛,以元稹、白居易为首,包括张籍、王建、李绅等在内的一个诗歌创作群体。这一派诗人的创作,继承了盛唐杜甫以及中唐早期元结、顾况等人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在诗歌内容上,他们打起哀时济世的旗帜,着力揭露社会现实生活的各种弊端,表现人民生活的疾苦,力求用诗歌干预社会现实,因而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艺术上,他们重写实、尚通俗,力求平易、通俗、浅显,形成了尚实、尚俗的美学特征。这一诗派的创作在当时与后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2、古文革新运动:所谓“古文”是指一种上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与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新型散文。古文革新运动是唐贞元、元和年间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场散文革新运动。古文的理论主张包括:“志道”、“明道”和反对形式主义;作家的品德修养问题;“不平则鸣”和对现实的批判。显而易见,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23、元和体:唐宪宗元和年间开始流行的诗体专称。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唐宪宗元和以来各种新体诗文。李肇《唐国史补》认为元和以后流行的新的文风、诗风,是由韩愈等元和时的著名作家开创的,所以总称之为元和体。狭义是指元稹、白居易诗中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包括艳体在内的流连光景的中短篇杂体诗。简答论述:1、曹操: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的诗,现存二十余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一脉相承。从内容上看:大致分为四类:纪事《蒿里行》、述志《短歌行》、游仙、《陌上桑》、咏史诗歌特点:第一、乐府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第二、,他的诗在风格上以慷慨悲凉为基调,语言上极为本色。钟嵘《诗品》卷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第三,在体裁上,他四言、五言均有,且皆成就不凡。风格:清峻、通脱小结:曹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2、曹植:诗歌创作曹植的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的内容:一是抒发理想和抱负:《白马篇》;二是游宴、唱和之作:《名都篇》;三是抒写友情、动乱之作:《赠丁仪》、《赠王粲》、后期的诗歌内容:一是离别之悲、忧生之嗟、悼亡之恨:《赠白马王彪》、《远游篇》、《野田黄雀行》。二是闺怨诗:《美女篇》、《浮萍篇》、《七哀诗》、《怨诗行》。三是游仙诗:《五游》、《升天》、《仙人篇》、《苦思行》诗歌的特点: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第四,他的诗歌中,对自然景物有了效多的描写,这也改变了乐府诗的面貌。成就:1、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2、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3、曹植对乐府诗的贡献。4、建安时期的辞赋大家。3、陶渊明思想: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他希望归返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诗体裁的分类:田园诗写田园风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