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历史时间分期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世界历史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上)秦汉(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前6世纪晚期)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下)隋唐(6世纪晚期至前10世纪中期)宋元(10世纪中期至前13世纪晚期)世界历史中世纪的欧洲(约公元7世纪-13世纪)(参见选修一欧洲宗教改革相关部分)时间分期14-19世纪初的世界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中国(14世纪中期-1840年)世界历史14-16世纪的欧洲17-19世纪初的欧洲世界历史中世纪的欧洲(约公元7世纪-13世纪)(参见选修一欧洲宗教改革相关部分)经济中世纪的欧洲盛行封建庄园经济,以庄园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有别于中国的小农家庭),在庄园内进行生产分工,农奴劳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庄园内实行自给自足。政治7—9世纪,欧洲主要封建国家如英、法、德等形成。但天主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势力非常强大,罗马教廷通过教阶和教区制度对整个西欧实行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教权往往是大于世俗王权,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是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文化在欧洲的中世纪,基督教神职人员是欧洲唯一的文化阶层,教会垄断了欧洲的学校教育,宗教神学是学校的主修科目。宗教机构还控制了欧洲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行天主教的精神专制和独裁。选修改革人物1、改革:11世纪中期中国北宋的王安石变法,面对积贫积弱的局面,从理财、军事和科举教学等方面入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但终因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而失败。2、人物:7世纪上半期,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实行宽舒政策,任用贤能、励精图治,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时间分期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的世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年)世界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欧美(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时间分期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世界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1861-1894)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旧民主革命的高潮(1895-191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912-1919)时间分期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70年代—1918年)时间分期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1919-20世纪50年代初)大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世界历史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大危机和二战(1929-1945)战后初期的世界(1945-50年代初)时间分期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现代史上的中国(1949-21世纪初)过渡时期(1949-1956)探索、曲折(1956—1976)新时期(1976-21世纪初)时间分期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五十至七十年代初七十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时间、分期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五十至七十年代初七十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历史经济1、西德、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欧共体建立;70年代初美国发展放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动摇。2、赫鲁晓夫改革打破对斯大林的迷信,但最终失败。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度增强苏联国力。1、70年代欧美爆发经济危机,陷入滞胀。80年代美国里根改革出现低速增长;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2、勃列日涅夫后期苏联国家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改革。1、知识经济在美国兴起。2、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①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个区域经济集团;②1995年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加速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政治1、1955年苏联、东欧国家建立“华约”组织,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美苏争霸,“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撤走导弹告终。2、欧共体建立、日本的崛起,欧、日开始采取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1、1973-1986年欧共体三次扩大,大大增强了抗衡美苏的实力,改变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2、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导致苏联局势更加动荡;东欧剧变。1、1991年底《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瓦解。2、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极力构筑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但世界格局却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3、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1993年底,欧盟建立,标志着它朝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日本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俄罗斯联邦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日益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文化1、文艺:①现代主义成为现代西方文学主流,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多戈》;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一批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称为“解冻文学”(爱伦堡的《解冻》);哥伦比亚作家马儿克斯的《百年孤独》反映了拉美人民的生活和斗争。②二战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进一步发展,出现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手法;西方流行音乐风靡摇滚、蓝调、爵士乐,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猫王”普莱斯利和英国“甲壳虫”乐队广受欢迎。③二战后苏联电影形成自己的风格;意大利、德国出现了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印度电影富有民族特色;80年代后中国电影作出国门,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等很有名。2、科技: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60年代互联网(因特网)在美国诞生,90年代,其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即万维网。互联网功能强大,是近代以来最方便快捷直观的大众传播媒体,其诞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变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但它在给人类社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在虚拟性和国家安全方面。选修改革、人物1、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向结合,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走向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中国地质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李四光:留学日本、英国,新中国建立后毅然归来,报效祖国;创立地质力学,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运用自己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推动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3、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参与领导民主革命,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八大后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了20世纪晚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