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目录前言第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规划第二部分会展业发展规划附表1“十一五”期间各区县旅游产品发展导向附表2“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35个旅游景区前言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通知的精神,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奥运行动规划》、《北京会展业发展规划(2004-2008)》为主要依据,特制定《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本规划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10年。旅游业和会展业具有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等特征,是体现首都特点和发挥首都优势的重点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在北京市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被列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大力发展和培育的现代服务业六大重点行业之一。编制《北京市2“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的目的是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和会展业的产业功能,明确“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引导旅游业和会展业稳步、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规划一、规划背景1.良好基础北京旅游业在“十五”期间见证了重要的发展背景和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特别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北京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北京旅游业经济总量始终居于全国前列。虽然2001年北京旅游市场受到“9?11”事件冲击,但仍在2001年和2002年分别实现了两个突破:年接待国内旅游者突破1亿人次和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接待海外旅游者突破300万人次和年旅游外汇收入突破30亿美元。2003年至2004年北京旅游业遭受SARS及“禽流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出现减速和负增长,但全行业发扬顽强拼搏和团结协作精神,很快实现了旅游市场的全面恢复和发展,2005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十五”期间,北京市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456.8万人次,比“九五”期间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累计147.3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21%。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58亿人次,比“九五”期间增长26%,其中外地来京游客3.78亿人次,比“九五”期间增长29%,本市游客1.8亿人次,比“九五”期间增长22%。国内旅游收入49363亿元人民币,比“九五”期间增长107%,其中接待外地游客旅游收入总计为465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09%,接待本地市民旅游收入总计为28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70%。“十五”期间北京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1)三大旅游市场共同发展,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十五”期间北京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北京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中转地。入境旅游市场稳中有升,旅游人数和旅游创汇保持平稳增长。市场客源结构仍然稳定,但出现分散化趋势,大洋洲和非洲市场增长速度超过亚、欧、北美洲,印度和中东地区等新兴客源市场增长速度超过传统市场。以商务、会议为主要目的的游客比重不断增加,旅游目的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向。长途交通、住宿等刚性旅游消费占总费用的比重逐渐下降,购物等弹性旅游消费比重持续小幅度上升。国内旅游市场迅猛发展,外地来京人数和本地市民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旅游效益增幅明显。城乡客源市场同时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游客和农村游客比重增加。旅游目的向名胜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每年三个“黄金周”明显成为北京旅游高峰期,旅游假日经济基本形成。出境旅游市场需求旺盛,规模扩张迅速。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数量的增加,北京出境旅游飞速发展,通过旅行社出境旅游的人数由2001年的21.0万人次发展到2004年的51.4万人次,年4均增长率达35%。商务出境旅游势头较猛。(2)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体系日趋健全“十五”时期,北京旅游业全面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贡献率持续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北京市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从单纯的产业功能开始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功能转化,分工趋于专细化,旅游企业间合作、整合加剧,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行业融合加速。旅游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3)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十五”期间观光旅游产品继续发展,依然占据着各类旅游产品中的首要地位。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增长迅猛,品质逐步提高。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奖励旅游、修学旅游和会展旅游等重点产品的开发取得初步成效。旅游产品已由观光为主向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修学奖励、高科技体验等多元方向转变,开发模式亦由散点式向网络化、品牌化和区域整合方向发展。2.“十一五”时期旅游业的发展环境(1)发展趋势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显示出市场细分化、区域无障碍化等特点。来华旅游者构成更加趋向多样化,老年人、青少年和女性游客比重增加,商务、会议、奖励旅游比例加大。来华旅游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5资源感兴趣,注重参与和体验,追求新奇与刺激,热衷探险与猎奇。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速度全面加快。旅游业现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许多地方将旅游业作为其经济的支柱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全国旅游区域化趋势明显;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升级步伐加快,旅游产业的品牌化提升、城市创优、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改善等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此外,中国旅游发展趋势的另一个主要特征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解决旅游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关键。(2)历史机遇“十一五”期间是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为北京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持续动力。特别是北京市确定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确定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和“首都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地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北京旅游空间发展格局调整和资源整合指明了方向。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强化和人口的疏解,为都市旅游的发展、旅游要素的配套与提升创造了良好契机;平原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对山前平原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远郊山区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生态6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将促进北京自然类旅游产品的升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国际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国际往来迅速增加,为北京旅游业的双边与多边合作创造了更多商机。北京承办奥运会将极大地提高北京的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给北京旅游业发展带来新一轮增长的重大机遇。“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为北京旅游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需要北京旅游发挥重要的服务功能,同时北京旅游也将借助奥运契机,加快旅游行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3)主要挑战行业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并且呈现出产业外延扩大、旅游需求多样化和行业加速融合等趋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缺乏与中央各有关部门和本市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和加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落后于旅游发展需求,城市旅游解说系统、标识系统和散客服务设施不够健全,旅游咨询网点布局有待优化,功能需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传统旅游产品优化升级动力不足,现代娱乐等新兴旅游产品开发进程缓慢,大型会展设施、主题公园等现代旅游精品项目缺乏。二、“十一五”旅游发展总体思路与目标1.总体思路7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结合北京社会经济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要求,抓住奥运重大机遇,着力优化城市旅游环境,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全面提升北京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引导、协调和服务职能,推动城市旅游资源整合,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围绕奥运中心任务,大力开拓都市旅游,重点开发商务、会议、奥运旅游、现代娱乐等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区域协作与互动,构建区域一体化的首都旅游圈,推动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旅游,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2.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保持北京旅游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旅游首善之区,国内外旅游者首选之地,国际一流旅游名城。(2)预期指标2010年接待海外游客530万人次,年均递增8%;旅游外汇收入55亿美元,年均递增9%。2008年接待海外游客4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亿美元。2010年接待国内游客(不含北京市民在京游)1.11亿人次,年均递增6%;国内旅游收入1770亿元,年均递增7%。2008年接待国内游客1.0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500亿元。出境(团队)旅游人数150万人次,年均递增20%。“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旅游发展主要指标8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入境旅游游客(万人次)390420480490530旅游创汇(亿美元)3942485055国内旅游游客(万人次)88009300100001050011100旅游收入(亿元)13001400150016601770三、发展任务(一)旅游市场开发与管理1.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北京入境旅游市场为以下三种类型:一类:成熟市场——包括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市场。这类市场规模总量大、市场份额高,发育较成熟,而且还有较大潜力。“十一五”时期,一类市场以巩固与大力拓展为工作重点。通过细分市场定位、拓展合作领域、创新促销方式、优化提升老产品、培育新产品等途径,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由自然增长向自觉增长转变。二类:新兴市场——包括东欧、印度、蒙古、中东、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和地区。这类市场目前规模总量不大,但表现出很大的潜力空间。“十一五”时期,二类市场以精心培育与积极拓展为工作重点。通过强化北京整体形象的宣传,增进双方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业界人士的往来和双向交流,扩大北京影响力。对客源层的开发强调针对性,9精心培育和积极拓展并重,加大促销力度,增加市场份额。三类:待开发市场——包括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对这类市场以了解与研究为主。2.全面提升国内旅游市场“十一五”期间,通过经济调节、容量控制、宣传导向等方法,稳妥有序地发展观光市场,积极开拓休闲度假市场,大力发展商务会展等高端市场,稳步推进体育、修学等专项市场。针对重点客源市场,推出适合不同需求的特色产品,全面整合旅游要素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国内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实现规模型向效益型的转变。3.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市场对出境旅游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加强旅行社资质的审核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旅游管理职能和作用,对出境旅游进行有效约束,保障旅游者权益。将重点出境市场和重点入境市场有机结合,通过出境市场的快速有序发展带动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4.推进城-郊旅游市场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依据北京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引导各区县针对旅游市场开发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实施《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实现城-郊旅游市场互动,重点促进郊区休闲旅游市场开发科学化、建设规范化和管理标准化。努力探索城乡居民互动模式,开拓京郊居民旅游市场。面向京郊市场,加强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建设。5.建立健全北京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10(1)加强目的地整体形象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告、宣传册、公共关系、节事活动等多种营销途径,加快完善网络系统、媒体系统、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