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社年度工作报告2007年度期刊社2008年03月31日0前言多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社2008年1月24日正式发文成立。2007年工作很多,但来不及总结了,该总结的只是教训和经验。2008年是个吉祥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相信通过我们期刊社全体同志的努力,会取得更到的成绩。一、《古地理学报》编辑部工作总结《古地理学报》2007年始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每期112页。全年出版刊物6期刊,全部正常按期出版,没有出现过政治问题和重大的错误。2007年《古地理学报》收到稿件120篇,刊登稿件62篇,退稿率为49%。和一般期刊相比,退稿率较低,如果能达到60%以上,期刊的学术质量才能保证。目前因为稿源问题还是制约期刊发展的大问题。目前,稿源情况不容乐观,只能维持出版。由于人员不足,编辑部工作量很大,2007年全年编辑人员没有参加任何学术会议,只有两人次(冯老师和张西娟)参加了科学出版社的会议,主要编辑人员没有时间参加过编辑学的学术研讨会。目前《古地理学报》第一期已经编辑完成,编辑文章11篇,准备元旦后出胶片,春节前完成发行工作。第二期春节前编辑到二校样。《古地理学报》编辑部人员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学位职称备注冯增昭男81党员大学教授退休鲍志东男44党员博士教授兼职郑秀娟女41党员博士副编审专职王媛女34群众硕士编辑专职张西娟女30群众博士编辑专职崔明浩女20群众中专无外骋二、《古地理学报》编辑部2007年8月31日向张校长汇报的材料张校长:您好!在主办单位尤其是我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协办单位及编委会的支持下,《古地理学报》1999年2月创刊,2001年4月拿到国家正式刊号,2002年4月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由小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2007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现把《古地理学报》的现状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向您简要地汇报如下。一、现状1、2005年影响因子1.670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的《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古地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670,在全国1652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中,居第20位。参看表1。表12005年全国1652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序次期刊名称影响因子序次期刊名称影响因子序次期刊名称影响因子2中国科学D2.69030地质论评1.47962石油实验地质1.167345干旱区地理2.68232第四纪研究1.3688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0651.024岩石学报2.55634石油勘探与开发1.36787地理科学地质学报2.43834中国地质1.36791现代地质1.0067地理学报2.13637地学前缘1.34796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0.9910.9278地质科学2.0084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326115沉积学报9冰川冻土1.90644高校地质学报1.267154地球学报0.80810中国沙漠1.87045石油学报1.262184地层学杂志0.75214地球化学1.80746岩石矿物学杂志1.260249矿物学报0.67417矿床地质1.73447地球物理学报1.253260天然气工业0.66420古地理学报1.67048地球科学进展1.245261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0.66227天然气地球科学1.53757地质通报1.202385地质与勘探0.531从此表可以看出,《古地理学报》的影响因子是比较高的。这表明本刊在影响因子这个重要评价指标上已进入全国科技期刊的先进行列;但与领先的期刊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据同上引证报告,《古地理学报》2005年的总被引频次为435,居全国1652种科技期刊排序的第653位;他引总引比为0.42;都是相当低的。2、2001—2005年的五年影响因子超过了2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2007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古地理学报》在2001—2005年共刊出文章243篇,五年影响因子为2.025,居地质及石油类期刊排序的第10位。参看表2。表2地质及石油类2001—2005年影响因子大于1的部分期刊排序序次期刊名称五年影响因子序次期刊名称五年影响因子序次期刊名称五年影响因子1岩石学报3.81111高校地质学报1.88021ActaGeologicaSinica1.4502矿床地质2.90612石油学报1.83522岩石矿物学杂志1.4233地质学报2.69113中国地质1.76823石油实验地质1.4014地质科学2.52414石油勘探与开发1.68124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3555地学前缘2.49315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64525现代地质1.3076第四纪研究2.46316沉积学报1.63026ScienceinChina(EarthSciences)1.2957中国科学D辑2.25417地球科学进展1.56027天然气地球科学1.2198地球化学2.22418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51428西北地质1.1209地质论评2.06919地质通报1.50229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11510古地理学报2.02520地球学报1.48230岩矿测试1.045《古地理学报》的影响因子超过了2,这是个很大的进展。但与领先的期刊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据同上报告,本刊五年被引频次只有492,虽然超过五年载文数243的2倍,只居地质及石油类期刊排序的第28位,仍是相当低的。又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2007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古地理学报》的他引率为0.58,超过了0.50,即他引率超过了自引率,这是个重大进展;引用刊数为113,超过了100,也是个大进展。这说明本刊的影响正在扩大。综观以上各种评价指标,可以看出:《古地理学报》在创刊以来的8年中,主要指标之一影响因子在逐年上升,已进入我国科技期刊的先进行列;其他一些指标也在逐年上升;但从总体上讲,《古地理学报》距领先地位的期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还应继续努力。3、自我评价以上各种评价指标是一些期刊统计单位的非同行专家的评价。这几乎是科技界和社会上当前评价期刊的唯一标准。这些指标可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期刊的质量或水平。那么,《古地理学报》的质量或水平到是怎样呢?质量,主要是学术质量、出版质量和编辑质量。关于学术质量。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行专家正规地对本刊评议过,所以我不敢确切地讲。我只能说:我们对本刊刊出的每篇文章的学术质量或学术水平的评审是很认真的,均要求它的第一手资料或论据是可信的,其论断是有理的,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新意或在生产实践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个要求是相当高的。关于出版质量,我可以说《古地理学报》的印刷和出版质量是好的,堪称是上等的或一流的水平。关于编辑质量,由于编辑部全体同志都能认真地对待编辑工作,都能谨小慎微、字字斟酌、句句计较、篇篇通读、反复通读、五次校对、再校胶片、再校蓝样、再校样刊,编辑部又期期奖评,所以《古地理学报》的错误率近期已达万分之一以下,甚至万分之零点五以下。一个字、一个外文字符、一个标点符号错了、多了、少了,都算错误。本刊现在每期112页,约20万字,万分之一错误即20个错误,万分之零点五错误即10个错误。现在,《古地理学报》每期的错误均在万分之一以下,甚至在万分之零点五以下,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万分之三。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编辑质量是上等的。我们就是以上等的或一流的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来争取上等的或一流的稿源,来争取上等的或一流的学术质量。这是提高本刊质量或水平的唯一的有效措施。这就是我们对本刊质量的自我评价。敬希指教。二、希望解决的问题1、成立期刊社此事已酝酿很久,听说学校已决定成立,就是未找到合适的社长人选。有许多事,如两个期刊工作人员的统一管理、晋级、生活福利,两个期刊的质量检查和提高,《古地理学报》创办英文版,我校学术期刊的全面发展规划等,均需期刊社来统一研究和解决。因此,希早日成立期刊社。2、补充一名正式编制的编辑2006年,《古地理学报》编辑部,除冯增昭和鲍志东外,有编辑3人,即郑秀娟(副主编)、王媛、王海华(人事代理);编务1人,即于海燕,负责财务、收发等事;还有一名合同工,负责绘图、打字、收发等事。2007年元月,于海燕退休,她负责的财务、收发等事,改由郑秀娟兼管。2007年7月,王海华人事代理3年合同期满,她申请转正,人事处不同意,她就退职了。因此,今年本刊编辑部减员2人。现在只剩下正式编制的编辑两人,即郑秀娟和王媛。今年,《古地理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原计划增加一名正式编制的编辑。现在来了一名博士张西娟,但却走了一位王海华。因此,我编辑部现在有正式编制的编辑3人,即郑秀娟、王媛和张西娟。与去年的编辑部人员相比,编辑仍为3人,等于没有增加,而且还少了一名编务。因此,希补充一名正式编制的、博士学位的编辑,代替原来的人事代理的编辑,以解当务之急。3、增加一名正式编制的编辑,创办《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季刊)《古地理学报》创刊已近9年,明年年底和后年年初就是她的创刊10周年。《古地理学报》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国内科技期刊的先进行列,正在向领先地位奋进。但《古地理学报》的影响主要限于国内,对国外的影响还不大,这主要是语言文字的限制。要想把她的影响扩展到国外,使我国古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对国际古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也使我校的学术地位和荣誉在国外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在现有《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双月刊)的基础上,创办《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季刊),是一个重要的和十分有效的措施。现在,创办《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季刊)的基础或条件已经具备。可仿效《中国科学》英文版、《地质学报》英文版(季刊)、《中国高校文选·中国地学前沿》英文版等的成功经验,只要把《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双月刊)的近1/2的文章译成英文,就可以基本上保证《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季刊)稿源的数量和质量了。有了《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双月刊)的良好基础,创办并办好《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季刊),应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我的初步设想是:先进一名有事业心的即热爱编辑工作的、博士学位的、英文水平和中文水平均较高的、地质专业的编辑,协助我筹建《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如打报告给教育部申请刊号、准备稿源、联系出版等事。争取2009年,即在《古地理学报》创刊10周年时,《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创刊。在此筹建阶段,如果人力不够,《古地理学报》中文版的编辑人员可以支援,所需费用可由我设法筹集。这就是说,先进一个人,协助我筹备《古地理学报》外文版(季刊)的创刊工作,先争取在2009年把《古地理学报》外文版创建起来,然后再请学校逐步增加编辑人员和拨款。以上希望和建议当否,请校领导研究决定。敬礼!冯增昭2007年8月31日三、《石油科学》编辑部工作总结一、《石油科学》发展历程2008年将是PetroleumScience(以下称《石油科学》)创刊十周年的庆典。十年来,《石油科学》走过的道路应该说并不平坦,中途经历了停刊、复刊,幸而得到了各级领导、编委、期刊界同仁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才得以走到今天,可以有机会回顾走过的路,展望期刊事业更加美好的前景。上世纪90年代,张一伟教授在国外与留学生座谈时,许多国外友人及留学生反映,中国的石油科技水平未能很好地向世界介绍,因此国外学术、科技界对我国的石油学术水平知之甚少。由此初衷,张一伟教授于1998年创办了这样一本介绍中国石油界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中国石油最高科研水平的学术期刊。到目前为止,《石油科学》仍然是中国石油界唯一的一本英文版石油综合学术期刊。内容包括石油地质与地球物理、石油工程、石油化学与化工、石油机械、石油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新成果。由当时的石油大学主办,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第一届编委会名誉主任王涛,主任张一伟教授,主编张嗣伟教授,编辑部主任刘洛夫教授。自1998年创